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物联网时代的顶层设计

物联网时代的顶层设计

时间:2022-10-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总之,五大模型为上海市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提供了定义和框架,为业务流程再造、提高政府业务奠定了基础。上海市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业务模型,对上海市政府51个部门的业务职能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分别从业务应用、业务支撑、基础支撑三种类别出发,将政府职能划分为7类。

引例

政府管理创新呼唤顶层设计[1]

案例背景:

上海市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其电子政务发展水平一直居于全国前列。1986年,上海市开始成立经济信息管理领导小组,上海市政府信息化工作就此拉开大幕。20多年来,上海市政府信息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上海市电子政务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现有的电子政务建设仍是局部建设,缺乏整体效应,“数字鸿沟”“信息孤岛”现象时有发生,信息资源共享程度有待提高等。为解决这些传统信息化的问题,上海市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和电子政务部在2009年成立了 “上海市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研究”课题,决定把 “顶层设计”作为推动上海市电子政务总体规划的重要举措,将顶层设计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探索上海市电子政务建设的良方。

顶层设计思路:

上海市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总体思路是首先设计本市的电子政务发展总体框架,服务交互层、应用层、应用支撑层、信息资源层、基础设施层共同构成了上海市电子政务发展的总体框架体系,这5层架构真正体现了以社会公众需求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其次以上海市电子政务发展的总体框架为蓝图,设计出了上海市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总体模型,由业务模型、服务模型、数据模型、技术模型和绩效模型五大模型构成。在这五大模型中,业务模型是顶层设计的核心和基础,服务模型为顶层设计提供服务构建模块,数据模型为顶层设计提供构件和标准,技术模型为顶层设计提供规范框架,绩效模型有助于改进其他模型。[2]总之,五大模型为上海市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提供了定义和框架,为业务流程再造、提高政府业务奠定了基础。

案例分析:

上海市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业务梳理的系统化。上海市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业务模型,对上海市政府51个部门的业务职能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分别从业务应用、业务支撑、基础支撑三种类别出发,将政府职能划分为7类。除此之外,上海市顶层设计研究部门还梳理出133条跨部门、跨业务的业务线,13个面向服务对象的业务域,38个面向业务职能的业务域,真正打破了部门界限,保障了公众需求,实现了部门间更好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但是,上海市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如顶层设计总体模型有待进一步细化,对顶层设计方法的研究不够深入,对电子政务顶层设计实施路径的研究较少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