首页 百科知识 农田排水在盐渍土改良中的重要作用

农田排水在盐渍土改良中的重要作用

时间:2022-1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降低地下水位并使土体中盐分能顺利排出的农田排水工程,是改良滨海盐渍土极为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保证措施;是改良滨海盐渍土的各项综合技术中措施最得力,见效最快,效果最好的一项关键技术。运用排水措施可以人为调节土壤及地下水的水盐运动,使土壤水淋洗脱盐的下行过程强于蒸发积盐的上行过程,达到土壤逐渐脱盐,地下水逐步淡化,盐渍土得到治理的目的。近代的暗管排水,则由英国人于1810年首先采用。

第四节 农田排水在盐渍土改良中的重要作用

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降低地下水位并使土体中盐分能顺利排出的农田排水工程,是改良滨海盐渍土极为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保证措施;是改良滨海盐渍土的各项综合技术中措施最得力,见效最快,效果最好的一项关键技术。

一、排水在盐渍土改良中的作用

1.排水排盐

在排水的同时可以排走溶解于水中的大量盐分。目前,排除土壤过多盐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有排水工程的前提下,通过降雨或灌溉,使土壤盐分淋洗并排除。

2.控制地下水位

采取排水工程措施,可以人为降低和控制地下水位,达到淋洗脱盐和防治土壤盐渍化的要求。

3.调节土壤和地下水的水盐动态

运用排水措施(水利工程排水、农艺措施排水、生物排水)可以人为调节土壤及地下水的水盐运动,使土壤水淋洗脱盐的下行过程强于蒸发积盐的上行过程,达到土壤逐渐脱盐,地下水逐步淡化,盐渍土得到治理的目的。

二、农田排水工程的类型

农田排水按其工程特点可分为明沟排水、暗管排水和竖井排水。

(一)明沟排水

利用各级沟道,排降多余的地面水或地下水的措施,因其过水断面大,排水能力强,造价低,施工简便而成为农田排水的一种主要方式。但因占地多,妨碍交通等缺点,不宜在城市绿化中使用。

(二)暗管排水

也称为地下排水。利用埋设在地下的管道或沟道,排除农田土壤中多余水分,降低地下水位,以利园林植物和农作物生长及田间作业的排水措施。暗管排水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世纪,古罗马人就用石头和树枝,填在开挖好的明槽中,形成能排除地下水的暗沟,用以改良低洼的潮湿地。近代的暗管排水,则由英国人于1810年首先采用。其后,在法国、德国、荷兰、苏联、美国和日本等许多国家逐渐推广。暗管排水在我国起源也很早,如河南济源县用合瓦法修筑排水暗管,山西太原市五府营用砖砌暗管排水,历史都很久远。

暗管排水设施的结构形式分为排水管道、排水暗沟和鼠道排水三种。

1.排水管道

即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管子(缸瓦管、PVC管等)埋设在地面下一定深度。地下水通过多孔管壁,或通过两节管接头处的缝隙进入管道,并通过排水系统排出区域外。

2.排水暗沟

有土暗沟和填料暗沟两种。前者是在田间挖一定深度的沟槽,上盖土垡或预制顶盖,然后回填。后者在沟槽内装填滤水材料,上部回填原土。

3.鼠道排水

用特制的鼠道犁在一定深度的土层中挤压成管状通道,用以排除土壤多余水分的措施。外国使用鼠道排水已有数十年历史。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改造南方水网区低产田时开始使用。近年来,在江苏常熟、浙江嘉兴、安徽等地广泛应用。

(三)竖井排水

通过竖井排除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又称垂直排水,可以防治渍涝和土壤盐渍化。

三、排水排盐入海,盐渍土从根本上得到治理

华北海河平原为例,自1964年开始,逐年开挖、疏浚骨干排水河道,集中解决了平原地区排洪、排涝、排盐出路,在广大农区建成了排洪排涝系统。深沟排水直通入海的排水系统,将雨涝淹地、涝后大面积返盐的不利因素,转变为伏雨洗盐、涝后排咸的有利条件。在区域内排水工程和排水系统完善的条件下,雨季时土体盐分随降雨淋洗,并在排洪排涝的同时大量盐分被排入大海。据河北沧州南皮试区的试验研究和测定,1974-1987年中有6年7次雨季排水排盐最后入海,累计每平方公里盐渍化土地排盐1 395吨。

农田排水排盐入海,将当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水盐小循环纳入陆海水盐大循环,并使降雨淋洗脱盐过程强于蒸发积盐过程,为从根本上防治土壤盐渍化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