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调结构和促升级

调结构和促升级

时间:2022-11-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新一轮的大批量重点项目建设用地保障中,广西如何节约土地资源,以最低消耗换取最大发展、避免再走粗放用地的老路?玉林市同时出台优惠政策,向空间要土地。土地资源紧缺现状与日益增长的建设用地需求,促使广西国土资源部门不断创新用地模式,探索如何节约集约用地,用最少的地达到最大的产能。北部湾经济区是广西发展战略中的“龙头”。玉林位于广西东南部。

第一节 调结构和促升级

河浪村的农民

在新一轮的大批量重点项目建设用地保障中,广西如何节约土地资源,以最低消耗换取最大发展、避免再走粗放用地的老路?

北流市石富镇河浪村的农民们,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节约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课。

北流市石窝镇河浪村位于一个偏远山区,村子周边都是丘陵山地。全村24户110多人,人均耕地不足0.43亩,因此,村民保护耕地的意识非常强。改革开放以来,河浪村没有一户人家占用耕地建房,全村100多人一直聚居在只有4亩多地的旧村庄里,空闲地或宅基地少之又少。

村民长期居住在20世纪建成的泥砖瓦房里,居住环境十分恶劣。近几年来,由于人口的增多,年轻一代的住房成了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甚至有几户村民因儿子要结婚已经多次萌发要占用村边耕地建房的念头,但看着少得可怜的耕地,大家都不忍心占用,保护有限的耕地是全村人坚守的信念。

改革开放后,大多数村民外出打工或经商,近年来随着经济条件好转,村民迫切需要改善居住环境,建新房成了摆在全村人面前的头等大事。住上好房子的愿望是合理的,是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这和保护耕地的初衷并不违背,甚至可说是异途同归,都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但如何住上好房子又保护好耕地,这考验着大家的智慧。

为了在宅基地不足的情况下,不占用耕地而又可以解决全村人的住房问题,村民自发地放弃独户独宅的设计,24户人家学城里人集资建楼房,每户一套,按出资金额的多少进行分配面积。

整栋楼占地才400多平方米,解决了住房用地不足的问题。24套房,设计有四房、三房、二房的不同户型,平均每套房成本只在7万元左右,比城里的商品房便宜得多了。

“泥房变楼房,小房变大房,单间变套间,低层变高层,农民变市民。”通过利用旧宅基地,拆旧建新,统一规划、整合资源达到节约集约用地的目的,同时更好地解决当前农村宅基地存量不足的难题。河浪村民这种规划科学、布局集中、用地集约节约的做法,实现了保护耕地和保障用地的双赢。

从管理源头抓

从严控制、源头把关是保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手段。

桂林市国土资源局针对2009年桂林新上项目多、用地量大、供地时间相对集中的实际,明确了“以集约用地推动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引导集约用地”的思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供地建设,严禁规划建设脱离实际的宽马路、大广场和花园式厂房建设,积极引导使用未利用地和废弃地,鼓励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支持实施标准厂房和多层厂房建设,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

柳州市落实工业用地定额指标,严格控制用地规模。新建工业项目用地的容积率要求不低于0.8,高出了当时国家制定的标准,凡未达到要求一律不予供地,从而制止了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规范了用地审批和供应行为。

玉林市加强工业用地供地的前置会审,落实土地供应投资强度和容积率“双控”指标,做到“五个不供”:不符合规划用地不供地,不符合产业方向不供地,不符合环保要求不供地,手续不齐全不供地,投资额度、容积率、投资强度低于标准的不供地。玉林市同时出台优惠政策,向空间要土地。该市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企业树立立体用地观,明确企业原有工业生产性用地在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经规划和国土部门批准增加容积率(扩建、加层)的,调整出让合同时可不补缴土地出让金。博白县是广西主要的芒竹编出口基地,其新建的芒竹编加工类企业厂房都在四层以上,向空中发展要地。玉柴工业园是玉林市重点建设的园区,预审小组在供地会审中,以规划定方向、以项目定土地、以投入产出定面积,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该园已形成“规划合理、用地集约、规模做大、产业集聚、功能配套、利用高效”的良好格局。

“工业房地产”避免粗放用地

土地资源紧缺现状与日益增长的建设用地需求,促使广西国土资源部门不断创新用地模式,探索如何节约集约用地,用最少的地达到最大的产能。

广西工业园区建设在节约集约用地上的探索,特别引人注目。

北部湾经济区是广西发展战略中的“龙头”。2009年底,北海出口加工区已累计引进56个项目,投资总额50亿元,形成电子信息机电、运动休闲、林板材等产业群。如此庞大的产业群,只占用了113.5公顷土地。在发展过程中,加工区严格遵守产业政策,加强对企业的用地管理,有效提高了土地承载力

北海出口加工区工业厂房都建成四五层,建筑密度接近60%。除了一些大项目,一般项目也都统统入园,小企业都租用多层厂房。2009年,加工区平均每亩土地投资额达65万美元,是北海全市平均投资水平的4倍。通过执行严格的用地制度,有效缓解了用地紧张局面。

徐绍史部长在考察北海出口加工区和钦州保税港区的时候,高兴地说:“这些做法很好,是调结构、促升级的好办法,同时也实现了对耕地的有效保护。”

有人说,工业园区在全国遍地开花,那根本不是稀罕事。然而,在2009年,“工业房地产”的模式,还是比较少见的。

在广西,“工业房地产”的模式最早出现在玉林市容县。

工业房地产是指由开发商在工业园区内成片建设标准化的工业厂房,出租或出售给企业用于生产,并提供物流配送等服务。这其实走的是探索节约集约用地路子。

也许是探索改革恰逢天时地利人和,“工业房地产”这条路走起来是步步生花。既成为节约集约用地的典范,又深受企业的青睐,为玉林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玉林位于广西东南部。金融危机使东部发达地区选择了产业转移的战略,玉林“近水楼台”占有先机,成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大量中小企业涌入意味着工业用地需求的巨大,“工业房地产”这种模式可以减少企业固定资产的投入,降低投资风险,特别受转移产业业主的欢迎。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方式可以使土地在利用效率和开发效益方面得到双重提高,杜绝工业用地“遍地开花”,从而促进用地单位形成节约集约、向空间要地的自觉性。

“工业房地产”的大胆探索终获成功,许多地方学习借鉴。虽然在其他地方不这样叫,但走的都是类似路子。

工业园区的确是节约集约用地的一个重要抓手。客观地说,针对中小企业,“工业房地产”对促进经济,特别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9年,贺州市通过提高工业园区项目承载能力和配套服务水平,已成功吸引大批东部产业向该市工业区聚集。香港老板投资兴办的塑胶五金制品厂选择落户贺州旺高工业区。该工业区已引进制药、制衣、农产品加工等项目30个,到处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位于贺州市南大门的信都工业基地,也是一片投资热土。该基地已吸纳大批广东、福建、浙江等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项目落户,2009年底,企业总数达82家,总投资额达8.3亿元以上。

2009年,梧州工业园区将正在建设的星华工业小区厂房及土地,整体打包转让给广西八桂通商业信用股份有限公司,将其打造成为国际级的集创意设计、生产加工、采控中心、商贸物流、会展展览于一体的国际礼品产业聚集区及礼品生产基地,打造成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科技化的梧州国际礼品产业开发区,力创礼品之都。该项目建筑总面积约24.53万平方米,投资总额4.5亿元。

桂林市荔浦县有长水岭、金牛和金鸡坪三大工业园区。在县域内将工业园区一分为三,在规模化经营受到了些许约束。如果规划成具有连片规模的工业园,无论是从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从规模经营角度,都会更为便利。荔浦县考虑的是利用工矿废弃地和荒地,保住基本农田,这样做完全是出于保障发展的同时,更要保护耕地的角度考虑。在荔浦,工业规模化经营和保耕地红线达到了和谐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