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遵义市围绕凤凰山发展成为环形绿心城市

遵义市围绕凤凰山发展成为环形绿心城市

时间:2022-11-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这次波及24万人、耗时29年的战争,修筑遵义城的防御目的非常明显。太平天国以前,由于黔北交通贸易的进步,遵义市区范围已扩充至湘江东岸,市肆荣盛,称为“新街”。民国期间遵义城市形态有较大的发展,城墙陆续被拆去。凤凰山北麓地段比较平坦,已经成为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由于城市形态的扩展,环形绿心格局虽然在城市局部仍然存在,但从遵义市整体形态上看,这种格局正面临被打破的趋势。

5.2.2 中等城市:遵义市围绕凤凰山发展成为环形绿心城市

遵义老城萌型于南宋淳熙三年(1176年),位于湘江西岸台地之上。直至明朝初年,发展缓慢且规模不大。明末,“播州之乱”平息后,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修筑城郭,城市居山临水,呈椭圆形。经过这次波及24万人、耗时29年的战争,修筑遵义城的防御目的非常明显。老城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重修,其规模有所扩大。

太平天国以前,由于黔北交通贸易的进步,遵义市区范围已扩充至湘江东岸,市肆荣盛,称为“新街”。由于太平天国败军向西退守,而新街规模已经相当可观,于是又修筑城垣,用以防护,新城于咸丰八年(1858年)落成,与旧城合为双联市,形成雉堞对峙之势。

民国期间遵义城市形态有较大的发展,城墙陆续被拆去。民国17年(1928年),穿越新城的筑渝(川黔)公路开通,街市沿公路向南、北不断扩展。抗日战争爆发后,遵义成为后方重镇之一,新城发展突飞猛进,民国28年(1939年)年在新城郊外又辟环城公路(今内环路),于是街道又沿公路迅速伸展,北起罗庄,南迄南门关,共有五六公里之长。抗日战争时期,遵义城区人口曾达10万人。1949年遵义老城和新城总面积已达4km2(图5.6)。

img127

img128

图5.6 遵义的城市形态演变

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向东、南、北继续发展。至1986年,城市人口增加到35.42万人,并在市区东边虾子河西侧修建了外环路,在凤凰山北麓建成上海路,在市区南面发展到南关(遵义火车南站一带),城市初步形成环绕凤凰山的绿心环形结构态势。

2000年,遵义市城区人口已达61.24万人,遵义市城区向北一直延伸到董公寺,向南扩展到忠庄一带,向东南扩展到南宫山一带。凤凰山北麓地段比较平坦,已经成为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由于城市形态的扩展,环形绿心格局虽然在城市局部仍然存在,但从遵义市整体形态上看,这种格局正面临被打破的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