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郭子仪安心修陵寝唐代宗畏敌走陕州

郭子仪安心修陵寝唐代宗畏敌走陕州

时间:2022-05-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郭子仪安心修陵寝 唐代宗畏敌走陕州却说郭子仪任皇陵使,奉旨督造肃宗的陵寝,即建陵。他已知郭子仪要来,便早早在道边恭候。郭子仪点点头,随杜宏运走进驿馆中坐下,驿卒过来献上茶。郭子仪看图案仍是活灵活现,不禁惊呆了。郭子仪视察完工地,便提笔向朝廷写了一道奏折,把修建陵墓所差材料、钱粮,以及面临的困难,详细地向代宗作了禀报。代宗急忙下旨,诏各地节度使进京勤王。

郭子仪安心修陵寝 唐代宗畏敌走陕州

却说郭子仪任皇陵使,奉旨督造肃宗的陵寝,即建陵。第二天便走马上任,去了陵墓工地。

在漫长的历史上,大多数帝王刚一登基上台,便开始营建陵寝。到驾崩时,陵墓早已完工,即可安葬。肃宗登基到死去不过六年,陵墓刚修了一半,工程尚未完工。郭子仪到了工地一看,墓道及墓室已建好,还差防盗墓装置。墓室外的牌楼、祭祀殿、配享殿都未建好。甬道两边的翁仲、灵龟、石碑都只做了部分,周边花草树木需要栽种,台阶甬道也只做了个规划,至少还需三四年时间。

肃宗的陵墓是六年前动工兴建的,朝廷派了工部侍郎杜宏运负责规划修建陵墓。他已知郭子仪要来,便早早在道边恭候。郭子仪带着单超及十多名家将下了马,杜宏运赶忙迎了上去,口中道:“下官拜见郭大人,给大人请安了。”郭子仪忙道:“杜大人,免了,免了。老夫看工地上人稀料少、夫役不多,工程进度太慢。究竟是何原因啊?你可将实情告诉老夫。大行皇帝不能在皇宫中停留太久,要早早入土为安。”杜宏运道:“请令公到陵寝驿馆中,下官向您禀告工程进展情况、所遇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郭子仪点点头,随杜宏运走进驿馆中坐下,驿卒过来献上茶。杜宏运道:“令公所说工程进度缓慢,的确不假。至德元年,下官奉命选址修建皇陵,直到年底才将地址确定下来。随后从奉天、池州、耀州、灵州等地调来工匠两千人,夫役三万人,开始动工。一年后,由于朝廷的钱粮供应不及时,材料欠缺,工程时干时停。加之很多木材取自秦岭山中,石材取自南粤,路途遥远,车船运输不便,行走困难重重。前年耀州发生叛乱,波及到咱们这儿,很多夫役从工地上逃跑,几天便逃掉了两万多人,工程几乎瘫痪了。接着各地多处发生叛乱,朝廷忙于平叛,无暇顾及这里,工程也就慢慢拖了下来。如今这里只剩下三千多人,顾了搬运材料,顾不了挖运土方,顾了砌砖垒石,顾不了雕花刻木,下官着急也是没法子。这下好了,令公莅临工地,咱们无法解决的困难,令公一定能解决,工程进度有希望加快了。”(www.guayunfan.com)郭子仪一听,有这么多困难,加之夫役太少,工程很难在近期完成。便说道:“老夫马上向朝廷写本章,请求调拨材料钱粮,加派修陵人手。最好是调些屯卫军队加入修陵,他们都懂得纪律,干起活来雷厉风行,一定能够在后年完工。”

说完,郭子仪走出门外,看到另一个房间门口排了长长的队,人们都在着急地嚷嚷着。郭子仪问道:“他们排队干什么?”老杜道:“禀令公,他们都是各处派来领材料的小工头。因咱们这里缺人手,好多地方照料不到,时常缺这少那,无法查对清楚。他们来领料,管料的便要一样一样地核对清楚,不能把祭祀殿上的东西用到配享殿上,或者把修甬道的石材用到台基上。什么铁钉、皮胶、麻绳、生漆、石灰桐油、梨木、樟木、红松、柏木、枣木等等一切,清查起来非常麻烦,所以他们只得排队等候。”郭子仪摇摇头,边走边道:“这样不行,耽误了大家的时间不说,还容易出错,得找个明白人来这里管事。”

他们巡视到了工匠棚下,很多人正在聚精会神地做砖雕石雕木雕。郭子仪看一个年轻后生正在砖块上雕一个“喜鹊登枝”的图案,便饶有兴趣驻足观看。年轻人全神贯注地錾刻,图案基本完成。一个喜鹊唧喳着站在树枝上,欢快地鸣叫着,像是在给谁报喜。图案做得活灵活现,简直就是一幅工艺品,令人拍案叫绝。

郭子仪正兴致勃勃地观看,不料年轻人一不留神,竟将喜鹊头弄断了,变成了无头喜鹊。郭子仪不禁惊叫了一声:“哎呀,多可惜。唉!你这个年轻人,太粗心了。”年轻人也是懊悔莫及,捧着那块砖雕发愣。

此时,从旁边过来一个老头,不言语地接过砖雕翻转着看了一下,拿起一根墨笔在喜鹊的肚子下面勾勒了几笔,又拿起錾子在上面轻轻地雕刻着。一会儿,图案变成了“喜鹊理毛”。喜鹊的脑袋又出现了,伸向翅膀下面,正在梳理羽毛。郭子仪看图案仍是活灵活现,不禁惊呆了。断头的喜鹊重新有了脑袋,只不过是由昂首鸣叫变成了翅下理毛,而且更加传神、活泼、可爱。年轻人辛苦了几天的作品没有废弃,仍是一件上乘作品。瞧着老头灵巧的双手和敏捷的才思,郭子仪由衷地赞叹道:“好本事,这才叫鬼斧神工啊!了不起。”

郭子仪惊叹之余问道:“老哥今年高寿几何?”老头看着郭子仪虽威武不俗,却是面含微笑,和蔼可亲。便爽朗地笑道:“大人见笑了,小民痴长六十有五。”

“做雕刻活计有些年头了吧?”

“从我爷爷算起,到我孙子这一辈,共做了五代人,一百多个年头了。当年重修白马寺,我爷爷便是匠作局的工头,修建了无数的宫殿和庙宇。以致祖祖辈辈都做砖雕、石雕活计,靠手艺吃饭嘛!”郭子仪点点头,告别了老师傅,向其他工地走去。

郭子仪视察完工地,便提笔向朝廷写了一道奏折,把修建陵墓所差材料、钱粮,以及面临的困难,详细地向代宗作了禀报。特别提出调郭晔、郭晤、崔漪到工地,协助他到外地调运木料石材,尽快修好建陵,让大行皇帝入土为安。

不久,朝廷调拨的钱粮运到了工地。兵部从云中调来一万将士,由郭晔、郭晤、崔漪率领,也到了工地。郭子仪派郭晔到南粤调集石材,派郭晤到秦岭深山调运木材,派崔漪做工程总管。又从各地招收了一万夫役,明显加快了工程进度。

却说大唐的西边有个吐蕃国,以前是多个松散的部落,没有形成统一。自松赞干布统一了各部落,建立了统一政权,自封为“赞普”。后来松赞干布请求跟大唐和亲,结甥舅之好。太宗皇帝为了边境的安宁,答应了他的请求,派文成公主嫁到西藏,两家世代修好。自那时起,两家边境上安宁了一百多年,基本上没有发生过战争。后来扎桑措吉夺取了政权,便背盟毁约,多次率兵侵扰中原。他们甚至深入到中原腹地,抢夺人畜财物,抢了便逃回陇西、青海一带,伺机再动。

宝应三年,扎桑措吉探听到大唐的兵马都在东部,西面防守空虚,便派大论桑巴率兵十万入寇天水、奉天一带。他们烧杀抢掠,很快便进入秦川大地。敌人刚一入侵,陇东、秦川各州县便向朝廷告了急,却被程元振扣压折子,不让皇帝知道。吐蕃人到了奉天,程元振才慌了,忙告诉了代宗。代宗急忙下旨,诏各地节度使进京勤王。二十多日过去了,没有一个节度使带兵入关。他们都怨恨朝廷,害怕程元振,害怕这个心胸狭窄而又嫉贤妒能的小人,更害怕遭了他的毒手。山南节度使来稹为国立有大功,而又嫉恶如仇,因此得罪了程元振。程元振收买了他的一个部下,诬告来稹反叛朝廷,而被代宗下旨赐死。

吐蕃人一路畅通无阻,很快便打到了泾川城下。泾川刺史高谨闻报后,忙下令关了城门,带人到城头上查看。他爬到城堞边向下一看,漫山遍野都是吐蕃兵,人叫马嘶,踊跃而至。他吓得面如土色,战战兢兢得说不出话来。

那桑巴驱马至城下,指着城上喝道:“守城的听着,快快开门投降,若牙缝中说出半个不字,老爷我便把你小小的城池打破,杀得鸡犬不留,一个不剩。快开城门吧!”高谨回顾手下州判黄歇道:“朝廷不发救兵,这如何是好啊!吐蕃人要打破了城池,城内数万人就要遭殃了,黄大人你说怎么办哪?”

黄歇胆儿比他还小,颤抖着声音道:“大人保命要紧,还是开门投降吧!”高谨道:“投降了吐蕃人,朝廷以后追究责任怎么办?”

“先顾了眼前再说吧!以后再说以后的事。”他们忘了守土之责,下令打开城门,放吐蕃人进城。

桑巴不费吹灰之力进了泾川城,心中好不得意,下令将全城能走动的男女老少、牲畜粮食全部掳走。高谨的一家老小也不例外,都被押在城隍庙中。桑巴高兴地坐在府衙大堂上,看着跪在地上的高刺史,不无讽刺地笑道:“高大人果然识时务,你立了大功,不要再跪了,起来吧!”

高谨哭丧着脸,哀告道:“尊贵的大论,看在下官为您立功的分上,请您下令放了下官的父母亲和妻子儿女,下官愿意听从您的使唤,领着你们去打长安城。”

“放了他们倒是可以,你还想住在这儿吗?你投降了我吐蕃国,便是我吐蕃的子民,大唐皇帝会杀了你。你还是到我吐蕃国去住吧!带上你的家人一并去。本老爷可以开恩,让他们乘坐马车走路。”高谨忙道:“谢谢大论老爷。”

桑巴仰着脸想了想问道:“你想给咱们带路,去攻打长安城吗?”高谨连忙道:“是的,下官知道长安防守并不严,也没多少军队,好打。”

“好啊,打下长安城,咱们再抢他一把,然后回陇西。”桑巴摘下头上的狗皮帽子,对他的卫兵道:“去见嘎贡将军,传本老爷的令,放了高大人的家人,给他们备辆车,明天随大队人马一起走。”卫兵应了声,出门而去。桑巴又对高谨道:“既然你熟悉长安城,知道是哪员大将守城吗?”

“大论,长安城没有大将把守,只有城防司的一万兵马在城中巡逻,兼带把守城门。南门外有左卫营的三万人马驻扎,拱卫长安城,其他地方没有兵马。其实长安就是一座空城嘛!”高谨殷勤地提供着情况。

桑巴一听高兴极了,完全没料到偌大的都城,防守竟是如此薄弱。他拍着高谨的肩膀道:“你对我吐蕃国大大的忠心,本老爷回去就请扎桑措吉赞普封你为副相,好好地为咱们搜集有用的消息。那个郭子仪你知道吗?他现在干什么去了?”

高谨一听他突然问起郭子仪,便诧异道:“大论认识郭子仪吗?他被皇帝派去修皇陵,没在京城内。”

“唔,我和他有杀父之仇,却没见过他。他若在长安城里,这回就杀了他为父报仇。只是可惜他不在。”高谨奇怪道:“郭子仪一直在北边镇守,这些年又在中原平叛,怎么和大论结的仇?”

“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当年我阿爸是大元帅,带领十万人马去抢甘州。在凉州附近遇到了唐军元帅王忠嗣,将他打得大败。眼看就要捉住他,不料却被郭子仪杀进去救出了王忠嗣。他伙同那个叫做仆固的,突破我军的防线,将我阿爸杀了。这次他要在长安城,本老爷一定将他杀了,报仇雪恨。”高谨一听是这么回事,便道:“大论啊,郭子仪没在城内那是你的福气,若有他在,你十万人马根本进不了长安城。万幸,万幸啊!”

桑巴怒道:“你们汉人就会吹牛,难道他郭子仪长着三头六臂吗?”

“大论不必动怒。你说听过太原城、云中城发生了叛乱,是谁平息下去的吗?就是郭子仪。这两个城池发生了叛乱,皇帝却派不出一兵一卒去平息,便把平叛的事情交给了郭子仪,让他去夺回城池。郭子仪接受了命令,知道朝廷的困难,只好带了自己原部下的一百多个伤残弟兄们去打仗。他们昼夜兼程赶到了太原城下,用计拿下了太原城,杀了作乱的大将。紧接着他又挥兵云中城,仍然是靠智谋拿下了云中,杀了叛将。两处叛乱平息用了不到十天时间,大论您说此人厉害不厉害?”

高谨连说带比画的一番话,听得桑巴有些发怵,不想再向前深入。继而他想到了长安城的繁华与富庶,不抢劫一番心又不甘。便挥了挥手道:“别说了。他再有多厉害,你们的大皇帝不用他,岂不是白搭。多吉,传令下去,带上泾川的老百姓,一起开往长安城。”

吐蕃人打进平凉,代宗着了急,天天盼各处勤王大军到来。过去了一个月,一个勤王兵马都没来,吐蕃人到了泾川,他吓慌了神。不找大臣们商量,却和程元振、鱼朝恩商议,如何才能躲过这场灾难。程元振道:“皇上,如今拱卫长安的只有三万人马,加上城内维持治安的一万人,总共才有四万人马。吐蕃人却有十万大军杀来,其势不可挡也!奴才以为应避其锋芒,退守陕州,依靠河洛地区的兵马抵挡吐蕃人,方为上策也!”

代宗听他出的主意跟当年的杨国忠一样,犹豫道:“此计恐怕不妥吧!当年太上皇得知潼关失守,轻信了杨国忠的话,丢弃长安而西狩。致使多少大臣和皇族惨遭敌人杀害,至今朕的心里仍旧痛楚。”他想起了端庄秀丽的沈妃,至今尚且渺无音讯,不由得滴下几滴清泪。

“陛下,此次退守陕州,跟上次太上皇西狩成都不一样。那次贼势凶猛,如燎原大火燃遍中原大地,长安确实难保也!太上皇仓皇放弃长安,只想偏安于四川,其心力已经倒了。咱们这次是退守陕州,诱敌于崤山中,依靠淆函之险而御敌,等于是积极地对敌作战嘛!咱们等待四方勤王大军到来,必将吐蕃人聚歼于函谷关下。此也是一种诱敌的办法,望陛下不要再犹豫了。”程元振极力撺掇代宗逃出潼关,奔走陕州,代宗却答应了。他派鱼朝恩打前站,先去了陕州。

读史至此的人们不禁心生疑窦。当年李豫当天下兵马大元帅的魄力哪儿去了?东征西杀的勇气哪儿去了?怎么就轻易地退出了长安城、扔下社稷宗庙和满城的百姓不管呢?当年他和郭子仪率军拼杀了多次,才收复了长安城。他难道不知道夺取长安城的艰难吗?

当晚,也就是八月二十日,代宗秘密招呼文武百官出城,并带走了所有御林军,还有左卫营的三万兵马。留下了皇宫大院,留下了祖宗牌位,留下了满城百姓,任由吐蕃人宰割。其天良何在啊!

车驾快要出城门了,裴冕从后面赶上来,攀住车辕哭谏道:“皇上啊,这满城的百姓怎么办?宗庙社稷怎么办?您留下来不要走,给臣一道旨意,臣这就去找郭子仪,请他来守长安城,保卫京城。”

代宗为难地道:“朕知道你们的心情,遇事便想到郭子仪。但远水解不得近渴,已经来不及了。郭子仪回了华州,要去寻找他,来回得两天时间。两天后吐蕃人早进了长安城,找来又有何用呢?算了吧!”

“陛下,您下旨,恢复郭子仪兵马副元帅职务,老臣这就去请他。这满城的百姓都是大唐的子民,祖宗的牌位都在城里,咱们岂能一走了之。即使京城被围了,也不能弃城而去,咱们有的是将士嘛!退一步说,即使皇上一定要走,也要下旨召回郭子仪。有郭子仪在,一定能夺回长安城。”裴冕攀住车辕不松手,苦苦哀求代宗。

程元振看着裴冕不放手,不耐烦地说道:“裴大人,郭子仪早已不执掌军务了,手下没一兵一卒,你把他弄来有何用?快快松手吧,别误了皇上的行程。”

此时,张楷、颜真卿、冯植都来了,一齐跪倒苦谏,劝说皇上起用郭子仪,保护京城。

代宗想了想,恢复郭子仪的官职也许有用。能否收复长安城且不说,起码堵了这些大臣们的嘴,不能说他不重用能臣、功臣。便说道:“好吧,朕答应你们,你们都起来吧!”

代宗命人写好诏书,盖上玺印,对几个大臣道:“众位爱卿年纪大了,不要再去奔波了。咱们这次到陕州,路过华州。到时朕派个人去请郭子仪就是了,你们放心吧!柏良器,到华州地界时,你派个年轻的校尉跑一趟华州,去给郭子仪传旨。”柏良器答应着,接过圣旨离去。

这正是:弃城离民仓皇去,不信老臣信鬼蛊。

    背井离乡为哪般,只因皇上最怕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