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水电的发展

水电的发展

时间:2022-10-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的水电发展起步于20世纪初,在外国技术人员的帮助下,1912年在云南建成了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装机容量仅为480kW。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水电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目前,成功摆脱资金、技术制约的中国水电建设,已将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移民安置、地方经济发展等因素统一纳入规划中考虑,使水电开发流域沿线群众都能因为这一壮举而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

一、水电的发展

我国的水电发展起步于20世纪初,在外国技术人员的帮助下,1912年在云南建成了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装机容量仅为480kW。之后的几十年,由于旧中国的贫穷落后,我国的水电几乎没有得到什么进展。到1949年,包括由日本人为了进一步掠夺我国而建设的,但未建完且留有众多质量隐患的丰满水电站在内,全国的水电装机容量仅为16.3万kW,水平十分低下。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水电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建国初期,全国水电装机容量仅为36万千瓦,水电建设者在旧中国一无技术能力、二无施工能力、三无制造能力的基础上,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就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行制造成功建设成了我国第一座大型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的落成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特殊符号,这个被誉为“长江三峡试验田”的水电站成为当时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范例,也被看作中国水利电力事业的丰碑,它拉开了新中国成立后水电建设的序幕。周恩来总理视察后的一句题词囊括了它的全部意义:“为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和自制设备的大型水力发电站的胜利建设而欢呼”。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一步推进,水电建设逐渐提上日程。“一五”期间,在甘肃永靖县境内炳灵寺黄河上游,一个传说中大禹砍下第一板斧的地方,我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的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开建,在刘家峡修建的同时,下游的盐锅峡和八盘峡两个梯级电站也开始兴建。

进入“二五”,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在《关于1958年度国民经济计划草案的报告》中指出:“今后电力工业建设,应当坚决执行中共中央所提出的以水电为主,火电为辅的长期建设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在当时对水电开发起到了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后,水电建设脚步明显加快。198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火电和水电,逐步把重点放在水电上。”从鲁布革水电站开始,中国水电建设开始制度创新,业主制、招投标制、监理制等引入水电开发。一批水电站由此脱颖而出,广蓄、岩滩、漫湾、隔河岩、水口并称为“五朵金花”,成为改革开放后完全用市场机制开发建设初期的实践者和受益者。

此后的几十年中,水电建设速度不仅大大加快,而且范围也开始扩大,越来越多的水电企业开始“走出去”,客观上推动了世界水电建设的进步。

在观念转变、科学规划以及合理布局下,我国在优先发展大江大河的基础上,形成了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乌江、怒江、黄河上游等十三大水电基地,占全国装机容量60%的十三大水电基地汇集了诸如三峡、葛洲坝、溪洛渡、向家坝、二滩、龙羊峡等一大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推进了我国水力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对带动西部大开发和实施“西电东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今后也必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2008~2015年,我国将在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澜沧江、乌江、黄河上游开发多个梯级水电站,约150台70万千瓦的巨型水轮发电机将投产发电。代表着清洁能源的水电比重将在能源结构体系中得到进一步提高。

到2008年底,中国水电装机容量已达到1.72亿千瓦,稳居世界第一。目前,水电占据我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2%,占我国总发电量16%,在整个电力结构比例中仅次于火电,在众多可再生能源当中,水电在电力结构中比例最大,在能源平衡和能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目前,成功摆脱资金、技术制约的中国水电建设,已将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移民安置、地方经济发展等因素统一纳入规划中考虑,使水电开发流域沿线群众都能因为这一壮举而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如今,承载着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希望的中国水电,正在将科技进步、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走出一条具有水电特质的振兴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