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论现代绿色建筑设计的策略与发展

论现代绿色建筑设计的策略与发展

时间:2022-10-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当今,实现绿色建筑正成为建筑的一大发展趋势。同时,人们周围生活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也大大推动了人们对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本文详细阐述了绿色建筑设计策略与发展趋势。这样进一步减轻环境的负荷,保护地球资源,提高生态的再造能力,这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

【摘要】建筑作为一项基本生活资料,其发展趋势是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进步而发展。当今,实现绿色建筑正成为建筑的一大发展趋势。同时,人们周围生活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也大大推动了人们对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本文详细阐述了绿色建筑设计策略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

引言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表达出一种共识,即人类的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新世纪人类共同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建筑业正由传统高消耗、高污染型发展模式转向高效生态型发展模式,绿色建筑正是实施这一转变的必由之路,也是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1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1.1 节约环保理念

具体是指在对建筑物进行使用和构建的过程中,应尽量降低污染,对生态和环境予以保护,并使资源最大程度的节约下来。这样进一步减轻环境的负荷,保护地球资源,提高生态的再造能力,这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

1.2 健康舒适的理念

我们使用和构建建筑物,所要秉承的重要的理念,是积极打造舒适和健康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高效、实用和健康的场地和空间,使这些有限的空间发挥最大的作用,为人们创造更大的价值。

1.3 自然和谐的理念

它要求人们在对建筑物进行构建和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对自然生态环境倍加呵护,关爱自然、亲近自然,让自然和建筑和谐共生,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和兼顾,实现生态环境、人类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的、健康的发展。

2 绿色建筑设计方法与策略

2.1 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

绿色建筑设计对于土地开发和利用的原则,就是在建筑节地与土地资源利用上,强调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充分利用周边的配套建筑设施,合理规划用地;强调能在不增用或少增用土地的前提下,高效利用土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当前,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结合我国国情,配套地铁建设,应优先发展地下车库、地下贮库等地下工程。采用新型结构体系与高强轻质结构材料,提高建筑空间的使用率;也可充分利用废弃的土地和已有的建筑、设施来大大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耗费。如废旧厂房结合现有的树木通过生态恢复后,成为开放休闲场地等等。

2.2 建筑平面设计

合理的朝向设计能使建筑从阳光中获取大量的能量,住宅往往需要平行布置,并且朝向南面,同时彼此之间要留出足够的间距保证冬季得到充足的日照。建筑的体形系数(建筑物表面积与其体积的比值)直接影响建筑能耗的大小,体形系数越大,单位建筑空间的散热面积越大,能耗就越高。在相同体积时,分散的布局模式要比集中布局的建筑热耗大,从节能的角度宜首选高层和中高层建筑。具体设计时减少建筑外墙面积、控制层高,当建筑层高固定时,对于确定的建筑面积,都有与之相适宜的最佳节能楼层数。减少体型凹凸变化,采用规则平面形式,合理的建筑布局可以充分利用现场的资源来减少建筑耗能以及改善室内环境质量。仔细划分建筑内的使用功能区,使不需要窗户的功能区域尽量安排在建筑物的北面,使具有相似使用功能的区域尽量位接近。

2.3 因地制宜地选用材料

生态建筑的物质基础是生态材料,生态建筑材料又称“健康建材”“环保建材”或“绿色建材”,指健康、环保、安全的建筑材料。生态建材是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应用过程和使用以后的再生循环利用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小和对人类身体健康无害的材料,分为天然建材和人工材料。生态建筑在材料的选择上没有统一的标准,生态建筑不是完全利用高新材料建成的建筑物,高新的不一定就是好的,很可能还是错的,重要的是要了解材料的使用目的。建筑设计中一方面应积极采用现有的对环境和健康有益的新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应适度使用现有地方资源来满足地方需要,减少对外来特殊材料的选用,应该更多地使用木材、竹材、石材等天然节能型材料。

2.4 自然通风设计策略

建筑物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住宅区气候的好坏。自然通风是调节环境最有效和经济的手段,而影响自然通风效果的因素主要就在于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立体设计及三维空间布局。因此,在自然通风设计时,必须全面了解住宅区的空气流动情况,这是确保住宅区气候良好、通风情况合理的根本前提,有效提升建筑物内部的空气质量和热舒适度,住户无需增加任何投资,就能实现居室环境的健康舒适。

2.5 采光设计策略

夏日影响居室热环境的重要因素是由于阳光直射与热辐射,更是影响住户心里感受的因素之一。因此,应结合当地地理气候条件进行采光设计,经过认真计算,明确住宅区的建筑布局与单一住宅的关系,分析建筑群的遮阳及日照能否满足建筑物采光与遮阳的需要。直面建筑的热耗要大于曲面建筑,当体积相同时,集中布局的建筑热耗要小于分散布局的建筑热耗,在具体设计工作中,应控制建筑物的层高,减少建筑外墙的面积,降低体形的凹凸变化,尽可能采取规则的平面形式。

2.6 可再生能源的循环利用

建筑外表面应考虑围护结构的热效率;设计规模恰当有效的供热、通风和空调系统;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可选择的再生能源,形成与建筑空间使用配套的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系统,建筑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从节能出发做好照明、器具设备和电气负荷的最优化设计;考虑建筑空间的建筑材料中易挥发的有机成分,尽量减少微生物生长的机会,提供新鲜的空气,创造易于接近日光和公共适宜的环境,同时要考虑室内空间维修和清洁材料挥发的化学成分对人体的影响;建筑构造使用可循环或带有可循环材料(如钢材、铝材等)的产品,考虑建筑构件和建筑设备的再利用,尽可能减少建筑垃圾;为建筑物主人使用可循环设施提供方便,通过中水的再利用和节水装置,使生活污水排放量降到最低;建筑屋顶、地面、门窗要进行隔热处理;广泛应用采暖节能、制冷节能、通风节能、照明节能等建筑节能技术。

3 绿色建筑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3.1 尽可能地节约资源

本着减少能耗、提高能效的原则,对建筑围护结构和设备系统等进行合理设计优化。在总平面布置和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通风、日照和采光,提高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资源条件,合理选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

3.2 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建筑是能源使用的载体,我们现在可以通过现代技术,将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电梯下降的势能以及人活动产生的热能等都收集起来,使建筑也可以是一个能源的发生器,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3.3 注重营造健康环保的室内环境。

室内环境是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中六类指标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考查室内声、光、热、空气品质等环境控制的质量,以健康和适用为主要目标。应本着健康舒适的原则,对项目进行合理设计及评价。建筑设计需满足室内声、光、热、空气品质等环境控制质量要求;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提高居住舒适性与健康性。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

结束语

绿色建筑作为建筑发展的未来趋势,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城镇发展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时期,因此我们应及时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努力推广绿色建筑,实现建筑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我国建筑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注:原文发表在2013年第20期《房地产导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