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上海手工艺品总厂

上海手工艺品总厂

时间:2022-10-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手工艺品总厂原为上海县县属集体所有制企业,当地称“县艺品厂”。上海手工艺品总厂的产品全部靠外发手工编结。上海手工艺品总厂主要从事产品设计、技术培训和收管、检验、整烫、包装等工作,管理35个编结收发站,从事业余编结的农民及城镇居民达10万余人。1989年1月, 上海手工艺品总厂析出部分车间,建立上海市申花工艺品厂,主要生产棒针工艺品。

第八节 上海手工艺品总厂

上海手工艺品总厂原为上海县县属集体所有制企业,当地称“县艺品厂”。其前身是龙华区花边供销生产合作社,1955年1月创设于漕河泾镇。1958年10月,改名为七一公社工艺品编织厂,1959年迁到七宝镇。1962年,改名为上海县手工艺品厂。1965年9月,又改名为上海县手工艺品合作工厂,同年12月厂址迁往上海县府所在地莘庄镇莘建路30号,隶属上海县工业局。

这里早期专事生产棉线钩针衣,大部分产品运销日本。1972年增加生产羊毛钩针衣。

上海手工艺品总厂的产品全部靠外发手工编结。1965~1970年,厂外加工站有16个,外发人数约4~5万人。1970~1978年,厂外设16~19个站,外发人数约7万人。

1979年起,这里也生产棒针毛衣和机织衣,产品样式众多,花形达千余种,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由于生产规模持续扩大,1980年11月改名为上海手工艺品厂,1984年定名为上海手工艺品总厂。

img24

上海手工艺品总厂车间大楼

1978年以后,这里的花边编结业务采用棒、钩、绣、镶、嵌工艺,加工中高档羊毛、开司米时装,花形达千余种,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上海手工艺品总厂主要从事产品设计、技术培训和收管、检验、整烫、包装等工作,管理35个编结收发站,从事业余编结的农民及城镇居民达10万余人。产品主要经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上海分公司,运销香港地区及日本、美国和联邦德国。每年企业产值突破2000万元。

不久,在沪闵路5011号兴建手工艺品总厂新大楼,占地面积10 476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1511平方米,宏大的建筑一举成为当时莘庄镇的“门户地标”。

1980年,上海手工艺品总厂的生产规模达到顶峰,当时在外省、县增设37个加工站,总数达70个站,外发人员达12万人之众。1984年起发展趋缓,时有35个编结发站,分管502个编结小组,外发人员10余万。厂部分设产品设计、技术培训与管理科室。所有产品先经厂技术人员创翻样品,经客户确认后封样,再制订工艺规格,编制针法花形,标明辅料部位,计算用料,外发加工,回收检验,经整烫复验后包装入库。1984年,职工414人,固定资产147万元,产值1821万元、利润164万元。

上海手工艺品总厂的主要产品,早期用棉线编结窗帘、台布、手袋,后来又应用绒线、尼龙线等,增加了袜船、披风、包袋、床毯等品种。20世纪60年代后期,制作棉线外衣与人造丝外衣。1972年起,编结羊毛钩针外衣,款式多样,花形主要有动物花、梭子花、叶子花、水仙花等。

1977年,厂内设立翻创样与裁样技术组,有20余名技术人员。根据客商要求,将图片或照片放大为实样,平均每年要翻创1200多种新样,款式、花形、编结技术和工艺都有所创新。常用针法有细针、辫子外、外钩、内钩、反扣、方服等10余种,基本花形有9种。采用钩、结、绣结合与镶珠(珠子、珠片、珠管)、嵌花等工艺。除采用外商提供的图案外,还自行设计了富有中国民族风格的“孔雀开屏”、“鸭趣图”、“清水芙蓉”、“牡丹花”、“水仙花”等品种。由于构思精巧,工艺复杂,图案丰富,色彩柔和,既实用又具有欣赏价值,每年都有60~70种新款式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出。从1979年起,生产棒针衣。1981年起,生产马海毛编结衣。1984年,生产17类千余种产品,品种之多居全国同行业之首。

当时,组织大规模生产的主要产品是钩针帽与钩针衣。

钩针帽,选用42支/2×3股或10支/3股优质国产棉线,按客户要求加工。有八角帽、梭子帽、三色帽、拼花帽、金丝帽等。销往中东阿拉伯国家,也为国内回族同胞喜爱。常年合格率99%以上。1980年列为上海市外贸公司免检产品。1982年产45.23万打,产值700.9万元,创汇250万美元。

钩针衣,有棉线、晴尼线、羊毛、马海毛、麻线钩衣,以及钩针与棒针结合、钩针与镶绣制品结合,并采用嵌花、贴花、绣花、提花、穿珠、穿丝带、皮带等工艺制作,成为中高档艺术型服装。而且产品常年合格率能达到99%以上,因此1980年起被列为上海市外贸进出口公司免检产品,销往日本、澳大利亚、联邦德国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享有盛誉。1982年,这类产品的年产量达到62.19万件,产值达到890.25万元,占全厂全年产值的36.85%。

发展到1986年,上海手工艺品总厂人均创利税8834元。1986至1990年期间,又投资104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引进了工艺编机等新型设备,生产规模再次扩展。1990年,年产量达到67.73万件(打、片),主要产品有棒针衣、钩针衣、机织衣、比利时花边,从单纯的盘花台布、沙发布发展到时装镶拼、台布镶拼及窗帘镶拼等。产品通过上海抽纱进出口公司、上海丝绸进出口公司和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等外贸渠道,远销到日本、美国等国际市场。1989年1月, 上海手工艺品总厂析出部分车间,建立上海市申花工艺品厂,主要生产棒针工艺品。1988至1990年,手工艺品总厂连续三年获得上海市服装行业“三化产品”称号。1989年,被评为上海市先进企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