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施拉姆的编码-译码模式

施拉姆的编码-译码模式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54年,“传播学之父”施拉姆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传播模式:这一模式其实是施拉姆将信息论创始人申农的那个著名的通信模式稍加变化得来的。其中的编码与译码两道程序更是原封不动地照搬了申农模式。编码与译码具有共同的词根即代码。编码与译码在建筑信息传播研究中具有普遍的科学意义。编码与译码实质上都是在人的大脑中进行的主观活动。编码作用于传播者的大脑,译码作用于受传者的大脑。

3.1.2 施拉姆的编码-译码模式

1954年,“传播学之父”施拉姆(Schramm,Wilbur)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传播模式(图3.4):

img55

图3.4 施拉姆的编码-译码模式

资料来源:[美]赛弗林,坦卡德著;陈韵昭译.传播学的起源、研究和应用.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这一模式其实是施拉姆将信息论创始人申农(Shannon,Claude E.)的那个著名的通信模式稍加变化得来的。其中的编码与译码两道程序更是原封不动地照搬了申农模式。编码与译码具有共同的词根即代码(code)。编码(encode)的前缀en有“赋予”的意思,由它同代码合成的词就含有“赋予某物以代码”之意。也就是为某种信息提供一套运输工具——符号或代码。而前缀de同en的意思正好相反,因此译码(decode)就是把负载信息的符号或代码同信息相剥离,从而显现出信息的本身。

编码与译码在建筑信息传播研究中具有普遍的科学意义。它们不仅可以表征建筑信息从传播者到受众之间不同阶段的运动状态,更为我们发现信息变异的根源提供了可能。编码与译码实质上都是在人的大脑中进行的主观活动。编码作用于传播者的大脑,译码作用于受传者的大脑。比如,一位建筑师把他所要传达的建筑艺术信息通过积极地创作思考,组织成建筑作品即编码;而一位建筑研究者在看到这一作品时同样也要调动他的思维机器,才能从该建筑中读取信息即译码。然后,这位研究者通过文字、图片或影像等,把读取的信息再次编码,生成可增量复制的建筑表现媒介传达给广大受众。最后,受众基于自身知识背景调动大脑思维,从媒介中读取建筑的信息,理解其中的含义即译码。

既然,编码与译码都属于人的主观活动,那么在编码与译码过程中由于主观因素的干扰就难免会发生信息的失真与变形。也就是说,由于受到主观意愿的左右,传播者会自觉不自觉地变动信息,而受传者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曲解信息。自觉,是主动的演绎;不自觉,是被动的演绎。编码译码的次数越多,符号越复杂,信息变异和缺失的可能性就越大。建筑传播是艺术传播中最为复杂的一类,通常要经过多次的编码-译码环节,途径和符号也非常多样,所以信息发生多次的变异就不难理解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