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真菌性鱼病

真菌性鱼病

时间:2022-1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寄生于鱼体并引起疾病的真菌则主要是藻状菌纲的水霉目、霜酶目和芽枝霉目的一些种类。由真菌感染而引起的鱼类疾病,称之为鱼类真菌病。在家鱼人工繁殖中,鱼卵也易患此病。根据病情和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类型。病鱼症状不明显,表现为鳃的小部分坏死,个别部位因缺血而苍白,有些病鱼鳃丝末端浮肿,并可长期带病,影响发育生长,死亡率较低。

第三节 真菌性鱼病

真菌是一类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它不含叶绿素,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按无性或有性方式繁殖,营腐生式寄生生活。真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存在于土壤、空气或水中,在动植物表面和体内都能生存。寄生于鱼体并引起疾病的真菌则主要是藻状菌纲的水霉目、霜酶目和芽枝霉目的一些种类。由真菌感染而引起的鱼类疾病,称之为鱼类真菌病。

一、水霉病

病原体】水霉菌现已发现的有十几种,最常见的是水霉属(Saprolegnia)和绵酶属(Achlya)的一些种类,以水酶为代表,概述其形态、特征。

1.形态水霉菌通常是细长的丝状体,称菌丝。没有横隔的多核体,一端着生在鱼卵或鱼体受伤的组织和皮肤上,大部分突出体表,有时可长达3厘米,灰白,质地柔软,类似棉纤维。水霉菌的菌丝由两种不同功能的丝状体组成,蔓延在基物之内的是内菌丝,通常纤细而分枝繁多,类似高等植物的根须,具有吸收营养的功能,又称营养菌丝;伸展在基物之外的是外菌丝,分枝少而粗壮,形成肉眼可见的灰白色棉絮状物,因其突出在空气中或水中,又称气生菌丝;当其形成孢子囊时,具有繁殖作用,称繁殖菌丝。

2.繁殖在营养丰富的条件下,多营养无性繁殖,当无性繁殖衰退或条件不良时,营有性繁殖。无性繁殖为在菌丝顶端形成动孢子囊,释放动孢子,环境不良时,可产生厚垣孢子,以抵抗不良环境,条件较好,可直接发育成孢子囊。有性繁殖为形成藏卵器和雄器,接合成卵孢子,并形成休眠孢子,经3~4个月的休眠期而萌发成动包子囊或新菌丝。藏卵器和雄器可以同丝产生,也可异丝甚至异株产生。

【症状】水霉菌营腐生生活,它在鱼体上以“伤口寄生者”出现,通常未受伤的健康鱼不易感染。霉菌最初寄生时,肉眼看不出异状,当可见时,内菌丝已深入肌肤,蔓延扩散,外菌丝向外伸展成灰白棉毛状,附着在鱼体上,菌丝短的像贴附着一小块旧棉絮,菌丝长的像沾着一个小棉球,此种现象俗称“生毛”或“白毛病”。鱼体分泌大量黏液,病鱼动作开始焦躁不安,运动不正常,产生与其他固体物摩擦现象,以后鱼体负担过重,患处肌肉腐烂,病鱼行动迟缓,食欲减退,最终死亡

在家鱼人工繁殖中,鱼卵也易患此病。受害的卵因内菌丝侵入卵膜,外菌丝穿出膜外,使整个卵变成一个灰白色的小绒球,严重感染时,受精卵也受伤害,可造成鱼卵大量死亡。

【流行情况】一年四季都能感染鱼体,全国各养殖区都有流行。各种饲养鱼类,从鱼卵到各龄鱼都可感染。水霉菌在5℃~26℃均可生长繁殖,适宜温度为13℃~18℃,对鱼类的种类没有选择,凡是受伤的均可被感染。感染一般从鱼体的伤口入侵,在密养的越冬池冬季和早春更易流行。鱼卵也是水霉菌感染的主要对象,特别是阴雨天,水温低,极易发生并迅速蔓延,造成大批鱼卵死亡,导致四大家鱼和鲤、鲫、鲂人工繁殖的失败。

【诊断】用肉眼观察,根据症状即可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可用显微镜检查进一步确诊。

【预防措施】

1.在拉网、转运、操作时应尽量仔细,勿使鱼体受伤。

2.药物预防。

(1)鱼种放养前,用3%~5%的食盐水浸浴5~10分钟。

(2)二氧化氯,每立方水0.3~0.5克,全池泼洒,15天1次。

(3)每立方米水用五倍子2克煎汁全池泼洒。

(4)每立方米水用0.05克亚甲基蓝全池泼洒。

(5)水霉净、或高聚碘,2次量,每立方水体0.15克或0.15毫升,疾病流行季节,15天1次,全池泼洒,轮换使用。

(6)水霉净(五倍子末),1次量,每立方水体50克,活鱼苗鱼卵浸浴,20~30分钟。

【治疗方法】

1.全池遍洒食盐及小苏打(碳酸氢钠)合剂(1∶1),使池水成8克/立方米的浓度。

2.全池遍洒亚甲基蓝,使池水成2~3克/立方米浓度,隔2天再泼1次。

3. 3%~4%的食盐水浸洗病鱼5~10分钟。

4.水霉净或高聚碘,2次量,每立方水体0.2~0.3克或0.15~0.25毫升,1天1次,全池泼洒,连用2天。

5.杀菌红(二硫氰基甲烷)2次量,每立方水体0.25~0.45克,全池泼洒。

6.内服抗细菌的药(如磺胺类、抗生素等),以防细菌感染,疗效更好。

二、鳃霉病

【病原体】鳃霉病是由鳃霉菌(Branchiomyces spp.)侵入鳃部而引起的。从菌丝的形态和寄生情况来看,可分两种类型。寄生于草鱼鳃上的鳃霉菌丝较粗直而少弯曲,分枝少,通常是单枝延伸生长,不进入血管和软骨,仅在鳃小片的组织上生长,菌丝直径为20~25微米,孢子体较大,直径为7.4~9.6微米,平均8微米,略似血鳃霉。另一种寄生在鳙、鲢、青鱼等鳃上的鳃霉,菌丝较细,壁厚,常弯曲成网状,分枝特别多,分枝沿鳃丝血管或穿入软骨生长,纵横交错,充满鳃丝和鳃小片,菌丝直径为6.6~21.6微米,孢子直径为4.8~8.4微米,平均6.6微米,类似穿移鳃霉。

【症状】病鱼不摄食,游动迟缓,鳃部呈充血和出血状。由于菌丝体产生的孢子入水中与鱼体接触,附着在鳃上,发育成菌丝。菌丝向组织里不断生长,分枝,似蚯蚓状贯穿组织,并沿着鳃丝血管分枝或穿入软骨,破坏组织,堵塞微血管,使血液流动滞塞。鳃丝呈坏疽性崩解,坏死部位腐烂脱落,可见明显缺陷。根据病情和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类型。

1.急性型。由于菌丝和孢子堵塞血管,病鱼鳃呈苍白色,鳃瓣上有点状充血或出血现象。发病3~5天即大量死亡,并可延续5~10天,死亡率高,有时可达60%以上。

2.亚急性型。细胞坏死,常从鳃的边缘开始向鳃弧方向蔓延。鳃瓣呈坏疽状崩解,坏死部位脱落,形成缺陷;鳃上也可出现充血或出血现象,坏死部位还可以被水霉寄生。病程较长,有时可延续几个月,出现无高峰的缓慢死亡,如不及时处理,死亡率可达30%~40%。

3.慢性型。病鱼症状不明显,表现为鳃的小部分坏死,个别部位因缺血而苍白,有些病鱼鳃丝末端浮肿,并可长期带病,影响发育生长,死亡率较低。

【流行情况】此病的流行与池水的恶化密切相关,特别是有机质含量较高,水质肮脏的池塘,更易发生此病。在我国的广东、广西、湖北、浙江、江苏、宁夏等地区均有流行。从鱼苗到成鱼都可感染,但主要危害鱼苗到鱼种阶段的鲤、草、鲢、鳙、青等鱼类。每年5月~10月的夏秋季节为此病流行季节,尤以5~7月为甚。

在多种情况下本病三种类型可互相转化,水温较高,水质污浊时,慢性可转化为急性;治疗不彻底,急性或亚急性也可转化为慢性,并影响鱼类的发育生长。

【诊断】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做初步的诊断。再用显微镜检查患处,如发现有大量真菌寄生,即可诊断为患此病,如要鉴定真菌的种类,则要进行分离培养。

【预防措施】冬季结合修整鱼池,清除池中过多淤泥,并用生石灰清塘;经常保持池水清洁,防止水质恶化,定期全池遍洒20克/立方米生石灰;必须使用经发酵处理过的农家肥。

【治疗方法】

1.注水转塘发现此病时应迅速加清水,或将鱼迁移到水质较瘦的池塘和流动的水体中,促使该病缓解或停止。

2.生石灰以20~30克/立方米的水体的浓度,向全池泼洒,可降低池水中有机质含量,使水质转化并能消毒。

3.碘伏全池泼洒用量为0.2~0.3毫升/立方米。

三、鱼醉菌病

【病原体】霍氏鱼醉菌(Ichthyophomus hoferi),属藻菌纲。在鱼组织内看到的主要有两种形态,一般为球形合胞体,直径从数微米至200微米,由无结构或层状的膜包围,内部有几十至几百个小的圆形核和含有PAS(高碘酸席夫氏)反应阳性的许多颗粒状的原生质,最外面有寄主形成的结缔组织膜包围,形成白色胞囊;另一种是胞囊破裂后,合胞体伸出粗而短、有时有分枝的菌丝状体,细胞质移至菌丝状体的前端,形成许多球状的内生孢子。

【症状】随寄生的部位不同,症状也有所不同,霍氏鱼醉菌可寄生在肝、肾、脾、心脏、胃、肠、生殖腺、神经系统、鳃、骨骼肌等处,寄生处均形成大小不同、密密麻麻的灰白色节结,严重时组织被病原体及增生的结缔组织取代,当病灶大时,病灶中可引起肝肿大,肝脏颜色变淡;侵袭肾脏,则肾脏肿大,腹腔内积有腹水,腹部膨大。

【流行情况】感染方法,一种是通过摄食病鱼或病鱼的内脏而引起;另一种由鱼直接摄取球形合胞体或通过某种媒介(如蛰水蚤)被鱼摄入。可引起养殖鱼类大批量死亡。

【诊断】根据症状,用显微镜检查,发现有大量霍氏鱼醉菌寄生时,即可确诊。

【预防措施】

1.不要用有鱼醉菌寄生可能的生鱼作饲料,必须煮熟后投喂。

2.加强检疫制度,不从疫区运进鱼饲养。

3.鱼池要清除过多淤泥,并用药物消毒。

4.病鱼必须全部捕起,煮熟后作饲料处理。

5.鱼池及工具都要进行严格消毒。

【治疗方法】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