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 数控机床的PLC
1.数控机床的PLC分类
现代全功能型数控机床均采用“内装型”(Built—in type)PLC或者“独立型”(Stand-alone Type)PLC。
(1)内装型PLC
所谓内装型PLC是指PLC内含在CNC装置内,从属于CNC装置,并与CNC装置集于一体,如图5-1所示。
内装型PLC具有如下特点:
① 内装型PLC与CNC的其他电路同装在一个机箱内,共同使用一个电源和地线,有时采用一块单独的附加印制电路板,有时PLC与CNC同时制作在一块大印制电路板上。
② 内装型PLC,对外没有单独配置的输入/输出电路,而使用本身的输入/输出电路。
③ 内装型PLC的性能指标是依赖于所从属的CNC系统的性能、规格来确定的,它的硬件和软件要与CNC系统的其他功能统一考虑、统一设计(要求结构紧凑,对所适配的数控机床适用性强,提高可靠性和可操作性。)
④ 采用内装型PLC,扩大了CNC内部直接处理的窗口通信功能,可以使用梯形图的编辑和传送等高级控制功能,而且造价便宜,提高了CNC的性能/价格比。
由于具有以上特点,世界各国采用内装型PLC的数控系统是很多的。
图5-1 内装型PLC的CNC系统结构框图
(2)独立型PLC
独立型PLC又称通用型PLC,它完全独立于CNC装置,具有完备的硬件和软件功能,能够独立完成规定的控制任务,如图5-2所示。
图5-2 独立型PLC的CNC系统结构框图
机床用独立型PLC,一般采用模块化结构,装在插板式笼箱内,它的CPU、系统程序、用户程序、输入/输出电路、通信等均设计成独立的模块。在数控机床中,采用D/A模块,可以实现对外部伺服装置直接进行控制,从而形成两个以上的附加控制,可以扩大CNC的控制功能。独立型PLC,主要用于FMS、FMC或CIMS中,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通信和诊断功能,成为CNC与上级计算机联网的重要设备。
独立型PLC的特点如下:
① 根据数控机床对控制功能的要求可以灵活选购或自行开发通用型PLC。
② 要进行PLC与CNC装置的I/O连接,PLC与机床侧的I/O连接。CNC和PLC装置均有自己的I/O 接口电路,需将对应的I/O信号的接口电路连接起来。通用型PLC,一般采用模块化结构,装在插板式笼箱内。I/O个数可通过I/O模块或者插板的增减灵活配置,使得PLC与CNC的I/O信号的连接变得简单。
③ 可以扩大CNC的控制功能。在闭环(或半闭环)数控机床中,采用D/A和A/D模块,由CNC控制的坐标运动称为插补坐标,而由PLC控制的坐标运动称为辅助坐标,从而扩大了CNC的控制功能。
④ 在性能/价格比方面不如内装型PLC。
总的来看,单微处理器的CNC系统采用内装型PLC为多,而独立型PLC,主要用在多微处理器CNC系统、FMC、FMS、FA、CIMS中,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通信和诊断功能,成为CNC与上级计算机联网的重要设备。单机CNC系统中的内装型和独立型PLC的作用是一样的,主要是协助CNC装置实现刀具轨迹和机床顺序控制。
2.数控系统中PLC的信息交换
数控系统中PLC的信息交换是指以PLC为中心,在PLC、CNC和机床三者之间的信息交换。
(1)PLC与CNC之间的信息交换
PLC与CNC之间的信息交换分为两部分,其中,CNC传送给PLC的信息主要包括各种功能代码M、S、T的信息,手动/自动方式信息及各种性能信息等,PLC传送给CNC的信息主要包括M、S、T功能的应答信息和各坐标轴对应的机床参考点信息等。所有CNC送至PLC或PLC送至CNC的信息含义和地址(开关量地址或寄存器地址)均由CNC厂家确定,PLC编程者只可使用,不可改变和增删。
(2)PLC与机床之间的信息交换
PLC与机床之间的信息交换也可分为两部分,其中,PLC向机床发送的信息主要是控制机床的执行元件,如电磁阀、继电器、接触器以及各种状态指示和故障报警等。而由机床传送给PLC的信息主要是机床操作面板输入信息和其上的各种开关、按钮等信息,如机床运动的起停、主轴正反转和停止、各坐标轴点动、刀架卡盘的夹紧与松开、切削液的开关、倍率选择及各运动部件的限位开关信号等信息。对于不同的数控系统,信息交换的内容和数量都有所区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