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四轮定位的基本知识

四轮定位的基本知识

时间:2024-10-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汽车的车轮定位是指车轮、 悬架系统元件以及转向系统元件,安装到车架 (或车身) 上的几何角度与尺寸需符合一定的要求,保证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汽车的磨损和油耗。从汽车的正上方向下看,轮胎的中心线与汽车的纵向轴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前束角。轮胎中心线前端向内收束的角度为正前束角,反之为负前束角。通常汽车行驶过程中,主销后倾角应为正值。

(一) 基本常识

现代汽车的车轮定位是指车轮、 悬架系统元件以及转向系统元件,安装到车架 (或车身) 上的几何角度与尺寸需符合一定的要求,保证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汽车的磨损和油耗。

(二) 主要技术参数

1. 主要定位参数

(1) 前束。从汽车的正上方向下看,轮胎的中心线与汽车的纵向轴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前束角。轮胎中心线前端向内收束的角度为正前束角,反之为负前束角。总前束值等于两个车轮的前束值之和,即两个车轮轴线之间的夹角,如图1-32 (a) 所示。

图1-32 前束角和外倾角

(2) 外倾。从汽车正前方看,汽车车轮的顶端向内或向外倾斜一个角度,称为车轮的外倾。通常情况下汽车的侧倾角为外倾,用偏离垂直线所倾斜的角度来表示,如果顶端向外倾斜称为正外倾角,如果向内倾斜则称为负外倾角,如图1-32 (b) 所示。

(3) 主销后倾角。从汽车的侧面看,主销轴线 (或车轮转向轴线) 从垂直方向向后或向前倾斜一个角度称为主销后倾或前倾。在纵向垂直平面内,主销轴线与垂线之间的夹角,称为主销后倾角。向垂线后面倾斜的角度称为正后倾角,向前倾斜的角度称为负后倾角。通常汽车行驶过程中,主销后倾角应为正值。主销后倾角的获得,一般是在安装时通过悬架元件的相互位置来保证的,如图1-33 (a) 所示。

图1-33 主销后倾角和主销内倾角

(4) 主销内倾角。从汽车的正前方看,主销 (或转向轴线) 的上端略向内倾斜一个角度,称为主销内倾。在汽车的横向垂直平面内,主销轴线与垂线之间的夹角称为主销内倾角,如图1-33 (b) 所示。

2. 其他定位参数

(1) 推进线。汽车后轮总前束的夹角的平分线就称为汽车的推进线,如图1-34所示。

图1-34 推进线

(2) 推进角。推进线与几何中心线之间的夹角称为推进角。

(3) 左横向偏置角。左侧前后轮中心的连线与推进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左横向偏置角,如图1-35所示。

(4) 右横向偏置角。右侧前后轮中心的连线与推进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右横向偏置角,如图1-36 (a) 所示。

(5) 轮距差。左侧前后轮中心的连线与右侧前后轮中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称为轮距差,如图1-36 (b) 所示。

(6) 轴偏置。轮距差角的平分线与推进线之间的夹角称为汽车轴偏置,如图1-36 (c) 所示。

(7) 前退缩角。两前轮中心的连线与推进线的垂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前退缩角,如图1-37所示。

(8) 后退缩角。两后轮中心的连线的垂线与推进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后退缩角,如图1-37所示。

图1-35 左横向偏置角

(9) 包容角。从汽车正前向看,主销的轴线和车轮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就称为包容角,如图1-38所示。

图1-36 偏置角、 轮距差和轴偏置示意图

(a) 右横向偏置角:(b) 轮距差:(c) 轴偏置

图1-37 前退缩角和后退缩角

图1-38 包容角

(10) 转向前展。在方向盘转正的情况下,汽车的两个前轮的前束值都为零时,当方向盘转动到一侧最大转向角的状态,此时汽车的两个前轮端面之间的夹角就称为汽车的转向前展。

一、 判断题

1. 新型汽车的纵梁前部会有用螺栓固定的保险杠支撑,在剧烈碰撞中吸收能量,可以快速更换。( )

2. 发动机罩没有吸能设计。( )

3. 汽车车身中部强度很高,也设计了吸能区保护乘员。( )

4. 整体式车身前部板件承受的载荷更大,因此要求前部车身的刚性要好。( )

5. 后纵梁的后段都经过波纹加工,以提高吸收撞击的效果。( )

二、 选择题

1. 车架式车身在碰撞时主要由 ( ) 吸收能量。

A. 主车身 B. 车架 C. 横梁

2. 整体式车身的 ( ) 刚性最大。

A. 前车身 B. 中车身 C. 后车身

3. 整体式车身与车架式车身相比,( ) 是整体式车身的特点。

A. 汽车通过性高 B. 安全性高 C. 碰撞时把损伤局限在某些部位

4. 发动机纵置在前车身的 ( ) 上。

A. 中间梁 B. 前悬架横梁 C. 后纵梁

5. ( ) 是整体式车身前车身的部件。

A. 门槛板 B. 前纵梁 C. 中柱

6. 在整体式车身发动机舱部位,( ) 没有吸能设计。

A. 纵梁 B. 横梁 C. 挡泥板

三、 简答题

1. 简述典型轿车的车身结构。

2. 试简述四轮定位四个主要参数的作用,以及与车身的关系。

3. 分析整体式车身和车架式车身的区别及各自的优缺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