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施工质量与设计质量的协调

施工质量与设计质量的协调

时间:2024-10-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是按照工程设计图纸(施工图)进行的,施工质量离不开设计质量,优良的施工质量要靠优良的设计质量和周到的设计现场服务来保证。要保证施工质量,首先要控制设计质量。设计经济性质量控制的目的,在于强调设计过程的多方案比较,通过价值工程、优化设计,不断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性价比。从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的角度来说,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都要注重施工与设计的相互协调。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是按照工程设计图纸(施工图)进行的,施工质量离不开设计质量,优良的施工质量要靠优良的设计质量和周到的设计现场服务来保证。

1.项目设计质量的控制

要保证施工质量,首先要控制设计质量。项目设计质量的控制,主要是从满足项目建设需求入手,包括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和合同规定的明确需求以及潜在需求,以使用功能和安全可靠性为核心,进行下列设计质量的综合控制:

(1)项目功能性质量控制。功能性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保证建设工程项目使用功能的符合性,其内容包括项目内部的平面空间组织、生产工艺流程组织。如满足使用功能的建筑面积分配以及宽度、高度、净空、通风、保暖、日照等物理指标和节能、环保、低碳等方面的符合性要求。

(2)项目可靠性质量控制。其主要是指建设工程项目建成后,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和正常的使用条件下,保证使用安全和建筑物、构筑物及其设备系统性能稳定、可靠。

(3)项目观感性质量控制。对于建筑工程项目,其主要是指建筑物的总体格调、外部形体及内部空间观感效果,整体环境的适宜性、协调性,文化内涵的韵味及其魅力等的体现;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工程同样也有其独特的构型格调、观感效果及其环境适宜性的要求。

(4)项目经济性质量控制。建设工程项目设计经济性质量,是指不同设计方案的选择对建设投资的影响。设计经济性质量控制的目的,在于强调设计过程的多方案比较,通过价值工程、优化设计,不断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性价比。在满足项目投资目标要求的条件下,做到经济高效、无浪费。

(5)项目施工可行性质量控制。任何设计意图都要通过施工来实现,设计意图不能脱离现实的施工技术和装备水平,否则再好的设计意图也无法实现。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并尽量做到方便施工,使施工顺利进行,从而保证项目施工质量。

2.施工与设计的协调

从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的角度来说,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都要注重施工与设计的相互协调。这个协调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联络。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组织施工单位到设计单位进行设计联络,其任务主要是:

1)了解设计意图、设计内容和特殊技术要求,分析其中的施工重点和难点,以便有针对性地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时做好施工准备;对于以现有的施工技术和装备水平实施有困难的设计,要及时提出意见,协商修改设计,或者探讨通过技术攻关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来实施的可能性,同时向设计单位介绍和推荐先进的施工新技术、新工艺和工法,争取通过适当的设计,使这些新技术、新工艺和工法在施工中得到应用。

2)了解设计进度,根据项目进度控制总目标、施工工艺顺序和施工进度安排,提出设计的时间和顺序要求,对设计和施工进度进行协调,使施工得以连续顺利地进行。

3)从施工质量控制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优化设计,为保证和提高施工质量创造更好的条件。

(2)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应组织设计单位向所有的施工实施单位进行详细的设计交底,使实施单位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了解设计内容和技术要求,明确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认真地进行图纸会审,深入发现和解决各专业设计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消除施工图的差错。

(3)设计现场服务和技术核定。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应要求设计单位派出得力的设计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设计服务,解决施工中发现和提出的与设计有关的问题,及时做好相关设计核定工作。

(4)设计变更。在施工期间无论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或施工单位提出需要进行局部设计变更的内容,都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先将变更意图或请求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查,经设计单位审核认可并签发«设计变更通知书»后,再由监理工程师下达«变更指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