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定位的两种观点与基本共识

定位的两种观点与基本共识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复合图书馆的定位,图书馆界同仁有不同的认识。其中较多学者认为,复合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产生后出现的新形态,将会长期存在。代表人物是最早提出复合图书馆的苏顿先生。以上两种不同观点的明显区别是复合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出现谁先谁后。后人将布什称作“电子图书馆之父”。

(三)定位的两种观点与基本共识

对于复合图书馆的定位,图书馆界同仁有不同的认识。其中较多学者认为,复合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产生后出现的新形态,将会长期存在。

武汉大学黄宗忠先生认为:“复合图书馆既不是纯传统的,又不是纯数字的;既不是完全实体的,也不是全虚拟的,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体。”,“复合图书馆不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1+1的简单叠加,也不是二者的凑合,更不是传统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的中间阶段或过渡模式,而是一个有机整体,一种新模式。”,“纯数字图书馆时代不会出现,复合图书馆将是未来社会图书馆的主体。”,“图书馆发展的连续过程是: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复合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初景利教授认为:“复合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当前发展逻辑的延续,是图书馆发展模式的现实选择。”,“它不是从传统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临时性的过渡,可以预见未来,它是图书馆存在的基本形态。”,“应以复合图书馆作为我国图书馆发展的定位。”

台湾的顾敏先生认为:“估计到21世纪初叶,除了极少数的图书馆可以维持前述的传统图书馆形态,又有极少数的图书馆可以转变为全部的数字化典藏外,大多数的图书馆都将面临复合图书馆的情境与挑战。”

与上述观点不同的是,有人认为复合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发展的过渡阶段,不是一种长期存在的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最终将取代传统图书馆。代表人物是最早提出复合图书馆的苏顿先生。他将图书馆演变的过程划分为:传统图书馆—自动化图书馆—复合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并指出“图书馆已经或必定要沿着这一序列,从作为一个场所的图书馆向作为逻辑思维存在的图书馆演进。”

以上两种不同观点的明显区别是复合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出现谁先谁后。由此而来的差异还有:复合图书馆是否是过渡阶段,是否长期存在,是否会成为21世纪图书馆的主流形态,等等。

对此,笔者认为还是要由事实来说明。

194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院长凡内瓦尔·布什(Vannerar Bush)设想了一种未来图书馆。这种图书馆就像一个书桌那样,叫做Memex的装置,用来帮助人们查询经过压缩处理的知识库。他呼吁科学家,发展一种能输入大量文字和声像等多媒体信息资料语言。然后再用“干摄影”(diyphotography)和更为先进的“缩微摄影”(mierophotography)等技术将信息还原为人们能够阅读和获取的形式。这样可把一部《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全部压缩到只有火柴盒大小的存储装置里。人类整个文明史所积累起来的文献,只用一辆货车,就可装走了。后人将布什称作“电子图书馆之父”。

1945年,美国最早在图书馆应用计算机。20世纪60年代初,为了提供一个机器可读目录资料格式,美国国会图书馆创制了MARC方案,诞生了美国机读目录格式(USMARC),这一方案可以在任何型号的计算机中运行。这为美国图书馆自动化进展奠定了基础,并得到国际图联的承认,在20世纪70年代初产生了国际图联机读目录格式(UNMARC)。

1962年,在美国西雅图举办的“21世纪图书馆”展览会上提出了“没有图书的图书馆”的观点,可以说是电子图书馆最早的理论准备。

1971年,世界上第一个图书馆联合编目系统OCLC(Ohio College Library Center)正式运行。

1972年,世界上第一个商业性联网信息服务供应商LALOG创立。

1973年,世界上第一个提供联网文本法律信息LEXIS-NEXIS创立。

1974年,美国研究图书馆信息网络RLIN成立。

1975年,美国图书馆学家R.W.Christian在《Electronic Library:Bibliographic Databuses,1975~1976》一书中首先提出了“Electroniclibrary”一词。

1977年,在世界上第一个图书馆联合编目系统基础上,成立了联网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nline Compater Library Center),简称OCLC。

1982~1987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开展“光碟试点项目”(Optical Disk Pilot Projecct),把国会图书馆许多部门的馆藏文献和图片数字化。

1988年,美国最早提出“电子图书馆:水星计划(Electronic Library:The Mercury Project),并选择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密西根大学作为试点。

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LM)和美国国家档案馆(NARA)推出了世界上首批电子图像系统。

1993年,美国克林顿政府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中,将数字图书馆规划作为“试点”建设项目;1994年9月,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和国家航空与太空总署联合发起了“数字图书馆创始工程”(Digital Library Initialive——DLI),计划为期4年,耗资2440万美元。1998年第二期工程启动,目前已全部完成,建成大规模文献库、空间影像库、地理图像库和声像资源库,已投入使用。

1993年,英国图书馆电子化项目创建,目的是要借助网络技术和图像来提高对馆藏数字化文献的存取。

法国、日本等许多国家也都计划实施了各自的数字图书馆计划。

1996年,英国苏顿先生提出了复合图书馆的设想,同年,英国鲁斯布里奇采纳了复合图书馆的提法,而且又使用了“混合图书馆”一词。

1998年,我国的黄宗忠先生提出并全面论述了21世纪的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共存互补。随后,我国学者展开了对复合图书馆的研究,复合图书馆被众多图书馆界同仁接受并开始实践。

以上事实已经回答了前述的“发展顺序”问题以及由此而来的一系列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复合图书馆的定位应以第一种观点为妥,即不是过渡阶段而是新模式、新形态,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会长期存在。

下面从五个方面可以有力地说明这种观点的合理性。

1.纸质文献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退出历史舞台,无纸化社会同样不会出现。书籍、杂志和报纸仍是社会符号和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纸质文献仍受人们钟爱,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并已呈现繁荣发展趋势,这已是不争事实。既然纸质图书不会消失,以收藏文献为职能的图书馆就要收藏纸质文献,纯数字图书馆只能是局部存在,复合图书馆“兼收并藏”的优势必定会满足用户的需求。将图书馆发展过程划分为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复合图书馆,有助于确立现实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2.20世纪80年代美国图书馆学家兰开斯特(F.W.lancqster)预言:“1984年,发达国家不会再为藏书而设立图书馆”。到了90年代中期以后,被称为“图书馆消亡论”代表人物的兰开斯特一改大胆放言的作风而变得谨慎起来,并在《关于无纸化社会的再思考》一文中说,他自认为“以纸为载体过渡到以电子为载体的交流令人神往。然而随着过渡的实际进行,我对其发展和意义则变得不再热情满怀,并且在过去的几年甚至变得彻底敌视”,他认为当前技术最严重的后果是非人性化趋向。

3.数字化时代新建和扩建图书馆舍仍然不可阻挡。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和扩建图书馆舍不仅没有减少,反而逐年增加,规模越来越大。1995年法国投资85亿法郎建新馆,占地6万多平方米,阅览座位3600个,相当于旧馆的5倍,藏书1200万册,每天接待读者1.2万人次。1997年英国投资8.87亿美元建成新馆,占地数公顷,书架长度达250英里。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也在近几年进行了扩建。我国上海1996年底建成了新馆,投资6亿人民币,8万多平方米,可藏书1320万册,阅览座位2930个,居中国第二,亚洲第三,世界第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省区都在建设新馆,而且规模越来越大。2001年动工的南京图书馆投资6亿人民币,面积8万平方米,可藏书1200万册。中国科学院图书馆1999年动工。高校图书馆1990~1997年新建扩建面积有207.88万平方米。

4.传统图书馆纸质文献不可能全部转换成数字文献。

(1)版权保护使图书馆无权更不能随意将个人拥有版权的著作转换成数字文献。

(2)印刷文献转换成数字文献耗资费时巨大,不可能一蹴而就。

(3)数字文献内容容易失真,安全存在隐患。

(4)数字文献不如纸质文献保存时间长,最多30年就必须重做,而纸质文献可保存几百乃至更长时间。

(5)已转换成数字文献的纸质文献也不能随意处理,仍要继续保存。

5.21世纪初我国不少大中型传统图书馆已在有计划地步入复合图书馆。它们已具有一定数字图书馆的成分,数字化比重不断提高,网络服务正在展开,已是潜在的复合图书馆或复合图书馆的雏形,亦或是建设中的复合图书馆。

据2000年统计,我国已有40多所公共图书馆和171所高校图书馆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开展网络服务。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站仅2000年一年上网点击人数达1.4亿人次。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拥有数字化馆藏300CB以上,已有25万种馆藏文献数字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