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玉米栽培技术不断创新

玉米栽培技术不断创新

时间:2022-11-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种植方式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差异,世界各国玉米产区的施肥方式亦有所不同。以势定肥是根据玉米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肥料调配。长期以来,玉米生产一直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随着农药的广泛利用,病虫草的抗药性、环境污染、对害虫天敌和非防治目标生物的杀伤日益加重,世界各国开始重视玉米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如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北京市10年共放蜂45.3万公顷,减少玉米损失

第二节 玉米栽培技术不断创新

一、施肥方法的变革

由于种植方式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差异,世界各国玉米产区的施肥方式亦有所不同。一般有三种类型,包括以施用无机肥料为主、施用无机肥料和有机肥料并重、玉米与豆类作物间混种或轮作中种植绿肥或豆科牧草维持和培肥地力。美国和欧洲等农业发达国家以施用无机肥料为主;拉丁美洲和非洲一部分国家以第三种施肥形式为主;而亚洲和部分非洲发展中国家则以施用无机肥料和有机肥料并重为主。

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化肥投入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我国农业实际上处于挖掘土地潜在养分的“掠夺式”经营,施肥方式是以有机肥料为主,辅之以一定量的化肥。在我国,使用化肥种类的先后顺序与发达国家不同。20世纪60年代以前,主要以氮肥为主;1960~1970年中期,由于磷的缺乏成为产量限制因素,此期以有机肥与氮、磷肥配合施用为主;70年代中期以后,土壤中钾和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开始严重影响作物产量,施肥方式发展为有机肥与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的全面平衡施用。80年代以后,化肥投入比重逐渐超过有机肥,施肥方式转变为以化肥为主,有机肥和化肥并重时期。90年代以来,有机肥施用比率逐渐减小,形成以施用无机肥料为主的局面。1993年我国化肥总产量和总用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14.9%和26.1%,1994年化肥用量达到0.349吨/公顷,与欧洲发达国家相近。从各种肥料使用比重来看,我国的氮肥施用量一直占化肥总投入量的60%以上,而磷、钾肥投入不足。

我国玉米工作者通过大量研究,总结出一些高产施肥方法。王忠孝(1990)研究表明,亩产吨粮的施肥方案是:亩施纯氮30.9~31.8千克,五氧化二磷10.5~10.8千克,氧化钾28.3~29.6千克,优质厩肥3 000千克。陈国平等(1995)试验表明,获得最高产量的施肥量为纯氮33.5千克,五氧化二磷12.5千克,氧化钾11.5千克;而最经济的施肥方案为:纯氮21千克,五氧化二磷12.5千克,氧化钾11.5千克。在中等肥力土壤和亩施3 000千克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倡每亩施纯氮30千克,五氧化二磷15千克,氧化钾20千克,微肥1.5千克,以创吨粮田。韩萍等(2000)进一步总结了部分省份吨粮田的施肥情况(表2-2),指出实现亩产吨粮玉米必须坚持有机肥和无机肥使用相结合,保证N、P、K数量充足且配比合理,根据土壤基础肥力不同施肥数量亦有所差异。但要达到亩产吨粮各种肥料的最低施用量分别为:纯氮16千克,五氧化二磷9.0千克,氧化钾6.0千克,有机肥在2 500千克以上。

表2-2 吨粮田施肥情况(韩萍,2000)  单位:吨/公顷

img5

在施肥方法上,传统的“一底一追”,即将全部P、K肥和部分N肥作底肥,在玉米生育期间追施大部分N肥的方法逐渐被改变;而朝“以产定肥、以种定肥、以势定肥”和“施足底肥、适量种肥、分期追肥、根外喷肥”的方向发展。以产定肥是根据产量目标及需肥量、肥料当季和叠加利用率、土壤供肥能力、土壤中各营养元素的丰缺状况、土壤对各元素的吸附固定特性及肥料中的养分含量等确定需肥种类和数量。以种定肥是根据品种对肥料的反应,确定施肥量。以势定肥是根据玉米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肥料调配。施足底肥是指全部的有机肥、磷肥、钾肥、微量元素肥料和部分氮肥(春播为全部氮肥的15%~30%)混匀后条施或穴施。适量种肥是根据土壤肥力、基肥施用情况来确定用量,一般包括少量的氮肥、磷肥和钾肥及苗期容易出现缺素症状的微肥,种肥施用时要将种、肥分开,避免烧苗。分期追肥是根据玉米的需肥规律和生育特点施好拔节肥、穗肥和粒肥;拔节期追肥有促根壮苗的作用,使用时间和数量应根据苗肥情况和幼苗长势确定,拔节肥要深施,以减少肥料挥发损失;穗肥多采用速效氮肥,一般以全氮量的10%~20%为宜,可结合中耕或灌水进行;粒肥可保持玉米生长中后期的生活力,以氮肥为主,不超过全氮量的10%。根据喷肥是根据各生育时期植株的实际缺肥情况加以补施相应肥料。陈举林等(2000)认为,选用紧凑型玉米品种要达到高产指标,适宜的施肥量为:有机肥45~60吨/公顷,尿素0.75~0.95吨/公顷,过磷酸钙1.05~1.30吨/公顷,氯化钾0.5~0.625吨/公顷,硫酸锌0.015吨/公顷。拔节前将30%的尿素、全部磷钾肥和有机肥一次性施入;大喇叭口期追施50%~60%的尿素作为穗肥;抽雄开花期追施10%~20%的尿素作为粒肥。

近年来,化肥种类发生较大变化,在单一肥料基础上,形成许多新型肥料,如复合肥料、高浓度肥料、长效肥料等,并产生了氮肥稳定剂和磷肥释放剂等。关于这些新型肥料的施用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的发展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79)估计,全世界每年因病虫草害损失玉米达到15 000万吨以上,占玉米总产量的34.8%,其中因杂草危害损失占13%,病害损失占6.4%,虫害损失占12.4%。在我国每年因病虫草害使玉米减产10%~15%,严重地区减产幅度达50%,甚至毁种。因此对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一直受到重视。近年来,危害我国玉米生产的病虫草害种类很多,主要包括,大斑病、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矮化叶病、粗缩病、茎腐病、纹枯病、穗腐病、丝黑穗病、锈病等;玉米螟、地老虎、粘虫、玉米蚜虫、红蜘蛛等;草藜、蓼、稗草、马唐、画眉草等。长期以来,玉米生产一直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随着时代的发展,病虫草害的防治方法亦不断更新,朝更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

20世纪40年代有机合成农药问世后,一些高效剧毒农药亦相继研制成功,并在玉米生产上投入使用。随着农药的广泛利用,病虫草的抗药性、环境污染、对害虫天敌和非防治目标生物的杀伤日益加重,世界各国开始重视玉米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化学除草剂的使用才逐渐发展。据统计,1985年化学除草仅占全国作物播种面积的6.8%,1990年达到13.6%,1995年达到27.2%,近年来使用面积进一步扩大。

然而,单一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也引起许多弊端,因此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推广化学防治与抗病品种、生物防治等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并取得了较好效果。如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北京市10年共放蜂45.3万公顷,减少玉米损失10.5万吨,减少农药用量190多吨;吉林省在1986~1994年放蜂防治玉米螟189.8万公顷,避免玉米损失98万吨。但总体来说,生物防治措施应用的面积有限,化学药剂使用带来的弊端加大。近年来,植物保护和生态学家提倡从农田生态系统的观点出发,建立以植物抗病品种为主,充分利用各种防治方法(如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的综合防治体系,因地制宜采取适宜的防治措施。

20世纪70年代种子包衣技术在美、苏、日及欧洲一些国家被广泛应用。由于处理目标准确,药剂用量少、保护生态环境与外界生物,我国近年来也广泛采用了此技术,对玉米病虫草害的防治起到了重要作用。种衣剂的主要成分是农药,我国的“北农牌”和美国的玉米种衣剂多属于此类。农药型种衣剂主要防止土壤和种子病害。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利用呋喃丹种衣剂防治地下害虫效果显著,同时可兼治玉米蚜虫,增产8.2%~19.5%。四平市农科所报道,苗期包衣种子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可达86%以上,对丝黑穗病防治效果为63.3%~87.3%,提高保苗率10%~20%。同样大量使用农药型种衣剂也会造成土壤污染和人畜中毒,因此应尽量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加入种衣剂中。复合型种衣剂主要是防病、提高抗性和促进生长,主要成分包括农药、微肥、生长调节剂等。

三、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

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玉米主产区,苗期或开花期干旱一直是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生产上十分注重抗旱问题。长期以来主要采用地面灌溉技术,且灌溉面积逐步扩大。但此法水量浪费严重,与我国水资源短缺和工业用水量加大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备受重视。

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究玉米节水灌溉技术,重点主要集中在减少输水渠道的渗漏损失和田间深层渗漏。首先对灌溉渠道进行补砌、完善输配水渠道及其相应的配套建筑,其次将大水漫灌改成沟畦灌溉,逐步减小沟畦规格。通过施用这些措施,节约了灌溉用水,减少了深层渗漏引起的肥料损失和次生盐碱化的威胁,具有明显的节水增产作用。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我国学者开始研究玉米的需水规律,探讨各生育时期水分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奠定了玉米节水灌溉的理论基础(李正凤等,1985;范学涛等,1982)。80年代末,随着可用灌溉水资源的日益减少,开始从高产丰水灌溉逐渐向节水优产灌溉转变,并相继开发出一些节水灌溉技术,主要包括:

1.沟灌。有两种方式,一是结合中耕在玉米行间冲沟灌水,水从输水沟进入灌水沟,浸润土壤;二是隔沟灌溉,在玉米行中隔沟灌水,比前一种方式节约用水。沟灌可做到灌水均匀,比大水漫灌能节水30%左右。

2.管道灌溉。通过管道把水直接输送到田间,可避免发生渠系渗漏现象,是节水灌溉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中管道主要包括地下塑管、混凝土预制管、地下软塑管及薄膜塑料管等类型。管道灌溉技术比地面灌溉节水40%,节电30%,节省人力60%。同时便于适时适量灌水,缩短灌水周期,是北方玉米主产区解决干旱问题的有效途径。

3.波涌灌溉。将灌溉水流间歇性地输送到沟的尾部,即每一沟(畦田)的灌水过程分成两次或多次完成。在相同灌水量下,波涌灌溉方法灌溉速度快、均匀度高,且不存在深层渗漏,尤其适合较长的玉米沟、沟畦的灌溉,一般可节水10%~40%,而且硬件投资少,成为一种有前途的节水灌溉方法。

4.喷、滴灌。喷灌主要适合于水资源不足、土壤渗透性强的地区,具有输水效率高、地形适应性强和改善田间小气候的特点,且能够和喷药、除草等农业措施相结合。喷灌技术一般情况下可节水50%以上,在渗透性强、保水力差的土壤可节水70%以上;但耗能较多、造价高、运行管理费用大,难以大面积应用。滴灌是通过分布在田间管道线上的滴头,将水直接输送到玉米根部,灌水均匀度高,且能够和喷药、施肥等农业措施相结合,是目前最节水的灌溉措施。但存在与喷灌同样的缺点,所以该项技术在玉米区大面积利用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5.膜上灌。由地膜输送灌水,通过放苗孔渗入到玉米根系,主要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应用(米开德,1998)。由于地膜水流阻力小,灌水速度快,深层渗漏少,而且地膜能够减少株间水分蒸发,节水效果显著,可比常规灌溉节水50%。

6.皿灌。利用没有上釉的陶土罐贮水,罐埋在土中,罐口低于田面,通常用带孔的盖子或塑料膜扎住,以防罐中水分蒸发。可以向罐中加水或收集雨水。罐中的水分通过罐臂慢慢向周围土壤中供水,每一个土罐周围种植3~4株玉米。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新疆、山东、江苏等没有灌溉条件的坡地。

7.调亏灌溉。根据植物生理和遗传特性,在植株生长的某一阶段,人为主动地施加一定程度的水分胁迫,影响植株体内的生理和生化过程,尤其是光合作用同化物在不同组织器官间的分配,从而提高经济产量。调亏灌溉最早由澳大利亚农业科研所提出,并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的重点。郭相平等(2000)报道,我国调亏灌溉技术在玉米上的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取得了一定进展。

四、玉米新型耕作方法的研究

(一)玉米新耕法

鉴于传统的玉米耕作栽培方法存在用种量大、成本较高等问题,“九五”国家重中之重科技攻关课题“玉米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经过5年的研究,提出了玉米新耕法及配套机具。新耕法把60~70厘米行距,变为宽行90厘米,窄行40厘米。用精播机在窄行播种双行,中耕深松追肥机在宽行进行深松追肥,深度35厘米左右,秸秆还田机进行半秸秆还田,施耕整地备床机在宽行作业,第二年作苗床。经大面积试验示范,新耕法比常规耕法节约用种量30%~50%,增产7%~10%,节约成本60%,有显著的培肥增产节本增效作用。

(二)玉米免耕栽培法

针对河南等省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耕作中,麦垄点种玉米法难以保证播种质量和种植密度的实际情况,目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免耕方法,其要点为:小麦收后铁茬直播,用40%莠乙除草剂除草实行免耕栽培。刘文成等(1997)总结出夏玉米高产的最优组合方案为:6月15日前适时早播,保苗75 000~82 500株/公顷,施纯氮量为0.225吨/公顷,拔节肥:孕穗肥的比率为0.5∶0.5。

五、旱地玉米栽培技术

(一)高产核心理论和配套技术研究

“九五”科技攻关“玉米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课题组提出,以扩“库”限“源”增“效”为主体的玉米高产核心理论,基本内容包括合理增加种植密度,适当减源,并提高源的效率,促进库的发育和形成,即限源扩库增效是春玉米高产的有效途径。为此,在栽培上应遵循“促、稳、促”的高产技术原则。出苗至拔节期前以“促”为主,采取措施促进植株生长、叶片早发,提高光能利用率;拔节至开花抽丝期以“稳”为主,适当限制中下部节间伸长和叶面积增长,降低穗位,增强植株抗逆性,提高叶片光合效率,为中后期籽粒发育提供充足营养;籽粒形成后,特别是授粉后15天内,以“促”为主,提供茺足养分、防止早衰,促进早熟。

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包括深耗深松;重施有机肥和基肥;合理施用种肥,轻施拔节肥和穗肥,重施花肥,增施粒肥;早用化控降株高,叶面积稳步发展;品种选用应注意耐密植性。

高产核心理论和配套栽培技术,基本概括了当前我国旱作玉米生产的发展状况。

(二)新型抗旱栽培技术

在常规耕作栽培技术基础上,针对制约我国玉米产量的干旱因素,科学工作者相应研制了一些新的抗旱耕作栽培措施。

1.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由山西省水土保持研究所提出。采用人工操作或人畜配合对土地进行蓄水聚肥耕作。耕作后,沟垄相间,种植沟凹陷,土垄凸起。每一个种植沟断面宽33厘米,可种植玉米;土垄呈梯形,下底宽33厘米,上底宽17~20厘米,高14~17厘米,垄上种植绿肥作物。该法一般比对照增产25.1%~52.1%,在肥力较高的土壤上增产40%左右,在瘠薄地上增产一倍左右。种植沟能减少土壤容重,增加空隙度,提高土壤透水性,防止水土流失,增加蓄水抗旱能力。

2.玉米秸秆覆盖技术。1990年以来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在总结旱农“三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旱地玉米整秆覆盖或半覆盖技术”,进一步推动了旱地玉米栽培技术的发展。这一技术包括以下几种操作程序。

第一种是半耕整秆半覆盖。玉米立秆收获后,一边割秆一边硬茬顺行覆盖,盖67厘米,空67厘米,或盖60厘米,空73厘米。下一排秸秆自然割下的根要压住上一排的玉米雄穗梢,在秸秆交接处和每隔1米左右的秸秆上要适量压土,以免被风刮走。第二年春天在未盖秸秆的空行内耕作、施肥,用单行或双行半精量播种机在空行靠秸秆两边种2行玉米。玉米生长期间在未盖秸秆内中耕、追肥、培土。秋收后,再在第一年未盖秸秆的空行内覆盖秸秆。年度间交替进行,用养地结合。

第二种是全耕整秆半覆盖。玉米收获后,将秸秆割除,放置地边。耕耙后顺行覆盖整株玉米秆,盖67厘米,空67厘米,下一排玉米秆根要压住上一排的梢,在秸秆交接处和每隔1米左右的秸秆上要适量压土,以免被风刮走。第二年春天的施肥、播种以及生长期的管理与半耕整秆半覆盖相同。

第三种是免耕整秆覆盖。玉米收获后,不翻耕、不灭茬,将玉米整秸秆顺垄割倒或用机具压倒,均匀地铺在地面,形成全覆盖。第二年春天,播种前2~3天,把播种行内的秸秆楼到垄背上形成半覆盖。播种采用两犁开沟法,先开施肥沟,沟深10厘米以上,施入农家肥和化肥;第二犁开播种沟,下种覆土。生长期的管理同半耕整秆半覆盖。

第四种是地膜、秸秆二元覆盖。玉米收获后,用犁开沟,沟深10~15厘米,沟宽25厘米左右,将玉米整秸秆铺放于沟底,覆土过冬,形成133厘米一带,秸秆覆土和空档各占一半。在空档处,沟施肥料覆土,然后整地起垄;亦可在秋收覆盖秸秆之后起垄或在第二年春天整地起垄,及时覆盖80厘米宽的地膜。在地膜两边分别打孔播种两行玉米,播深在3~5厘米,出苗后,及早间苗、定苗。沟铺垄盖技术要求一次性施足底肥,同时可在拔节后在膜侧开沟追肥。田间管理与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相同。积温少、无霜期短是高寒冷凉地区玉米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推广地膜、秸秆二元覆盖技术是解决此问题的技术之一。

此外,还有短秸秆覆盖等技术。玉米秸秆覆盖技术具有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集蓄水、保水、保土、培肥于一体,成本低,增产效果显著,可在年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8℃的半干旱旱作玉米区推广。

3.机械化有机旱作技术。针对半干旱或半湿润偏旱旱作玉米区的特点,通过土壤深耕、秸秆粉碎还田、镇压、机械化播种、增施有机肥和无机肥等,提高玉米对自然降水的利用率,实现旱作玉米增产增收。此技术是北方旱作玉米区持续稳产的一项成功技术,适合于在一年一熟制,且不以玉米秸秆作饲料和燃料的地区推广应用。机械化有机旱作技术体系包括:

机械化深耕。每年于收获后进行一次深耕,使活土层加深到25厘米以上,充分发挥土壤蓄水作用。

秸秆还田。将收获的秸秆粉碎,随机械深耕翻入土壤,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增强土壤保肥能力。

机械镇压。在播前、播后采用可调重量的滚筒式镇压器进行适度镇压,使土壤下虚上实,调动下层水向上层转移,改善土壤水分状况。

机械化播种。做到播深一致,行株距均匀。机械播种可缩短播期,提高玉米田间整齐度。

此外,在冷凉及高寒地区,玉米机械化有机旱作技术尚需与机械化地膜覆盖措施、增施肥料等增产措施结合实施。

4.化学制剂抗旱技术。进入20世纪90年代化学制剂在玉米旱作生产上得到应用,成为一种新型抗旱措施,常用制剂有ABT生根粉、抗蒸腾剂和保水剂等。ABT生根粉是中国林业科学院研制的一种高效、广谱、复合型的植物生根促进剂,其中4号生根粉用于作物浸种拌种,1989~1993年已在全国玉米生产中推广数千万亩,增产达9.9%左右。在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抗蒸腾剂是FA(黄腐酸),可叶面喷施,也可拌种,截止1992年累积推广33.33多万公顷,增产幅度为8%~30%,投入产出比为1∶100。随着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新型抗旱种衣剂。这类种衣剂具有吸水力强、保水性好、散发水分速度慢等优点,有土壤中的“微型水库”之称。化学制剂抗旱技术将成为21世纪的重要抗旱技术之一。

综上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玉米综合配套技术发展较快,可概括为深耕靶磨、纳蓄降水;选用良种、适时播种;培肥土壤、调剂地墒;组装技术、巧用水分;秸秆覆盖、调剂湿度;化学制剂,保墒增湿(佟屏亚,1999)。

六、覆膜和育苗移栽技术

20世纪80年代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日本和欧洲等国首先在蔬菜和经济作物上采用农膜覆盖栽培技术。70年代初法国最早在玉米上试验覆膜种植,证明它有增温保墒、争取农时、增产增收的效果。覆膜种植技术使法国玉米种植区域向北推移2~5个纬度,扩大了种植面积,增加了总产量。

我国于80年代初期开始试验推广玉米保护地栽培技术。1986年,我国玉米覆膜示范面积达到9.67万公顷。1986年8月农业部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在湖北省鄂西自治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现场会,大力推广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1987年全国20个省(区、市)的667个县推广了地膜覆盖技术,种植面积达到39.3万多公顷,从而使覆膜玉米种植成为一些地区主要的栽培方式。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玉米保护地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随着地膜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使用年限的延长,残留地膜的农田污染逐渐加重。近年来,除采取人工清除残留地膜的措施外,还加强了光降解膜和生物降解膜的开发研制。1990年以来,我国已经成功地研制出以淀粉、芦苇、秸秆、皮壳等农副产品为原料的生物降解膜,一般含淀粉50%,在农田覆膜下30~70天内降解并为土壤微生物所利用,从而为进一步扩大覆膜玉米种植面积创造了条件。

玉米保护地栽培主要分布在北方高寒冷凉地区和西南丘陵干旱高寒地区,以黑龙江、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四川等省份面积最大。保护地栽培最早采用覆膜栽培技术,近年来已演变成多种栽培技术,包括育苗移栽技术,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和超大垄4行覆膜栽培技术等。通过保护地栽培措施,可以争取积温,同时还具有保水、抗旱、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保进养分转化、防除杂草等作用。大垄双行覆膜栽培还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种植密度,达到以密增产。生产实践证明,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一般每亩增产0.15吨左右,高者达到0.2~0.3吨,增产幅度达到30%~60%,而且扩大了玉米种植区域,由于地膜覆盖后可以增加300~400℃的积温,使一些冷凉、高海拔、无霜期短的地区种植玉米成为可能,如陕西省玉米种植地区由海拔1 600米上升到1 750米。几种保护地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一)育苗移栽技术

1.品种选择。玉米育苗移栽应选用比当地直播玉米熟期晚10~15天的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强的品种。

2.育苗前的准备。育苗前应准备好种子、床土、塑料薄膜、纱布、温度计、浸种药剂、塑料小棚、制钵器和刀片等。

3.苗床制作。苗床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向阳、背风、接近水源、移栽方便的地块。床土配比有两种:一是肥沃土50%、草炭20%、腐熟马粪30%;二是肥沃土60%或40%、腐熟马粪40%或60%。另外,每50千克床土再添加磷酸二铵0.25千克和锌肥0.05千克,混均备用。

4.育苗方法。分营养块育苗、营养钵育苗和苗床育苗。营养块育苗法是将配制好的床土装入床内,压实、浇透水、切块、播种、覆土搭架、扣棚即可。切块规格目前有5厘米×5厘米、6厘米×6厘米、7厘米×7厘米三种。营养钵育苗法是将配制好的营养土装入制钵器制作的营养钵内(钵直径5~6厘米、高7厘米),置苗床后播种,覆棚膜。注意床底应铺1~2厘米的细砂或细煤渣作隔离层以利起苗。苗床育苗首先选择土质肥沃、排灌方便、靠近大田的地方做苗床,施入足够的腐熟有机肥和适量的N、P、K肥,耕靶平整后开沟作厢,厢宽1.5米,然后按5~6厘米见方播一粒种子,盖2~3厘米厚的细土即可。

5.苗床管理。苗床温度应控制在25~28℃,不能超过38℃。出苗前棚膜要密封。出苗后棚温25℃为宜,应适时部分接膜通风降温。移栽前5~7天,应接膜练苗。前期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50%~70%,中后期为30%~40%。移栽前浇一遍透水,便于起苗。

6.移栽。移栽时苗龄以三叶期为宜,在当地终霜结束2天后,应抓紧时机早移栽。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在4月15日左右,第二积温带4月20日左右,第三积温带4月25日左右,第四积温带4月30日左右。移栽时若土壤含水量低于20%时,要座水移栽。

(二)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选择熟期适中,一般比当地直播品种晚5~7天的品种进行地膜覆盖栽培。在黑龙江省以跨越一个积温带(有效积温差200℃左右)的品种为宜,即第二积温带可引用第一积温带的直播品种进行地膜覆盖栽培。

2.覆膜技术。选地:选择前茬杂草少、地势平坦、垄型平整、无大坷粒、无残茬,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质比较丰富、保肥保水的地块。

播种后覆膜:春季5厘米深的地温稳定在6~7℃时,土壤水分在田间持水量的60%时,即可播种。一般比当地直播玉米早7~10天。覆膜可采用人工或机械进行。应选用高强度超薄膜,厚度0.012~0.015毫米或0.007毫米,膜宽45~60厘米。覆膜时膜要拉紧,边缘压实。

破膜放苗:播种覆膜后5~7天,幼苗出土,第一片真叶刚放开时,割膜或剪孔放苗,然后用湿土封住膜孔周围。

揭膜:玉米生育中期,地膜覆盖保水增温效果已不明显,此时可揭除地膜,进行一次中耕除草。

(三)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

改垄:将65~70厘米的普通垄改为95~105厘米的大垄。

催芽:温水催芽,芽长0.5厘米,宜小不宜大,大了播种时易碰断。

座水:可用机器开沟座水或人工刨坑座水,土壤墒情好时(相对含水量大于60%)也可不座水。

扣膜:采用0.005~0.008毫米的地膜,必须扣严实,不能漏气。每隔3~5米应横压一道土,防止被风刮开。

放苗:幼苗长到2叶1心时放苗,幼苗四周仍应用土压实,防止地膜被风刮开。

揭膜:一般在孕穗前揭膜,孕穗以后气温和地温都较高,继续保留地膜反而不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不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吸收养分。

(四)超大垄4行覆膜栽培技术

此法是在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高产栽培技术。首先把70厘米宽的小垄,两垄合并为1条140厘米宽的大垄,垄上种植4行玉米,上覆120~130厘米宽的地膜,间种比例为2∶6,即2行超大垄种植玉米,6行小垄种植矮秆作物。多年实践证明,超大垄4行覆膜栽培比大垄双行覆膜栽培增产20%~3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