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红黏土的基本性质

红黏土的基本性质

时间:2022-10-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其饱和度一般在90%以上,因此,甚至坚硬红黏土也处于饱水状态。由于红黏土分布区潮湿多雨,其起始含水量远高于其缩限,在自然条件下失水,具有明显的收缩性和裂隙发育等特征。红黏土常为岩溶地区的覆盖层,因受基岩起伏的影响,其厚度不大,但变化较大。红黏土沿深度自上而下含水量增加,土质由硬至软,接近下卧基岩处,呈软塑或流塑状态,其强度低,压缩性较大。红黏土地区的岩溶现象一般较为发育。

红黏土的一般工程特点:

(1)高分散性,大孔隙比。天然孔隙比一般为1.4~1.7,最高达2.0,具有大孔性。

(2)天然含水量高,一般为40%~60%,有的高达90%。

(3)高塑性。液限一般为60%~80%,有的高达110%;塑限一般为40%~60%,有的高达90%;塑性指数一般为20~50。由于塑限很高,所以,尽管天然含水量高,一般仍处于坚硬或硬塑状态,液性指数一般小于0.25。但是其饱和度一般在90%以上,因此,甚至坚硬红黏土也处于饱水状态。

从土的性质来说,红黏土是较好的建筑物地基,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湿胀干缩大。由于红黏土分布区潮湿多雨,其起始含水量远高于其缩限,在自然条件下失水,具有明显的收缩性和裂隙发育等特征。

(2)厚度分布不均匀。红黏土常为岩溶地区的覆盖层,因受基岩起伏的影响,其厚度不大,但变化较大。黔、桂、滇等地古溶蚀地面上堆积的红黏土层,由于基岩起伏变化及风化深度的不同,造成其厚度变化极不均匀,常见为5~8m,最薄为0.5m,最厚为20m。在水平方向常见咫尺之隔,厚度相差达10m之巨。土层中常有石芽、溶洞或土洞分布其间,给地基勘察、设计工作造成困难。

(3)沿深度含水量增加,土质由硬变软。红黏土沿深度自上而下含水量增加,土质由硬至软,接近下卧基岩处,呈软塑或流塑状态,其强度低,压缩性较大。

(4)红黏土地区的岩溶现象一般较为发育。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运动引起的冲蚀和侵蚀作用,红黏土层常有土洞存在,影响场地的稳定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