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差动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差动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时间:2022-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图5-18所示电路为具有恒流源的差动放大器,其中晶体管T1、T2称为差分对管,它与电阻RB1、RB2、RC1、RC2及电位器RW1共同组成差动放大的基本电路。由分析可知,差动放大器在单端输入或双端输入,它们的差模电压增益相同。双端输入—双端输出时,差动放大器的差模电压增益为注:如果电路的对称性很好,恒流源恒定不变,则Uo1与Uo2的值近似为零,示波器观测Uo1与Uo2的波形近似于一条水平直线。

实验七 差动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差动放大器的工作原理,电路特点和抑制零漂的方法。

2.学习差动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试方法。

3.学习差动放大器的差模、共模放大倍数、共模抑制比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万用表

3.交流毫伏表

4.信号发生器

三、实验原理

如图5-18所示电路为具有恒流源的差动放大器,其中晶体管T1、T2称为差分对管,它与电阻RB1、RB2、RC1、RC2及电位器RW1共同组成差动放大的基本电路。其中RB1=RB2,RC1=RC2,RW1为调零电位器,若电路完全对称,静态时,RW1应处为中点位置,若电路不对称,应调节RW1,使U01、U02两端静态时的电位相等。

晶体管T3、T4与电阻RE3、RE4、R和RW2共同组成镜像恒流源电路,为差动放大器提供恒定电流Io。要求T3、T4为差分对管。R1和R2为均衡电阻,且R1=R2,给差动放大器提供对称的差模输入信号。由于电路参数完全对称,当外界温度变化,或电源电压波动时,对电路的影响是一样的,因此差动放大器能有效地抑制零点漂移。

img406

图5-18 恒流源差动放大器

1.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方式

如图5-18所示电路,根据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不同方式可以有四种连接方式。

(1)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将差模信号加在US1、US2两端,输出取自Uo1、Uo2两端。

(2)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将差模信号加在US1、US2两端,输出取自Uo1或Uo2到地的信号。

(3)单端输入—双端输出。将差模信号加在US1上,US2接地(或US1接地而信号加在US2上),输出取自Uo1、Uo2两端。

(4)单端输入—单端输出。将差模信号加在US1上,US2接地(或US1接地而信号加在US2上),输出取自Uo1或Uo2到地的信号。

连接方式不同,电路的性能参数不同。

2.静态工作点的计算

静态时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不加信号,由恒流源电路得

img407

Io为IR的镜像电流。由电路可得

img408

由上式可见Io主要由-VEE(-12V)及电阻R、RW2、RE4决定,与晶体管的特性参数无关。

差动放大器中的VT1、VT2参数对称,则

img409

img410

由此可见,差动放大器的工作点主要由镜像恒流源Io决定。

3.差动放大器的重要指标计算

(1)差模放大倍数AVd

由分析可知,差动放大器在单端输入或双端输入,它们的差模电压增益相同。但是,要根据双端输出和单端输出分别计算。在此分析双端输入,单端输入自己分析。设差动放大器的两个输入端输入两个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信号Vid=Vid1-Vid2。双端输入—双端输出时,差动放大器的差模电压增益为

img411

式中img412AVi为单管电压增益。

双端输入—单端输出时,电压增益为

img413

式中R′L=RC‖RL

(2)共模放大倍数AVC

设差动放大器的两个输入端同时加上两个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信号即Vic=Vi1=Vi2

单端输出的差模电压增益

img414

式中R′e为恒流源的交流等效电阻。即

img415

由于img416一般为几百千欧,所以R′e》R′L

则共模电压增益AVC<1,在单端输出时,共模信号得到了抑制。

双端输出时,在电路完全对称情况下,则输出电压AoC1=VoC2,共模增益为

img417

上式说明,双单端输出时,对零点漂移,电源波动等干扰信号有很强的抑制能力。

注:如果电路的对称性很好,恒流源恒定不变,则Uo1与Uo2的值近似为零,示波器观测Uo1与Uo2的波形近似于一条水平直线。共模放大倍数近似为零,则共模抑制比KCMR为无穷大。如果电路的对称性不好,或恒流源不恒定,则Uo1、Uo2为一对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正弦波(示波器幅度调节到最低挡),用长尾式差动放大电路可观察到Uo1、Uo2分别为正弦波,实际上对管参数不一致,受信号频率与对管内部容性的影响,大小和相位可能有出入,但不影响正弦波的出现。

(3)共模抑制比KCMR

差动放大电器性能的优劣常用共模抑制比KCMR来衡量,即:

img418

单端输出时,共模抑制比为:

img419

双端输出时,共模抑制比为:

img420

四、实验内容

1.参考本实验所附差动放大模块元件分布图,对照实验原理图如图5-18所示正确连接。

2.调整静态工作点。

打开直流开关,不加输入信号,将输入端对地短路,调节恒流源电路的RW2,使Io=1mA,即Io=2VRC1/RC1。再用万用表直流挡分别测量差分对管T1、T2集电极对地的电压VC1、VC2,如果VC1≠VC2应调整RW1使满足VC1=VC2。若始终调节RW1与RW2无法满足VC1=VC2,可适当调电路参数如RC1或RC2,使RC1与RC2不相等以满足电路对称,再调节RW1与RW2满足VC1=VC2。然后分别测VC1、VC2、VB1、VB2、VE1、VE2的电压,记入自制表中。

3.测量差模放大倍数AVd

从输入端输入Vid=50mV(峰峰值)、f=1kHz的差模信号,用毫伏表分别测出双端输出差模电压Vod(Uo1-Uo2)和单端输出电压Vod1(Uo1)、Vod2(Uo2)且用示波器观察他们的波形(Vod的波形观察方法:用两个探头,分别测Vod1、Vod2的波形,微调挡相同,按下示波器Y2反相按键,在显示方式中选择叠加方式即可得到所测的差分波形)。并计算出差模双端输出的放大倍数Avd和单端输出的差模放大倍数AVd1或AVd2。记入自制的表中。

4.测量共模放大倍数AVC

将输入端两点连接在一起,R1与R2从电路中断开,从输入端输入10V(峰峰值),f=1kHz的共模信号,用毫伏表分别测量T1、T2两管集电极对地的共模输出电压UoC1和UoC2且用示波器观察他们的波形,则双端输出的共模电压为UoC=UoC1-UoC2,并计算出单端输出的共模放大倍数AVC1(或AVC2)和双端输出的共模放大倍数AVC

5.根据以上测量结果,分别计算双端输出,和单端输出共模抑制比,即KCMR(单)和KCMR(双)。

6.*有条件的话可以观察温漂现象,首先调零,使VC1=VC2(方法同步骤2),然后用电吹风吹T1、T2,观察双端及单端输出电压的变化现象。

7.用一固定电阻RE=10kΩ代替恒流源电路,即将RE接在-VEE和RW1中间触点插孔之间组成长尾式差动放大电路,重复步骤3、4、5,并与恒流源电路相比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