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盛极而衰的晚清园林

盛极而衰的晚清园林

时间:2022-10-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现存的古典园林,基本上是明清两代的遗物,而且主要产生于清代后期,从这个意义上说,将乾隆以后170余年的时间划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后期是有道理的。正如周维权先生所指出的,尽管这一时期时间短,但却是中国古典园林史上集大成的终结阶段。它显示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辉煌成就,也暴露了这个园林体系的衰落情况。周维权先生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中对这一时期园林建设的总体特征作了总结。乾隆时西方造园艺术首次引进中国宫苑。

盛极而衰的晚清园林

我国现存的古典园林,基本上是明清两代的遗物,而且主要产生于清代后期,从这个意义上说,将乾隆以后170余年的时间划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后期是有道理的。正如周维权先生所指出的,尽管这一时期时间短,但却是中国古典园林史上集大成的终结阶段。它显示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辉煌成就,也暴露了这个园林体系的衰落情况。如果说成熟前期的园林仍然保持着一种向上的、进取的发展倾向的话,那么成熟后期的园林则呈现为逐渐停滞的、盛极而衰的趋势。周维权先生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中对这一时期园林建设的总体特征作了总结。

一、皇家园林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波折。乾、嘉两朝在建设规模和艺术造诣上都达到了后期历史的高峰境地,大型园林的总体规划、设计有许多创新,并全面引进了江南民间造园技艺,形成南北园林艺术大融合,因此出现了一些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优秀大型园林作品。然而,随着封建社会的腐败和衰落,遭外国侵略者焚掠之后,皇室再无先前的气派建苑囿,皇家园林艺术相应地一蹶不振,从高峰跌向低谷。

二、私家园林一直沿袭上代的高峰水平,形成江南、北方、岭南三大地方风格鼎峙的局面,并影响到其他地区而出现各种风格。少数民族中藏族园林风格已初具雏形。这时的文人园林风格虽然更广泛地涵盖着私家造园活动,但其特点已逐渐消融于流俗之中。私家园林作为艺术创作,大多数已不再具有宋明时期那样的活力。

三、宫廷和民间的园居活动频繁,园林已由以赏心悦目、陶冶性情为主的游憩场所转化为多功能的活动中心。同时,由于受到封建末世过分追求形式和技巧纤缛的艺术思潮的影响,园林里面的建筑密度较大,山石用量较多,大量运用建筑来围合、分隔园林空间或者在建筑围合的空间内经营山池花木。这一方面固然充分发挥了建筑的造景作用,促进了叠山技法的多样化和园林空间布置水平,但另一方面则难免削弱了园林的自然气息,助长了形式主义倾向,有悖于风景式园林的主旨。

四、造园理论停滞不前,束缚了园林技术与艺术的科学化发展。许多精湛的造园技艺始终停留在匠师们口授心传的原始水平上,未能得到系统总结、提高,升华为科学理论。文人涉足园林也不像前一时期那样切合实际,难免浮泛空洞,失去了文人造园的进取、积极的富于开创性的精神。

五、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中西园林文化开始有所交流。乾隆时西方造园艺术首次引进中国宫苑。一些华洋杂处的商业都市以及许多侨乡,多模拟和掺杂西洋造园手法来建造私家园林。与此同时,中国园林通过来华商人和传教士的介绍而远播欧洲,成为冲击当时欧洲规整式园林的一股潮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