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作业或生产压差引起的油气层损害

作业或生产压差引起的油气层损害

时间:2022-11-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使油气层微粒开始运移的流体速度称临界流速。只有流速超过临界流速后,微粒才能运移,发生堵塞。当油气层较疏松时,若生产压差太大,可能引起油气层大量出砂,进而造成油气层坍塌,产生严重的损害。当作业压差较大时,在高压差的作用下,进入油气层的固相量和滤液量必然较大,相应地固相损害和液相损害的深度加深,从而加大油气层损害的程度。

作业或生产压差太大可能造成如下几方面的损害。

4.6.1.1 微粒运移产生速敏损害

大多数油气层都含有一些细小矿物颗粒,它们的成分是黏土、非晶质硅、石英、长石、云母和碳酸盐岩石等,其粒径小于37μm,是可运移微粒的潜在物源。这些微粒在流体流动作用下发生运移,并且单个或多个颗粒在孔喉处发生堵塞,造成油气层渗透率下降,这就是微粒运移损害(图4-41)。使油气层微粒开始运移的流体速度称临界流速。只有流速超过临界流速后,微粒才能运移,发生堵塞。由于油气层中流体流速的大小直接受生产压差的影响,即在相同的油气层条件下,一般生产压差越大,相应地流体产出或注入速度就越大,因此,虽然微粒运移是由流速过大引起的,但其根源却是生产压差过大造成的。

图4-41 微粒运移堵塞示意图

临界流速与以下因素有关:

(1)油气层的成岩性、胶结性和微粒粒径;

(2)孔隙几何形状和流道表面粗糙度

(3)岩石和微粒的润湿性;

(4)液体的离子强度和pH值;

(5)界面张力和流体粘滞力;

(6)温度影响。

影响微粒运移并引起堵塞的因素有:

(1)颗粒级配和颗粒浓度是影响颗粒堵塞的主要因素,当颗粒粒径接近于孔隙直径的1/3到1/2时,颗粒很容易形成堵塞;颗粒浓度越大,越容易形成堵塞。

(2)孔壁越粗糙,孔道弯曲度越大,微粒碰撞孔壁越易发生,颗粒堵塞孔道的可能性越大;

(3)流体流速(生产压差)越高,不仅越易发生颗粒堵塞,而且形成堵塞的强度越大;

(4)流速方向不同,对微粒运移堵塞也有影响。

对于采油井,由于流体是从油气层往井眼中流动,因此当井壁附近发生微粒运移后,一些微粒可通过孔道排到井眼,一些微粒仅在近井地带造成堵塞。而对注水井,情况恰好相反,流体是从井眼往油气层中流动,在井壁附近产生的微粒运移不仅在井壁附近产生堵塞,而且会造成油气层深部颗粒的沉积堵塞。

4.6.1.2 油气层流体产生无机和有机沉淀物造成损害

油气层流体在采出过程中,必须具有一定的生产压差,这就会引起近井地带的地层压力低于油气层的原始地层压力,从而形成无机和有机沉淀物而堵塞油气层,产生结垢损害。此时,生成无机和有机垢可能与流体不配伍时产生的垢相同,但是,垢形成的机理却不相同。压力降低时的结垢机理为:

(1)无机垢的形成是由于油层压力的下降,它的流体中气体不断脱出,在脱气之前,油层中的CO2以一定比例分配在油、水两相之中,脱气之后CO2就分配在油、气、水三相中,使得水相中的CO2量大大减小,CO2的减少可使地层水的pH值升高,这将有利于地层水中的HCO3解离,使平衡向浓度增加的方向移动,促使更多的CaCO3沉淀生成。

(2)有机垢的生成是因油气层压力降低,使原油中的轻质组分和溶解气挥发,使蜡在原油中的溶解度降低,促使石蜡沉积,造成堵塞。

4.6.1.3 产生应力敏感性损害

油气层岩石在井下受到上覆岩石压力(pV)和孔隙流体压力(即地层压力pR)的共同作用。上覆岩石压力仅与埋藏深度和上覆岩石的密度有关,对于某点岩石而言,上覆岩石压力可以认为是恒定的。油气层压力则与油气井的开采压差和时间有关,随着开采的进行,由于生产压差的作用使油气层压力下降。这样岩石的有效应力(σ=pV-pR)就增加,使孔隙流道被压缩,尤其是裂缝-孔隙型流道更为明显,导致油气层渗透率下降而造成应力敏感性损害。影响应力敏感性损害的因素是压差、油气层自身的能量和油气藏的类型。

4.6.1.4 压漏油气层造成损害

当作业的液柱压力太大时,有可能压裂油气层,使大量的作业液漏入油气层而产生损害。影响这种损害的主要因素是作业压差和地层的性质。

4.6.1.5 引起出砂和地层坍塌造成损害

当油气层较疏松时,若生产压差太大,可能引起油气层大量出砂,进而造成油气层坍塌,产生严重的损害。因此,当油气层较疏松时,在没有采取固砂措施之前,一定要控制使用适当的压力进行开采。

4.6.1.6 加深油气层损害的深度

当作业压差较大时,在高压差的作用下,进入油气层的固相量和滤液量必然较大,相应地固相损害和液相损害的深度加深,从而加大油气层损害的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