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水泥固化盐渍土

水泥固化盐渍土

时间:2022-11-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土颗粒具有非常高的比表面积和亲水性,活性较高,另外土对水泥的水化产物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因此水泥土在水化过程中的强度增长相对较快。另一方面,土中黏土胶体颗粒与水泥水化产物Ca2发生离子交换、火山灰反应、碳化作用等一系列物理化学和化学反应。再者,由于水泥在Ca2的浓度相对较低的条件下凝结硬化,致使形成的含水硅酸盐中CaO的含量较低而影响硬化后的强度。

6.2.2 水泥固化盐渍土

1.水泥土的物理化学反应[11]

在水泥稳定土的过程中,水泥、土和水之间发生了多种复杂的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从而使土的性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水泥颗粒的水化、硬化作用、水泥水化产物与黏土矿物之间的化学作用、土颗粒与水泥及水化产物之间的吸附作用、微粒的凝聚作用、水及水化产物的扩散及渗透作用、水化产物的溶解及结晶作用等。

水泥发生水化作用产生具有胶结能力的水化产物,以此提高水泥稳定土的强度。

水泥水化生成的水化产物相互交织搭接,将土颗粒包裹联结起来,使土逐渐丧失了原有的塑性,随着水化产物的增加,混合料也逐渐坚固起来。因为土颗粒具有非常高的比表面积和亲水性,活性较高,另外土对水泥的水化产物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因此水泥土在水化过程中的强度增长相对较快。

2.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

水泥与水反应后,由于水泥水化快,而生成物溶解度小,使得在水泥周围很快达到饱和与过饱和状态,形成水化硅酸钙凝胶为主体的半渗透薄膜,使水化速度减慢。随后,由于扩散作用和薄膜内外压力之差,致使薄膜层破裂,水分子进入膜内重新进行反应,直到新的凝胶重新形成为止。这样的过程反复进行至水泥全部水化,分散到饱和溶液的分散介质中,使溶液处于胶凝状态。

微粒在分散介质中作不规则的热运动,互相碰撞着,同时水泥胶凝体膜层向外增厚,使原来被水占据的空间逐渐减小,增加了胶体碰撞的机会,以致于在接触点借分子力凝聚,逐渐在空间联结起来,形成贯穿整体的三维凝聚网状结构。这种网状结构是以分子力为键联结在一起的,因而其结构稳定性差,具有触变性。

在凝聚网状结构形成的同时,距离较近的接触点开始发展为结晶点。又由于水化作用的继续发展,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的微晶点相应增多,它们相互作用联结,就逐渐形成了三维的结晶网状结构,同样贯穿整体。由于微晶之间是依靠比较强的化学键结合使之联结,接触点上没有薄膜产生,因而具有较高的强度与稳定性,具有结晶缩合结构的特征。

上述这两种网状结构的形成过程是交错进行的,可以认为:凝结是凝聚网状结构的形成过程中的一个特定阶段,此时该网状结构是不稳定的,具有可逆性;而硬化则反映出网状结晶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另外,在凝结后凝胶内部尚存在有未水化的水泥颗粒,它们吸收凝胶内部的水分继续水化而使得胶体逐渐脱水干涸,渐趋紧密。

3.水泥在土中硬化的特点

水泥被掺加到土中以后,水泥与土中水发生剧烈的水解水化反应,但是由于水泥颗粒处于土粒的包围之中,故反应速度要比在混凝土中的慢,同时土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吸水性,能和水泥争夺水分。另一方面,土中黏土胶体颗粒与水泥水化产物Ca(OH)2发生离子交换、火山灰反应、碳化作用等一系列物理化学和化学反应。这些反应虽对土的加固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却使水泥正常的硬化条件遭到破坏。因为水泥是在过饱和Ca(OH)2的碱性介质中凝结硬化的,Ca(OH)2与土粒反应后致使介质远远不能形成,从而延缓了硬化速度。再者,由于水泥在Ca(OH)2的浓度相对较低的条件下凝结硬化,致使形成的含水硅酸盐中CaO的含量较低而影响硬化后的强度。

此外,由于在加固土中水泥用量相对较少,而土又具有髙的比表面,且存在有未被粉碎的土团粒,因而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水泥不均匀分布现象,即土团粒之间的空隙被水泥颗粒填充,而土团内部则没有水泥,形成独特的水泥骨架结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