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历史证明实力,未来续写辉煌

历史证明实力,未来续写辉煌

时间:2022-10-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40年来星光稳步向前,确立了自己在印刷领域的高科技品牌形象。反观内地,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东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印刷业也得到空前的发展。1979年以来的30年,是广东印刷业发展最快的30年,也是最为辉煌的30年。此外,星光还与国内高等院校合作,在企业内成立技术管理学院,在全国更是首创。

历史证明实力,未来续写辉煌 香港星光集团与内地包装印刷业共同成长的历程

在香港印刷界提到“星光”这个名字,稍有些资历的同行不可避免地会想到20世纪80年代初那一阵由星光掀起的提升装备水平的风潮。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香港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对包装的需求日益增加,而此时香港业界普遍采用的都是欧美国家的二手印刷机,虽技术落后,却也能满足市场需求。到了80年代初,香港工商界受到九七回归前途问题的困扰,态度保守,投资收紧,而星光则在此时瞄准时机,追加投资,率先从德国引进了当时最先进的对开5色印刷机,从而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此举不仅令星光的业务范围逐渐扩大,从一间作坊式的小工厂一跃成为中型印刷企业,更是被香港同业纷纷效仿,激发了良性的技术竞争,从而令整个行业的形象都得到了改善。

正是凭借立足市场、不断创新、技术先行的经营理念,星光的设备从过去的单双色不干胶、胶印到今天精密、高效的CTP计算机直接制版、全开大尺寸及对开6色联机上光印刷机、11色窄幅轮转不干胶印刷机,产品种类从过去单一的包装产品到今天琳琅满目的书籍、贺卡、精品盒、纸浆模塑、标签等多元化制品;客户对象从过去的中小型企业到今天实力雄厚的世界500强;业务范围从过去纯粹的印刷生产到今天引领业界并制定印刷行业标准……40年来星光稳步向前,确立了自己在印刷领域的高科技品牌形象。

内地试水 快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香港营商环境面临着厂房租金昂贵,劳工短缺,工资大增的局面,为了降低成本、保持竞争力,印刷厂与其他制造业一样,纷纷将生产线迁移至内地珠三角一带,营销、物流等部门保留在香港,采取“前店后厂”的营运模式。反观内地,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东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印刷业也得到空前的发展。1979年以来的30年,是广东印刷业发展最快的30年,也是最为辉煌的30年。

据统计,1987年广东全省共有印刷企业2128家,比1978年增长了2.2倍,是“文化大革命”后期的5倍。固定资产净值7.8亿元,工业总产值11.2亿元,从业人员97 826人。这一时期广东印刷业的一大特点是,国有、集体所有制企业占绝对优势,其中国有企业252家,占总数的11.8%;集体企业1238家,占58.2%;“三资”企业16家,仅占0.8%。另一个特点是在工业销售产值中,书报刊印刷产品占50%以上,社会零件印刷也占有一定比例,而包装装潢印刷品的产值还不很高,正处于蓄势待发阶段。星光就是在这一年踏足内地。

当时位于深圳八卦岭工业区的星辉纸盒厂主要承接由香港公司印刷后发往内地的后道加工工序,机器设备包括7台手动模切机、1台粘盒机和1台胶片机,是星光在内地创业的雏形,虽然机器较为简陋,工序亦相对简单,但却为香港公司大幅削减了人工成本,为公司进一步引进新设备新技术赢得了资金和空间的优势。两年后,星光更将全部印刷设备迁至宝安新安片区(当时为宝安县城),凭借全新的技术和一流的设备,以及内地低廉的运营成本(人工、租金、税收等),星光的发展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1992年,星光扩大了在内地的投资,斥资5亿港元在宝安西乡成立了“星光印刷(深圳)有限公司”,一举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印刷企业之一。次年,星光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企业编号:403),开启了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从1987年试水内地,到1993年股票上市,短短6年时间,星光将自身的技术优势与内地的地域优势充分融合,企业规模得到了几何级的增长,实现了膨胀式的发展。此后,星光更是在中国内地加快了投资步伐,走上了业务多元化的道路。

1994年,星光在广州经济开发区投资设立“广州星光环保中心有限公司”,占地15 600多平方米,并于1995年建成投产,分别从英国、美国引进生产线,代表了当今纸浆模塑行业发展的最新水准,也是首家涉足环保行业的印刷企业。

2002年,星光在江苏省苏州市投资设立“星光印刷(苏州)有限公司”,总投资达3000万美元,主营彩盒包装及标签印刷业务,并据此辐射华东、华中、华北及日韩市场。

2005年,星光在韶关市沐溪工业园设立“科艺工业创意有限公司”,投资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是星光印刷(深圳)有限公司的有机补充,也是星光华南地区发展的又一重要基地。

img178

2005年10月,星光集团被福布斯评选为“亚洲最佳200家中小型上市公司”

技术创新 锐意进取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印刷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绿色印刷已成为印刷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这些也是星光集团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按照战略要求,星光每年均有更新生产设备的计划,自1992年在内地设立公司并正式投产以来,星光从欧、美、日等海外地区配套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总额近1亿美元,包括先进的全开及对开6色/5色及联机上光胶印机、5色轮转凹印机、11色及10色窄幅轮转全功能印刷机、全自动计算机直接制版机(CTP)、全自动模切烫印机等,并响应国家号召,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将数字化工作流程、数字化打样、虚拟/屏幕打样、网上批稿、自动制版技术和数字印刷推广应用于日常的印刷生产当中,力求真正做到“印前数字网络化,印刷多色高效化,印后精美自动化,器材高质系列化”。

当前,国际上的印刷科技具有越来越高的综合性,传统的印刷作业要提升到高新技术的层面是一个综合性、革命性的进步,单靠提高个别设备的效率或依靠单个技术人员的经验无法完成,为了跟上印刷工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步伐,同时也为了更合理、更充分地使用每一台带有尖端技术的设备,星光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印刷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不仅使图文信息处理技术、激光照排技术、光栅印刷(立体印刷)技术、光固印刷(UV胶印)技术、柔性版多色同步印刷技术、专色油墨调配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在印刷这一传统的行业中得以广泛应用,还通过整合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研究解决通过数据信息的流通来管理和组织生产的课题,以期将印刷生产的整个工作流程均纳入数字化的轨道内,并不断尝试通过在印刷流程中引入CIP4/JDF这一国际流行的数码接口,连接在线印刷、印后加工设备,以数据形式传递印刷信息,使整个生产流程可实现全数字化、全自动化,从而使功能与效率较传统印刷有了巨大的提高。

此外,星光还与国内高等院校合作,在企业内成立技术管理学院,在全国更是首创。2003年,星光集团在深圳公司内部成立“星光管理学院”,旨在与国内印刷专业高等院校加强“产学研”交流合作,把握国内外最新的行业、技术动向,并将自行研发的高新技术成果对公司员工进行专业培训。目前,与星光建立了合作关系的国内高等院校有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华南理工大学及武汉大学印刷与包装系。

继往开来 续写辉煌

星光在内地近20多年的市场经营中,服务对象多为世界500强的跨国企业,客户对产品质量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这也促成了星光集团标准化理念的形成和不断提升,藉着星光在包装印刷尤其是在印后加工领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2006年,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0)与星光签订了协议,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在星光设立了“全国包装印刷标准化试验与推广基地”。目前,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共制订印刷方面的国家标准30项,行业标准34项,这些标准当中多属印前及印刷工艺标准,欠缺印后加工诸如烫金、模切、粘盒等工艺标准。2007年开始,星光集团与瑞士博斯特集团(Bobst SA,全球知名的包装印刷及印后加工设备供应商)连手,会同德国库尔兹、北京印刷学院、上海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德国汉高、国家质量监督局等单位,共同起草制订了模切、烫印/压凹凸、制盒三个印后过程控制的行业标准,并于2009年6月通过专家会审,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颁布实施成为行业标准。该标准的制订将填补我国包装印刷印后标准的空白,为快速发展的印刷业注入新的动力,星光也将因此又一次处于市场的主动地位和行业的领先地位。

不仅如此,星光在参与制订各项国际印刷标准中也走在行业的前列。2006年11月,星光印刷(深圳)有限公司更被美国“国际数字企业联盟”(IDEAlliance)认证为“G7 Master Printer”,成为亚太地区最早取得此资格的包装印刷企业。

2008年1月,星光印刷(苏州)有限公司代表星光集团参加了由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科印传媒”联合上海市印刷行业协会、上海新闵太阳机械有限公司举办的“太阳杯”标签印制大赛,依靠先进的印刷科技及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辅以精湛的技艺和完美的设计,星光一举夺得“全场印制大奖”及“化妆品类金奖”两项大奖。

img179

2006年9月,“全国包装印刷标准化试验与推广基地”揭牌仪式在星光举行

作为一家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星光在积极发展自身业务的过程中贯彻致力社会发展的管理理念,主动参与内地举行的社会公益(如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及环保活动,切实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2008年12月,香港印艺学会及香港品质保证局颁予星光“企业社会责任金奖”,以表彰星光在公司管理、印刷技术标准研究开发、专业人才培养、环境保护和积极参与社会公益等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

当前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各行各业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印刷业作为服务型产业,与各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在经受着极大的考验。星光集团坚持采用最新技术和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来不断完善企业的生产和运作。回顾星光集团在内地的发展历程,每一次的重大投资举措,无一不以市场为依据,无一不以技术为先遣,星光集团正是这样以市场需求引领技术革新,以技术革新促进行业发展。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中国的印刷业只有在相互促进、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良性发展环境下,才能更快更平稳地向前发展。

(本文由香港星光集团提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