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茶树树体多样性

茶树树体多样性

时间:2022-09-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9株野生型古茶树树幅均值为3.8 m,543株栽培型古茶树树幅均值为4.7 m,表明生产活动对栽培型茶树树幅的影响极为明显。33株野生型古茶树基部干围均值为161.4 cm,545株栽培型古茶树均值为108.3 cm,表明两种类型古茶树树干大小的差异较大。

全州124个样点中有582株古茶树的树高、最低分枝高、树幅和基部干围等4项指标的极小值、极大值、变幅、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具有较大差异,其主要表现:野生型古茶树树幅的极大值、变幅和均值均小于栽培型古茶树,其他3项指标的极小值、极大值、变幅、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基本上是野生型的均大于栽培型古茶树,这些数值的差异性可反映出栽培措施对古茶树的影响(表3-6)。

表3-6 茶树高幅度及基部干围差异性

(一)树高

32株野生型古茶树树高均值为11.2 m,545株栽培型古茶树树高均值为5.2 m,表明生产活动对栽培型古茶树的影响极为明显。就树高的分布范围而言,32株野生型古茶树主要分布范围为6.0~17.0 m,共17株,占野生型古茶树样本数(32株)的51.52%,占样本总数(577株)的2.95%;栽培型古茶树树高主要分布范围为3.0~7.0 m,共422株,占栽培型样本数(545株)的77.43%,占样本总数的(577株)73.14%(表3-6)。577株古茶树树高最具特异性的植株如下:

古茶树最高为23.00 m,分别是勐海县格朗和乡帕真村委会编号MH2014-154芹菜塘野茶1号(大理茶C. taliensis);最低为1.70 m,是勐腊县易武乡易武村委会三合社村小组编号ML2014-003三合社2号大茶树(普洱茶C. assamica),两者高差达21.3 m。其中,野生型古茶树最低为3.60 m,是勐海县格朗和乡南糯山村委会拔马寨村小组编号MH2014-054拔马野茶(大理茶)。栽培型古茶树最高为16.40 m,是勐海县格朗和乡南糯山村委会拔马寨村小组编号MH2014-053拔马2号大茶树(普洱茶)。

(二)树幅

29株野生型古茶树树幅均值为3.8 m,543株栽培型古茶树树幅均值为4.7 m,表明生产活动对栽培型茶树树幅的影响极为明显。就树幅的分布范围而言,29株野生型古茶树主要分布范围为2.0~5.0 m,共17株,占野生型古茶树样本数(29株)的58.62%,占样本总数(572株)的2.97%;栽培型古茶树主要分布范围为3.0~6.0 m,共361株,占栽培型古茶树样本数(543株)的66.48%,占样本总数(572株)的63.11%。572株古茶树树幅大小最具特异性的植株如下:

野生型古茶树最大的为10.20 m×10.10 m,是勐海县格朗和乡帕真村委会芹菜塘编号MH2014-145雷达山1号野茶(大理茶C. taliensis);最小的为1.4 m×1.5 m,是勐海县勐宋乡蚌龙村委会编号MH2014-099蚌龙1号野茶(大理茶)。栽培型古茶树最大的为10.60 m×10.55 m,是勐海县勐往镇曼糯村委会曼糯村小组编号MH2014-008曼糯大叶茶(普洱茶);最小的为1.40 m×1.30 m,是勐腊县象明乡倚邦村委会曼拱二队村小组编号ML2014-112曼拱红花小叶茶(茶)。

(三)最低分枝高

31株野生型古茶树最低分枝高均值为1.6 m,522株栽培型古茶树均值为0.61m,表明两种类型古茶树的最低分枝高差异较大。就最低分枝高的分布范围而言,野生型古茶树主要分布范围为0.50~0.90 m,共10株,占野生型古茶树样本数(31株)的32.26%,占样本总数(553株)的1.81%;栽培型古茶树主要分布范围为0.10~0.60m,共273株,占栽培型样本数(522株)的52.3%,占样本总数(553株)的49.37%(表3-6)。553株古茶树最低分枝高最具特异性的植株如下:

在553株古茶树样株中,野生型古茶树最低分枝高最高为5.40 m,是勐海县西定乡贺松村委会贺松小组编号MH2014-219贺松野茶(大理茶);最低为0.15 m,是勐海县西定乡曼佤村委会贺松村小组编号MH2014-222贺松野茶(大理茶C. taliensis)。栽培型古茶树最低分枝高最高的为8.0 m,是勐腊县瑶区乡沙仁村委会南贡山村小组编号ML2014-157南贡山1号大叶茶(苦茶),最低为0.01 m,是勐腊县象明乡倚邦村委会曼拱二队村小组编号ML2014-110曼拱4号红花茶(茶)。

(四)基部干围

33株野生型古茶树基部干围均值为161.4 cm,545株栽培型古茶树均值为108.3 cm,表明两种类型古茶树树干大小的差异较大。就基部干围的分布范围而言,野生型古茶树主要分布范围为120.0~210.0 cm,共18株,占野生型样本数(33株)的54.55%,占样本总数(578株)的3.11%;栽培型古茶树主要分布范围为60.0~150.0 cm,共365株,占栽培型古茶树样本数(545株)的66.97%,占样本总数(578株)的63.15%(表3-6)。578株古茶树基部干围最具特异性的植株如下:

由表3-6可知,在578株古茶树中,野生型古茶树基部干围最大的为285.1 cm,是勐海县格朗和乡帕真村委会编号MH2014-151雷达山7号野茶(大理茶C. taliensis);最小的为45.0 cm,是勐海县格朗和乡南糯山村委会拔马寨村小组编号MH2014-054拔马野生茶(大理茶)。栽培型古茶树最大的为304.9 cm,是勐海县布朗山乡班章村委会新班章村小组编号MH2014-324古树茶(普洱茶);最小为26.0 cm,是勐腊县象明乡倚邦村委会曼拱二队村小组编号ML2014-112曼拱红花小叶茶(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