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鱼类食品的安全卫生

鱼类食品的安全卫生

时间:2022-10-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鱼类离开水面后,很快死亡,死后的变化与畜肉相似,其僵直持续的时间比哺乳动物短。由于人畜粪便及生活污水的污染,使鱼类及其他水产品受到肠道致病菌的污染。此外鱼类及其他水产品还受到农药、有机氯、有机磷等的污染。有生食鱼类习惯的地区,应限制品种,严格遵守卫生要求,防止食物中毒。卫生部门可根据防疫要求,随时采取临时限制措施。

子任务二 鱼类食品的安全卫生

一、鱼类食品的主要卫生问题

(一)腐败变质

鱼类离开水面后,很快死亡,死后的变化与畜肉相似,其僵直持续的时间比哺乳动物短。僵直由背部肌肉开始,手持僵直的鱼身时,尾不下垂,按压肌肉不凹陷、鳃紧闭、口不张、体表有光泽、眼球光亮,是鲜鱼的标志。随后由于鱼体内酶的作用,使鱼体蛋白质分解,肌肉逐渐变软失去弹性,出现自溶。自溶的同时微生物易侵入鱼体,由于鱼体酶和微生物的作用,鱼体出现腐烂,表现为鱼鳞脱落,眼球凹陷,鳃呈暗褐色有臭味,腹部膨胀,肛门肛管突出,鱼肌肉碎裂并与鱼骨分离,发生严重腐败变质。

(二)鱼类食品的污染

鱼类及其他水产品常因生活水域被污染,使其体内含有较多的重金属(如汞、镉、铬、砷、铅等)、农药和病原微生物。据报道,我国水产品中汞含量平均为0.04mg/kg,占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13.3%,平均每人每天从水产品中摄入汞为1.0μg,镉0.5μg、铅2.4μg。

由于人畜粪便及生活污水的污染,使鱼类及其他水产品受到肠道致病菌的污染。如1988年上海甲型肝炎爆发流行,涉及人数达29万之多,主要是因食用被污染而未经正确烹调的毛蚶所引起的。此外鱼类及其他水产品还受到农药、有机氯、有机磷等的污染。

二、鱼类食品的卫生管理

(一)鱼类保鲜

鱼处在僵直期,组织状态完整、质量新鲜,故鱼的保鲜就是要抑制酶的活力和微生物的污染和繁殖,使自溶和腐烂延缓发生。有效的措施是低温、盐腌、防止微生物污染和减少鱼体损伤。

低温保鲜有冷藏和冷冻两种,冷藏多用机冰使鱼体温度降至10℃左右,保存5~14天;冷冻贮存是选用鲜度较高的鱼类在-25℃以下速冷,使鱼体内形成的冰块小而均匀,然后在-15℃~-18℃的冷藏条件下,保鲜期可达6~9个月。含脂肪多的鱼,不宜久藏,因鱼的脂肪酶需在-23℃以下低温才受抑制。

盐腌保藏一般鱼类用15%以上食盐即可,此方法简易可行,使用广泛。

(二)运输销售的卫生要求

生产运输渔船(车)应经常冲洗,保持清洁卫生,减少污染;外运供销的鱼类及水产品应符合该产品一、二级鲜度的标准,尽量用冷冻调运,并用冷藏车船装运。

鱼类在运输销售时,应避免污水和化学毒物的污染,凡接触鱼类及水产品的设备用具应用无毒无害的材料制成。提倡用桶、箱装运,尽量减少鱼体损伤。

为保证鱼品的卫生质量,供销各环节均应建立质量检收制度,不得出售和加工已死亡的黄鳝、甲鱼、乌龟、河蟹及各种贝类;含有自然毒素的水产品,如鲨鱼等必须去除肝脏,有剧毒的河豚鱼,不得流入市场,应剔出并集中妥善处理。

有生食鱼类习惯的地区,应限制品种,严格遵守卫生要求,防止食物中毒。卫生部门可根据防疫要求,随时采取临时限制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