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经济运行基本态势

经济运行基本态势

时间:2022-03-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77.47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3.76亿元,增长19%。三季度以来工业生产增速有所回升,呈现恢复性增长势头,各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依次为12.39%、16.35%、17.06%和1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消费量为190.9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4.62%,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4.38个百分点。
经济运行基本态势_2008甘肃发展报告

一、经济运行基本态势

初步测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03.25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31亿元,增长5.96%;第二产业增加值94.25亿元,增长18.55%;第三产业增加值70.69亿元,增长9.61%。从三次产业对GDP的拉动及贡献看,一产拉动1.2个百分点,贡献率为9%;二产拉动8.1个百分点,贡献率为63.2%;三产拉动3.6个百分点,贡献率为27.8%。全市经济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一)农村经济发展平稳,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

以建设新农村为重点,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狠抓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市实现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68.4亿元,同比增长6.45%。

1.种植结构继续优化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高效增收为目标,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面积有所调减,蔬菜、瓜果、甜菜和药材面积明显扩大,棉花、油料面积较上年略增。2007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225.14万亩,比上年增加9.21万亩,增长4.27%。其中,粮食面积66.05万亩,比上年减少2.83万亩,下降4.11%;粮食总产量36.28万吨,比上年减少0.68万吨,减产1.83%;亩产549.22公斤,比上年增加15.63公斤,增产2.93%,粮食生产总体呈现面积减、总产减、单产增的一增二减态势。蔬菜面积26.04万亩,增长24.24%,产量69.05万吨,增长11.68%;棉花面积77.91万亩,增长3.53%;药材、甜菜、瓜果、油料等特色农产品面积继续扩大,分别达到2.38万亩、1.38万亩、12.54万亩和3.52万亩,分别增长1.4倍、64.29%、46.15%和6.34%。

2.畜牧业发展平稳

畜牧业加快品种改良、扩大养殖规模,加速出栏周转、狠抓疫病防治,养殖效益逐步提高。全市肉类总产量达到5.85万吨,同比增长5.22%。牛存栏14.27万头,下降8.23%,牛出栏7.16万头,增长1.85%;羊存栏239.84万只,下降1.91%,羊出栏167.27万只,增长10.2%;猪存栏18.58万头,下降1.28%,猪出栏28.22万头,下降1.74%。规模化养殖势头较好, 全市标准化养殖小区达到288个,规模养殖场户达到2.64万户。

3.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积极扶持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条,农业产业化水平稳步提高。开工建设敦煌种业先锋良种加工、甜菊糖甙加工、西域阳光番茄酱加工扩建等龙头项目20个,年内建成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5户、过5000万元的龙头企业10户。农产品加工企业累计达到399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00家,农产品加工率达到62%,农产品商品率达到90%以上。

4.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

一是支农力度加大。全市落实兑现粮食、农资直补和农机具购置、奶牛良种补贴资金3230万元;金融机构农业贷款24.95亿元,增长7.5%。二是“十乡百村万户”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建设有序推进。硬化村组道路203公里、居民点街道133条,改造村民住宅9317套,106个自然村实施了整村整修改造。共建成标准化小康住宅16500多户,砖混结构的住房比重达到33%。三是劳务输转取得新进展。积极开展“农民培训年”活动和劳务输转“春风行动”,全年输转农村劳动力15.11万人次,有组织输转5.77万人次,创劳务收入6.57亿元。

(二)工业增速有所回升,整体效益稳中渐好

全市坚持把工业放在优先发展位置,继续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依托特色优势资源,积极培育骨干企业和主导产业,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有升的运行态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77.47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3.76亿元,增长19%。

1.工业生产增速逐步回升

由于6月份中油公司玉门分公司停产检修,产值大幅下降导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势头严重受创,速度陡然回落。三季度以来工业生产增速有所回升,呈现恢复性增长势头,各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依次为12.39%、16.35%、17.06%和19%。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趋势图

img22

2.支柱产业贡献突出

石油化工冶金建材、食品加工、生物制药、轻工纺织、电力工业等支柱产业发展迅速,对全市工业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其中,石化工业完成增加值47.56亿元,同比增长15.96%;冶金建材工业在投资的强劲拉动下,完成增加值7.67亿元,增长41.4%;食品工业在57户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带动下,完成增加值2.85亿元,增长22.74%;医药工业完成增加值0.44亿元,增长57.8%;电力工业完成增加值3.62亿元,增长42.4%。上述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2.8%,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到92%。

3.地方工业实力壮大

地方工业实现增加值26.79亿元,同比增长23.5%,高出全市平均水平5.48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42.1%,同比上升16.7个百分点;实现利税4.36亿元,同比增长38.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9亿元,同比增长45.1%。尤其是花牛山集团、金地钒业、西域阳光、好牛乳业、星火面粉等企业工业产值增速均达到30%以上,对地方工业提速增效发挥了较强的支撑作用。

4.节能降耗成效初显

2007年是节能降耗的关健年,全市认真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严格项目准入标准,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强行政监督和执法检查,对全市27户铁合金、水泥企业实施限期整治,对32户高耗能企业进行目标监控,银星纸业拆除了生产20年的制桨蒸球,开工建设8个免烧砖厂,实施了尾矿、伴生矿综合利用和工业废弃物回收利用等项目。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消费量为190.9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4.62%,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4.38个百分点。

(三)项目建设步伐加快,投资需求增势强劲

项目建设力度加大,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1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5.3 %,同比增长25%。其中,城镇投资82.12亿元,增长18.7%;农村投资28亿元,增长38.9%;房地产投资5.85亿元,增长63.5%。市县属完成投资84.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2.5%,增长37.6%。

1.新开工项目明显增加

全市在建项目958个,比上年同期增加252个,其中新开工项目735个,增加183个。新开工项目增加较多是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2.投资结构日趋优化

第一产业投资7.98亿元,下降13.6%;第二产业投资63.6亿元,增长69.02%,增幅居三次产业之首,其中工业投资61.1亿元,增长65.2%;第三产业投资44.4亿元,下降3.3%。电力、信息传输、文化体育等领域投资得到加强,投资额分别增长1.1倍、87.6%和4.5倍,上述行业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1.8个百分点。

3.重点项目建设进展良好

全市千万元以上项目340个,比上年增加71个,完成投资88.9亿元,同比增长21.6%;5000万元以上项目62个,与去年持平,完成投资60亿元,增长17.2%;亿元以上项目37个,增加2个,完成投资52.2亿元,增长15.1%。尤其是酒泉50万锭棉纺一期、酒泉大得利苦参素提取、酒泉城区五大商贸街区、北大河文化景观带、疏勒河和党河水电开发、玉门和瓜州风电场建设、花牛山30万吨铅锌铜冶炼、肃北红山30万吨铁精粉、敦煌金地钒业800吨片钒和300吨钒氮深加工等一批产业项目、城市建设项目、生态保护项目的加快实施,确保了投资持续增长。

4.项目资金到位较好

全市在建项目累计到位资金104亿元,同比增长36.9%,其中自筹资金71.4亿元,增长69.9%;国家预算内资金10.6亿元,增长1.4%;国内贷款7.5亿元,下降52.3%;利用外资0.78亿元,增长1.25倍;其他资金13.1亿元,增长82.2%。

(四)消费市场持续升温,消费需求不断扩大

随着酒泉富康购物中心、大明步行街的建成,区域商贸中心集散辐射能力逐步显现,商贸流通不断活跃。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58亿元,同比增长17.2%。

1.城乡市场全面旺销

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9.23亿元,同比增长17.4%;农村消费品零售额22.35亿元,同比增长16.89%。城乡增幅差距由上年同期的2.53个百分点缩小为0.51个百分点,表明城市消费一头热的状况逐步改变,呈现出城乡市场同步增长、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

2.住宿餐饮业蓬勃发展

2007年以来,住宿餐饮业零售额一路走高,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呈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局面。住宿餐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82亿元,同比增长21.9%,高出全市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16%。

3.消费热点持续畅销

住宅、私家车、通讯、教育、旅游等消费项目不断升温,带动了建材、家电、文化用品等相关产品的热销。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中汽车增长98%,建筑装潢材料增长15%,家用电器增长13.3%,文化办公用品增长23.3%。

4.消费结构明显升级

随着收入的增加和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消费结构呈现出向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发展的趋势。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055元,同比增长11.9%,其中衣着、交通通讯、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支出分别增长26.3%、29.2%和17%。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828元,同比增长32.5%,其中用于居住、交通通讯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分别增长28.2%、35.9%和40.4%。

5.旅游业快速发展

认真贯彻建设文化旅游大市实施纲要,旅游业蓬勃发展,酒泉宾馆晋升为全省第二家五星级旅游饭店,敦煌古城等一批旅游景区晋升等级,全市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268.2万人次,同比增长19.2%,实现旅游收入16.4亿元,同比增长26.2%,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7.5%提高到8.4%。

(五)外贸出口增长较快,对外开放水平逐步提高

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4400万美元,同比增长23%,其中出口3320万美元,增长18.6%;进口1080万美元,增长27.5%。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市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68项,到位资金15.88亿元,其中引进市外资金12.18亿元,包括结转项目共引进市外资金24.84亿元,同比增长17%。

(六)经济增长质量提高,民生情况改善较好

1.企业效益水平显著提升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7.71亿元,同比增长12.74倍;主营业务收入182.56亿元,增长16.9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37.4,同比提高38.7个百分点。

2.财政增收形势较好

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7.2亿元,同比增长22.61%,占预算的11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6亿元,增长19.81%。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主体税种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29.31%、17.03%、10.77%和14.96%。财政支出29.55亿元,同比增长41.33%,其中,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增长23.49%、30.47%、64.3%、29.52%和17.2%,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证。

3.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69元,同比增长11.27%。农民人均纯收入5106元,增长7.6%,其中工资性收入761元,增长32.35%。

4.就业再就业状况继续好转

全市各级进一步加大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力度,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重点抓了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和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政府购买公益性就业岗位1680个,城镇新增就业1.0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335人,困难群体再就业145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了3.18%。

5.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

医疗、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市共发放基本养老金1.38亿元,医疗保险金8679万元,失业保险金554.3万元,工伤保险金261万元。农民工参加医疗、工伤保险人数分别达到3726人和8113人。低保和救助制度进一步健全,共向8万名城乡低保对象和困难人员发放低保金、物价补贴和医疗救助金6493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1.35万人,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2.8%。

(七)经济运行环境稳定,宏观经济走势趋好

1.金融信贷力度加大

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76.61亿元,同比增长5.9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65.47亿元,下降3.54%;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01.12亿元,增长15.7%,其中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分别增长13%和30.43%。从贷款投向看,全市信贷资金主要投向农业、工业、交通、水电等行业,其中工业贷款增长15.37%,基本建设贷款增长42.12%,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资金保障。

2.企业景气指数显著上升

据企业景气监测资料显示,全市宏观经济继续看好,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良好,企业家信心增强。三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分别达到132.1和104.3,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5.9和9.54个百分点,均在较好景气区间运行。

虽然全市经济整体运行态势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市场物价高位运行

2007年以来,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断攀升,各月累计涨幅均突破3%的警戒线,12月末,物价总水平上涨4.7%,成为近年来最高值。尤其是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类和居住类价格涨幅较大,其中粮食、肉、蛋价格同比分别上涨7.9%、27.9%和32%,水、电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8.5%和3%,上述消费品价格持续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乡居民尤其是低收入居民的生活负担。

(二)城镇投资增速减缓

2007年以来,全市城镇投资呈现逐季下滑趋势,一季度增长35.23%,二季度增长24.88%,三季度增长15.31%,四季度增长18.71%。从施工项目个数看,城镇项目比上年同期增加99个,其中新开工项目增加61个;非农50万元以上项目比上年同期增加153个,其中新开工项目增加122个。城镇项目仅比农村项目多50个,而去年同期城镇项目比农村项目多104个。从投资规模看,城镇项目投资规模为4553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75%。从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到位情况看,城镇项目完成计划总投资的35.8%,资金到位率为35.9%;非农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计划总投资的61.2%,资金到位率为61.8%。城镇项目建设进度比农村慢25.4个百分点,资金到位率低于农村25.9个百分点。因此,城镇新开工项目少,投资规模小,建设进度慢,资金到位率低是城镇投资增速趋缓的主要原因。

(三)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虽然近年来全市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对经济增长的拉力有所提升,但和发达省市相比,酒泉市第三产业比重低、增长慢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四季度,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为9.6%,低于第二产业8.95个百分点,其中以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为主的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89%,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仅为14%;金融业由于证券市场对银行储蓄存款的分流作用继续增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同比下降,致使金融业增加值仅增长2.54%,仅此一项降低第三产业0.3个百分点。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为主的新兴产业发展不足,对第三产业增长缺乏强劲支撑,导致第三产业比重由上年的35.9%下降为34.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