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由不透明到半透明

由不透明到半透明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加工的工艺与方式由此彻底地改变了材料的透明属性。而得益于现代加工技术,这样尺寸的大理石却可以切出不足3cm的厚度,从而使其呈现一种半透明的光学属性,取得了独特的空间效果。并且,作为一种不透明的材料,这纹理也反衬了它周围材料半透明的程度,并在阳光透过这6mm的薄片时,在地面留下肯定的投影痕迹。而就光的效果而言,墙作为整体此时呈现出了一种半透明的效果。

一、由不透明到半透明

几乎从来没有人去质疑石材的不透明性,然而当它被切得足够薄的时候,光线便会偷偷地溜入,而在光的透视中,石材的纹理也更为清晰可见。同样的效果也出现在砌筑方式的改变上,以及材料自身元素组成的改变上。

1.加工工艺的改进

在传统工艺中,石材都是被切成块材,以砌筑的方式来应用。文艺复兴时期块材可以切得很薄,它附着于墙体之上,形成其表面一层薄薄的面层,在威尼斯总督府的墙面上,甚至像是阿拉伯建筑中的面砖一般拼成美丽的图案。到了19世纪,工业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得这种方式越发普遍,以至于饰面成为一个突出的建筑学课题,因此才有了路斯的“饰面的律令”中的道德诉求,也才有了奥托·瓦格纳从技术角度对于这一薄薄面层的建造真实性的不遗余力的表达。

直至此时,无论石材如何的薄,它始终没有改变其不透明的物理特质。

然而,当加工工艺的进步使得石材可以被切得足够薄的时候,一种奇怪的现象出现了:不透明的石材竟然可以隐隐透出了些许光线!加工的工艺与方式由此彻底地改变了材料的透明属性。这一技术立即在建筑上得到应用,并且解决了一些特殊的建筑问题。

耶鲁大学贝内克珍本图书馆(Beinecke Rare Book Library,1963)收集储存了贝内克兄弟三人捐赠的约80万册珍本图书。它既要求获得一定的自然采光以便阅览,但又不能过于强烈以保护善本图书。建筑师戈登·本沙夫特在外立面的框架中选用了维芒特大理石(Vermont Montclair Danby Marble)作填充材料,约2.5m×2.5m的大小保持了外观上的纯净。而得益于现代加工技术,这样尺寸的大理石却可以切出不足3cm的厚度,从而使其呈现一种半透明的光学属性,取得了独特的空间效果。这一材料起初因为它的黑色纹理与整体呈现的黄色质地的对比过于强烈而被排除,但事实证明,它恰恰成为了室内最为华彩的乐章(图5-49)。而从外部看去,由于结构部分采用了来自同一产地的一种白色大理石贴面,使建筑获得了强烈的整体感。薄薄的大理石的纹理在自然天光下若隐若现,为这个立方体建筑又添上了些许迷离(图5-50)。

img183

图5-49 贝内克珍本图书馆室内

img184

图5-50 贝内克珍本图书馆外观

如果说在这一建筑中大理石本身或许还有某种透光性的话,那么在日本建筑师隈研吾的石头博物馆(Stone Museum,Tochigi,1996—2000)中它的半透明性则完全来自厚度上的减少。白色卡拉拉大理石条竟然被加工成6mm薄的石片,从中透进柔和的光线(图5-51)。它开始让我们对于物的了解达到前所未有的细致程度:大理石竟可以变成半透明材料,竟可以媲美于毛玻璃。在阳光的照耀下,这大理石的纹理在石头的砌缝间变得如此清晰,证明自己不同于半透明玻璃的均质表面。并且,作为一种不透明的材料,这纹理也反衬了它周围材料半透明的程度,并在阳光透过这6mm的薄片时,在地面留下肯定的投影痕迹。

img185

图5-51 石头博物馆的“窗”

就这一建筑来说,在材料的切割和加工以外,其独特的砌筑方式对于整体效果的达成也起到了重要而关键的作用。

2.砌筑方式的变更

隈研吾质疑19世纪的传统粮仓的石墙的厚重性与封闭性,期望赋之以“透明”的知觉感受(图5-52)。石头博物馆的建造实践展示了砌筑方式的变更带来的透明上的可能性。

img186

图5-52 石头博物馆外观

博物馆的业主拥有一个采石工场,他以丰富的经验为这一建筑概念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建筑采用的安山岩(当地称作“芦野石”),是一种灰绿色的、纹理细密的火山岩,具有极高的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因此开采的形态主要是长条石。设计过程中所做的试验样品表明:断面为40mm×15mm的石条长度做到1.5m长度受撞击也不会折断,并且对于“分解”砌筑的石墙,如果空隙率控制在墙面的1/3左右,将不会破坏墙体结构所必需的构造强度。通过实验,隈研吾最终构筑了两种不同形态的石墙。一种是服务办公区的走廊“百叶墙”:将长条石嵌入工字钢柱(175mm×175mm),在长条石柱上开凿凹槽,以此固定石“百叶”(40mm×120mm×1500mm@80mm)。一种是展示区承重的“类织物墙”:分解砌筑形态,编织“孔隙”,部分孔隙填充白色卡拉拉大理石条,其中一部分大理石条被加工成6mm薄的石片,柔和的光线便从这里渗入(图5-53)。

img187

图5-53 石头博物馆的墙体形态和构造细部

建筑场所最终被赋予全新的整体系统:三个石头粮仓之间,穿插了数个“百叶墙”与“类织物墙”形成的展示空间和办公服务用房,它们延伸至水面,并以放射性道路相联系。石墙展现为三种形态的并置——传统的厚重封闭墙、现代的透明“百叶”墙以及介于两者之间半透明的“类织物墙”,在水面的透明映衬下,形成具象与抽象之间的空间形态。这一方式超越了石头的平常使用,已知的知觉经验于是被重新抒写。石材的非物质化、光的迷惑、细节空间的现象显微,共同营造了空间的迷离与颤动(图5-54,图5-55)。

图5-54 石头博物馆室内

img189

图5-55 石头博物馆外墙细部

这种对于“材料技术-建造概念”的革新以及对其实施程序的探讨,体现了建筑形态、空间经验和客体认知的新的可能性。与隈研吾对于石材独特的加工和砌筑方式的探索不同,赫尔佐格与德莫隆则在多米勒斯葡萄酒厂(Dominus Cellar,California,1997)中以一种洞察与思辨,以其对于石材几乎不经加工的使用,把材料还原至其原初状态。而就光的效果而言,墙作为整体此时呈现出了一种半透明的效果。

多米勒斯葡萄酒厂的外墙由两种材料构成,自然状态的石头以及盛装石头用的金属筐。金属框架实际成为外墙真正的支撑结构,其间覆满了单一尺寸次一级框架——900mm×450mm×450mm的镀锌钢筐。在这些次级金属框架内使用了三种尺度的金属网格,最大的网眼是75mm3,中等尺度的金属网用在外墙底部,防止葡萄园中的响尾蛇从填充的石缝间爬入,最小的5mm见方的格网被当作栏板或是悬挂的天花来使用。相应的,三种等级的石块对应于三种格网,从而最终形成了石墙的三种密度。它们分别对位于办公区域、酿造车间与仓库的功能性使用(图5-56)。

img190

图5-56 多米勒斯葡萄酒厂外观

在大酒桶房间,通过将惯常的外墙隔热层移植给大酒桶本身,空间可与它所连接的那些带顶的室外空间具有相同性格:墙壁仅仅与屋顶一样充当着雨罩,一种最大的石头在此处最大的金属网眼中得到密度最小的填充,粗粝的石间缝隙过滤着充足的阳光并引入煦暖的和风。在白天,它们成为内向的光与风的石屏,夜间,室内的灯光向外滑过石缝闪烁着一种金烬般的微光(图5-57)。在石头包裹的内部,用玻璃再次围合办公区域,形成梦幻的廊道空间。在实体和层叠之间,“石屏”的物质性被光线分解,任凭风雨的渗入,绿色的侵蚀。

img191

图5-57 多米勒斯葡萄酒厂过道

3.材料中新的合成性

赫尔佐格与德莫隆的策略同时也可以理解为对于钢筋混凝土在制作上的反动,因为通常说来钢筋混凝土中总是钢筋被混凝土(石材的颗粒是主要的骨料)包裹在内,而在多米勒斯葡萄酒厂中,钢筋被暴露于外,骨料则被“包裹”其中。这一策略雄辩地证明了工艺上的颠倒可以多么显著地改变合成材料的属性和性能。那么,对于合成材料,改变其配比的材料,或者是加入新的材料,也同样甚至是更为显著地达成类似的目的。

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的材料工作室试验了一种新的“钢筋混凝土”的配方,他们以半透明的橡胶来代替了混凝土,而以其他纤维物质取代了钢筋。这一新的配合不仅使得“钢筋混凝土”呈现出一种半透明的效果,而且,“钢筋”也不再在视觉上被隐匿——这个曾经使路易斯·康更青睐钢结构而放弃钢筋混凝土的理由,如今终于获得了其在视觉上的诚实。

如果说这一实验室中的产品更多的还处于概念阶段的话,那么另一种被称作LiTraCon的新型混凝土产品则已逐渐成形。匈牙利建筑师阿龙·洛桑济在传统的钢筋混凝土中加入了导光的光纤束,破除了混凝土阴暗的表面和它实体的面貌,却使其犹如一片薄薄的面纱,甚至似乎可以在风中飞舞。既透且重似乎自相矛盾,然而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图5-58)。

img192

图5-58 LiTraCon的背光效果

通过对于光纤的粗细以及分布密度的调节,混凝土表现出不同的透明性,星星点点的亮光与背景的黑暗形成强烈的对比,而投射下来的光与影也呈现出不同的比例(图5-59)。

img193

图5-59 LiTraCon组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