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耐吡嗪酰胺与突变

耐吡嗪酰胺与突变

时间:2022-11-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PZA在体内由吡嗪酰胺酶转换为活性形式吡嗪酸而发挥作用。目前的研究表明,结核分枝杆菌耐PZA与吡嗪酰胺酶编码基因pncA突变,使吡嗪酰胺酶活性降低或消失,而不能将PZA转变为活性型有关。Scorpio等为了进一步探明PZA耐药的分子机理,克隆了编码吡嗪酰胺酶的基因。这些菌株均丧失了吡嗪酰胺酶活性,而敏感株均未有pncA改变。将pncA野生型转入PZA耐药株,可使它重新获得吡嗪酰胺酶活性并对PZA敏感。

第五节 耐吡嗪酰胺与pncA突变

吡嗪酰胺(Pyrazinamide,PZA)是一种烟酰胺类似物,只对结核菌有效,为一线抗结核药物。 PZA是半休眠分枝杆菌杀菌剂,因而可缩短抗结核疗程。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受培养基pH值影响,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PZA可能是一种具有抗分枝杆菌活性的复合物(吡嗪酸)的前体,靶标可能是脂肪酸合成酶系。PZA在体内由吡嗪酰胺酶转换为活性形式吡嗪酸而发挥作用。吡嗪酸靶酶PZA对pH要求很高,仅在细胞内pH值约等于5.5时,吡嗪酸才在细胞内积累,同时由于体内不足的外排系统,吡嗪酸在细菌细胞质中浓度很高。吡嗪酸的积累又反过来使细胞内pH值降低,抑制了脂肪酸合成酶系中吡嗪酸靶酶的活性,从而实现杀菌作用。

目前的研究表明,结核分枝杆菌耐PZA与吡嗪酰胺酶编码基因pncA突变,使吡嗪酰胺酶活性降低或消失,而不能将PZA转变为活性型有关。pncA基因全长561bp,编码186个氨基酸蛋白质。 Scorpio等为了进一步探明PZA耐药的分子机理,克隆了编码吡嗪酰胺酶的基因。对4株PZA临床分离株的pncA基因进行测序,发现3株存在密码子63、138、141错义突变,另一株162位缺失。这些菌株均丧失了吡嗪酰胺酶活性,而敏感株均未有pncA改变。将pncA野生型转入PZA耐药株,可使它重新获得吡嗪酰胺酶活性并对PZA敏感。结核分枝杆菌耐PZA分离株pncA突变分布广泛,现已发现20多个位点突变,大多数为点突变,少数为插入或缺失突变,其中发生率较高的是47位Thr→Ala 、85位Leu→Pro和70位G缺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