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土的临塑荷载与临界荷载

土的临塑荷载与临界荷载

时间:2022-10-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相应于p-s曲线上a点的荷载称为比例界限pcr。这一段p-s曲线不再保持线性关系,沉降的增长率随荷载的增大而增加。在外荷载作用下,地基中刚开始产生塑性变形时基础地面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荷载称为临塑荷载pcr,即对应于p-s曲线上相应于a点的极限荷载。式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塑性区随着p的增大而发展,当zmax=0时,表示地基中即将出现塑性区,相应的荷载即为临塑荷载pcr,即

5.3.1 地基变形的三个阶段

对地基土进行载荷试验,得到如图5-10所示的荷载p与相应的稳定沉降s之间的关系曲线,对该p-s曲线的特性进行分析,通常地基破坏的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

1.压密阶段(或称线性变形阶段)

压密阶段相当于p-s曲线上的oa段。p-s曲线接近于直线,土中各点应力均小于土的抗剪强度,土体处于弹性平衡状态。在这一阶段,荷载板的沉降主要是由于土的压密变形引起的,如图5-10(a)、(b)所示。相应于p-s曲线上a点的荷载称为比例界限pcr

2.剪切阶段(或称弹塑性变形阶段)

剪切阶段相当于p-s曲线上的ab段。这一段p-s曲线不再保持线性关系,沉降的增长率随荷载的增大而增加。在这个阶段,地基土中局部范围内(首先在基础边缘处)的剪应力达到土的抗剪强度,土体发生剪切破坏,这些区域称塑性区。随着荷载的继续增加,土中塑性区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图5-10(c)],直到土中形成连续的滑动面,相应于p-s曲线b点的荷载称为极限荷载pu

图5-10 地基破坏的三个阶段
(a)p-s曲线;(b)线弹性变形阶段;(c)弹塑性变形阶段

3.破坏阶段

破坏阶段相当于p-s曲线上的bc段。当荷载超过极限荷载后,荷载板急剧下沉,即使不增加荷载,沉降也不能稳定,p-s曲线徒直下降,在这一阶段,土中塑性区范围的不断扩展,最后在土中形成连续滑动面[图5-11(a)],土从载荷板四周挤出隆起,基础急剧下沉或向一侧倾斜,地基发生整体剪切破坏。

试验研究表明:地基剪切破坏的形式除了整体剪切破坏以外,还有局部剪切破坏和刺入剪切破坏(也称冲剪破坏)形式,如图5-11所示。

图5-11 地基破坏形式
(a)整体剪切破坏;(b)局部剪切破坏;(c)刺入剪切破坏

5.3.2 临塑荷载

在外荷载作用下,地基中刚开始产生塑性变形(即局部剪切破坏)时基础地面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荷载称为临塑荷载pcr,即对应于p-s曲线上相应于a点的极限荷载。

临塑荷载的计算公式建立于下述理论之上:

(1)应用弹性理论计算附加应力;

(2)利用强度理论建立极限平衡条件。

如图5-12所示为一条形基础承受中心荷载,基底压力为p。按弹性理论可以导出地基内任一点M处的大小主应力的计算公式为:

若考虑土体重力的影响时,则M点由土体重力产生的竖向应力为σcz=γz,水平向应力为σcx=K0γz。若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可假定土的侧压力系数K0=1,则土的重力产生的压应力将如同静水压力一样,在各个方向是相等的,均为γz。这样,如图5-12(a)所示的情况,当考虑土的重力时,M点的最大及最小主应力为

图5-12 均布条形荷载作用下地基中的主应力计算
(a)无埋置深度;(b)有埋置深度

若条形基础的埋置深度为d时[图5-12(b)],基底附加压力为p-γ0d,由土自重作用在M点产生的主应力为γ0d+γz。由此可得,土中任一点M的主应力为

当M点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该点的大小主应力应满足极限平衡条件:

将式(5-15)代入上式,整理后得:

式(5-14)就是土中塑性区边界线的表达式。描述了极限平衡区边界线上的任一点的坐标z与2α的关系,如图5-13所示。

塑性区的最大深度zmax可由=0的条件求得,即

图5-13 条形基底边缘的塑性区

则有

将式(5-17)代入式(5-14),即得地基中塑性区开展最大深度的表达式:

式(5-18)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塑性区随着p的增大而发展,当zmax=0时,表示地基中即将出现塑性区,相应的荷载即为临塑荷载pcr,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