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关于“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时间:2022-11-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进一步认为,一个较全面的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主要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内容:人居环境历史与现状研究、城镇化与城镇体系建构研究、城市形态发展及其规划调控研究、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1.2.3 关于“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从上述框架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流域综合发展”研究背景与当前国外对流域的研究背景框架有明显不同的两个方面:其一,我国的研究强调流域保护与开发的协调,这不同于当前发达国家对流域进行已经走向生态保护与恢复为主的高级阶段这一背景。其二,在我国的流域综合发展中,“城镇化”是作为流域综合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子。由于我国整体上正面临城镇化的加速进程,再加上我国的人地矛盾突出,建设技术水平较低,城乡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因此,以流域为单元进行“城镇化”问题的探讨,是国外流域综合发展和以往国内对于流域开发研究中没有过的。这引发了对流域人居环境建设问题的思考。

“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是在吴良镛先生提出的“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体系中,从“流域”这一具有典型自然属性的区域单元,以及“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的主导专业角度,来进行的人居环境科学专项研究。

就具体的研究内容而言,本书中的“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是在我国“流域综合发展”的研究框架下的跨专题研究。研究主要针对当前我国较突出的城镇化和城市聚居建设问题,以流域城乡建设专题研究为核心内容,并从城乡建设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的角度论及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流域综合发展研究中来自经济、社会、管理等其他角度的思考则作为“人居环境建设研究”观点形成的内在支撑。

笔者进一步认为,一个较全面的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主要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内容:人居环境历史与现状研究、城镇化与城镇体系建构研究、城市形态发展及其规划调控研究、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1)人居环境历史与现状研究

把握研究对象的过去—现在—未来之间环环相扣的序列关系,理清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的地域性特征,总结聚居建设的有益经验,挖掘历史文化遗产价值,以求有利于保护和弘扬历史文化遗产;系统归纳现状建设中存在的矛盾问题,有针对性地在后续的建设中予以规避或解决。

2)城镇化与城镇体系建构研究

整合通常按照各行政区进行的产业布局、国土整治等相关研究的内容,借鉴河流水利综合开发、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思路,将涵盖全流域上中下游、两岸各地区的综合发展对策与流域整体上的城镇化与城镇体系建构予以联系。

分析流域开发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把流域综合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所有的城市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研究,在与周边更大区域的关系中界定流域城镇化发展模式。重新审视被行政分区生硬割裂开的众多城市在防洪、电力、航运、旅游、移民迁建等各个发展方面的内在联系。从区域规划的层面探索在流域聚居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流域城镇体系建构模式,包括如何建构区域发展极核带动城镇化发展,以及城镇体系中的区域协调、区域空间开发的管制、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调控和城镇体系职能组合结构的改善等。

3)城市形态发展及其规划调控研究

主要研究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规模与水、土等资源环境容量之间的关系,研究流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空间形态的拓展及其生态调控手段,研究节约流域环境资源的城市规划与设计方法,研究城市滨水地段的城市空间与河流空间良性互动的规划与景观设计方法。根据不同地区的城市选择不同的形态研究重点,结合实践案例作大量的个案研究,从中归纳出典型的模式和原理,用以指导特定区域内城市形态的良性发展。

4)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调查研究流域的自然生态环境特征及其演化趋势,在现有的流域水土保持、灾害防治等宏观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的基础思维上,应用“GIS”、“RS”等先进技术,建立对城镇化进程的时间序列及城镇化地区的空间拓展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体系,研究不同的城镇化进程与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的关系,借鉴流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生态学分支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着重从中、小尺度的层面提出与城市发展影响紧密相关的流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