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技术辅助拆迁量计算的过程

技术辅助拆迁量计算的过程

时间:2022-10-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拆迁建筑面积的统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近年来,GIS技术的发展为拆迁工作提供了新的辅助手段。大致来说,GIS技术辅助拆迁量计算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此外,针对不同的建筑质量,还需要确定地方性的拆迁补偿标准,才能最终计算各类建筑的补偿数额。但是,要确定需保护的不需拆迁的建(构)筑物如历史建筑、文物古迹等。

8.2.2 GIS技术辅助拆迁量计算的过程

拆迁建筑面积的统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以前多是由手工方式进行的,效率低、精度差。近年来,GIS技术的发展为拆迁工作提供了新的辅助手段。大致来说,GIS技术辅助拆迁量计算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1.拆迁区域内地理数据的准备

拆迁区域地理数据主要是指建筑物分布及相关的信息,包括建筑类型、建筑基底面积、建筑层数、建筑结构、建筑质量、使用年限等。此外,针对不同的建筑质量,还需要确定地方性的拆迁补偿标准,才能最终计算各类建筑的补偿数额。对于不同的区域,建筑类型的确定也可能不同。例如,对于原有农村的建(构)筑物,可以分为多层建筑、中层建筑、简易棚、牲畜棚、水泥地(一般是农民自建的道路或晒场)等。而对于城市某一地块内的拆迁来说,可能不需要考虑简易棚、牲畜棚以及道路(城市中的道路基本上为城市政府投资建设的道路,不牵涉补偿问题)等。但是,要确定需保护的不需拆迁的建(构)筑物如历史建筑、文物古迹等。

2.拆迁范围的确定

对于不同的拆迁类型,拆迁范围的确定方法也不相同。对于某一区域范围内的拆迁,不管是农村的还是城市的,如果需拆迁的建筑是连续集中的,则拆迁范围只需在前面所准备的地图上圈定就可以了。如果拆迁的建筑不连续而是分散的,则需要有针对性地确定拆迁范围,然后用这些范围同原有的建筑图层叠加,从而得到需拆迁建筑的信息。

对于道路扩建所产生的拆迁范围的确定,需要用到我们前面所说的缓冲区分析。道路拓宽工程的设定范围,一般是一规则的区域,它是根据规划设计的道路中心线、道路宽度,即道路红线数据为依据,而形成的缓冲区。缓冲区是指在给定空间实体(点、线或多边形)的边缘形成的一个特定宽度的区域带。从地理信息系统角度来讲,缓冲区的生成是一个复杂的拓扑叠加过程,不仅要求图形剪裁正确,而且更重要的是剪裁后的图形要具有正确的拓扑关系,同时完全继承原图形的目标属性。通过建立缓冲区来确定拆迁的范围,然后选择拆迁范围内符合拆迁条件的建筑。

3.拆迁指标的计算

一般来说,拆迁工程量的计算首先是计算出划定拆迁范围和待拆迁房屋的总用地面积(即基底面积),然后依据基底面积和层数计算出总建筑面积;再按房屋性质、结构等分类,精确统计不同类型房屋拆迁的总建筑面积;最后根据建筑结构、质量和使用年限所确定的地方性的拆迁补偿标准,计算出各类房屋的拆迁费用和总拆迁费用。

下面举例说明此方法的运用。图8-2(a)是一个老的居住区。由于历史原因,道路狭窄(红线只有25m),道路两旁的建筑也缺乏规划和管理,布局散乱,日照间距不符合标准。城市发展需要拓宽道路(到60m),由此需要确定拆迁的工程量以及计算每个建筑的赔偿数额。图8-2(b)我们通过道路中心线,定义了左右都为30m的缓冲区。

img152

图8-2 道路拓宽拆迁实例

通过空间选择(通常是附加空间限制条件的SQL语句),或通过将此缓冲区与建筑物数据进行拓扑叠加产生新图,我们可以容易确定所有部分或全部位于缓冲区内的建筑物。依据其建筑基底的面积和层数我们可以统计分析每个建筑的总建筑面积。再依据其拆迁补偿标准,就可以计算每栋建筑的赔偿额和总的赔偿额(表8-4)。

表8-4 拆迁量及拆迁补偿数额计算实例

img15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