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抗旱用水技术

抗旱用水技术

时间:2022-11-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应用的结果显示出,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具有明显的节水、节地、节能、增产效果,且技术简便、投入较低。目前,在西北干旱区,用蓄水窖蓄积的雨水进行微灌,在农业抗旱中已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近年来随着干旱缺水的加剧,对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已经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有关节水灌溉技术更加精密严格,旱地农作物有限水分亏缺增产效应的理论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第七节 抗旱用水技术

上面主要介绍的是开发新水源,解决抗旱用水问题。仅此还不够,还需要节约用水科学用水,尽量提高有限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经济效益。

一、硬化渠道和管道输水技术

农田供水从水源到形成作物产量要经过三个环节转化,一是由水源输入农田转化为土壤水分;二是作物吸收土壤内的水分,将土壤水转化为作物水分;三是通过作物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使作物水参与经济产量的形成。在农田供水的三次转化中,每一个环节都有水的损失,减少损失水井加以有效利用,即为节水潜力。

地表水通过蓄水工程和输水工程蓄存和远距离输送,能调节天然降水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配不均,是农业灌溉的宝贵水源。但从水源到农田输水过程中水的损失量较大,全国平均为50%。其水量损失包括渗漏、蒸发和跑水。地下水资源中应用于农业的主要是浅层地下水,可以对年内季节降水不均进行调节,开采后只能在田间近距离输送,渗漏较少。

为了减少渠系输水的损失,可将渠道硬化使其防渗。用砖和水泥衬砌渠道,可将渠系水的利用率提高20%;改渠道输水为管道输水可提高水的利用率30%~40%。目前我国通过对管道输水技术的研究,研制成功了薄壁PV C管、内光波纹双壁聚氯乙烯管+内衬塑膜外护水泥管等不同管材以及相应的配套管件、保护装置等,为低压管道输水的推广提供了良好的技术装备。应用的结果显示出,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具有明显的节水、节地、节能、增产效果,且技术简便、投入较低。

二、喷灌及微灌技术

1.喷灌技术现正在各地稳步发展

喷灌比地面灌省水30%~50%。由于发展喷灌,减少了地下水资源的提取量,因此可防止机井出水量锐减和水质、生态环境的恶化,促进了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田间农业机械化操作。

2.微灌技术(滴灌和雾灌)

这种技术与地面灌溉相比较,可节水50%~60%,增产20%~30%,在经济作物和城市蔬菜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有些地区已应用于大田作物,并显示出良好的推广前景。中国在滴灌方面针对滴头堵塞等技术问题研制了多种价廉、构造简单的滴头,对提高滴灌效果和大范围推广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在西北干旱区,用蓄水窖蓄积的雨水进行微灌,在农业抗旱中已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为了喷灌、微灌技术今后的进一步推广,应降低造价,提高运行的可靠性

三、节水灌溉制度

建立节水灌溉制度根据作物耗水规律和干旱指标和适宜的水分指标,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和土壤的调蓄能力,在保证作物正常生理需水的前提下,确保作物需水关键时期和干旱期的水分供给,减少灌水次数,抑制田间水分无效消耗,使有限水资源获得较高产量,提高田间水分利用效率和单位耗水量的效益。近年来在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如小麦、玉米、水稻和棉花等的关键期灌水时期和节水灌溉制度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在节水、高产、稳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显示出其优良的性能和明显的经济效益,为可持续发展的灌溉农业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

四、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理论研究

近年来随着干旱缺水的加剧,对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已经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有关节水灌溉技术更加精密严格,旱地农作物有限水分亏缺增产效应的理论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兴趣。有关研究表明,轻度缺水对作物叶片的扩张生长有影响,但并不影响叶片气孔的开张,对光合作用影响不大,对作物体内物质输送也没有什么影响。在农作物生长特定期间,一定程度的土壤干旱往往会提高作物产量,比如干旱促进小麦灌浆进程,使初期灌浆速率加快,持续干旱对物质输送有抑制作用。这种理论已逐渐被应用到实践中,如干湿交替、玉米苗期蹲苗等。

五、节水灌溉管理

节水灌溉管理是节水灌溉的重要环节,管理的节水潜力为50%。对水资源实行按流域或地区统一管理,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管理中应采取行政的、法律的和经济的手段,这将对节约用水有促进作用。西部干旱地区缺水严重,未来随着中国西部的大开发,需水量增加,黄河中下游地区配给的水量相应要减少,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因此对水资源的管理和节水灌溉的管理尤为必要。建立合理的水费计收制度,“以法管水、以面积配水、以量计征、分水量、收水费、超用加价”的科学管理制度。实行节水灌溉的经验,实行水的优化调配,推行节水灌溉。

其主要做法是合理科学调配三水,保证用水平衡;制定合理灌溉制度,浇好增产关键水;改进地面灌水技术,实行节水灌溉;建立用水台账,加强用水管理。通过这些措施,挖掘水资源潜力,缓解农业用水紧缺局面,提高水的效益。科学的管理会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应该引起充分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