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类心灵的窗户

人类心灵的窗户

时间:2022-09-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人们把眼睛称作人类心灵的窗户,人们通过眼睛就能不断地接受和感知新事物。正常成年人其平均前后径是24mm,平均垂直径23mm。角膜是接受信息的最前哨进口。角膜是眼球前部的透明部分,光线经此射入眼球。巩膜是致密的胶原纤维结构,不透明,呈现乳白色,质地坚韧。上下睑间的裂隙称睑裂。内眦处有肉状隆起称为泪阜。泪器有分泌泪液的泪腺和排泄泪液的泪道。据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眼睛的性能和太阳的关系最为紧密。

眼睛,也叫作目,它是一个能够感知光线的器官,也是人类感观中最重要的器官,大脑中约有80%的知识和记忆都是通过眼睛取得的。人们读书认字、看图赏画等都是借助眼睛进行的,眼睛对颜色、光线进行分辨后,再将这些视觉、形象转换成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大脑才会有意识。所以,人们把眼睛称作人类心灵的窗户,人们通过眼睛就能不断地接受和感知新事物。

眼睛是人的视觉器官,是人了解外界的窗口。它主要由眼球和眼的附属器官构成。其中眼球是人眼睛的最主要部分,它类似一个球形,位于眼眶内。正常成年人其平均前后径是24mm,平均垂直径23mm。它的最前面突出于眶外12~14mm,依靠眼睑保护。眼球,它主要是由眼球壁、眼内腔和内容物、神经、血管等组织。眼球壁一般分为外、中、内三层。外层由角膜、巩膜构成。前1/6是透明的角膜,其余5/6是白色的巩膜,俗称“眼白”。眼球外层起维持眼球形状和保护眼内组织的功能。角膜是接受信息的最前哨进口。角膜是眼球前部的透明部分,光线经此射入眼球。角膜稍呈椭圆形,略向前突出。横径是11.5~12mm,垂直径是10.5~11mm。周边厚约1mm,中央厚0.6mm。在角膜的前面,有一层泪液膜能够起到防止角膜干燥、保持角膜平滑和光学特性的作用。另外,角膜中分布着大量神经,感觉非常敏锐。

所以,角膜不但是光线进入眼内和折射成像的主要结构外,而且也对眼睛起到保护作用,而且还是判断人体知觉的重要部位。巩膜是致密的胶原纤维结构,不透明,呈现乳白色,质地坚韧。中层又称葡萄膜,色素膜,具有丰富的色素和血管,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三部分。虹膜呈环圆形,在葡萄膜的最前部分,位于晶体前,有辐射状皱褶叫作纹理,表面含不平的隐窝。各种族人的虹膜颜色不同。中央有一个2.5~4mm的圆孔,称为瞳孔。我们眼睛睫状体的前面连虹膜根部,后面连脉络膜,外侧是巩膜,内侧则是通过悬韧带和晶体赤道部相接。

眼 睛

眼睛的脉络膜的位置位于巩膜和视网膜之间。脉络膜的血循环营养视网膜外层,它所含有的丰富色素具有遮光暗房作用。内层是视网膜,它看上去是一层透明的膜,也是视觉形成的神经信息传递的第一点。具有很精细的网络结构及丰富的代谢和生理作用。视网膜的视轴正对终点为黄斑中心凹。黄斑区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机敏的特殊区域,直径约1~3mm,宏观世界的中央是一小凹,也就是中心凹。黄斑鼻侧约3mm处有一直径为1.5mm的淡红色区,是视盘,也叫视乳头。它是视网膜上视觉纤维汇聚向视觉中枢传递的出眼球部位,没有感光细胞,所以在视野上展现是固有的暗区,我们叫做生理盲点。

我们的眼内腔是由前房、后房和玻璃体腔构成的。眼内容物是由房水、晶体和玻璃体组成的。且上述三者均为透明的,和角膜一起称作屈光介质。房水由睫状突产生,有营养角膜、晶体及玻璃体,维持眼压的功能。晶体是富有弹性的透明体,外形像双凸透镜,位置在虹膜和瞳孔之后、玻璃体之前。玻璃体为透明的胶质体,充满眼球后4/5的空腔内。其主要成分是水。玻璃体有屈光作用,也具有支撑视网膜的作用。视神经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视网膜会将它所获得的那些视觉信息,经由视神经传输到大脑。

所谓视路,指的就是从视网膜接受视信息到大脑视皮层形成视觉的整个神经冲动传递的径路。除眼球外,眼还有一些附属器,它们分别为眼睑、结膜、泪器、眼眶和眼外肌。眼的附属器尽管和视觉没有直接的关系,不过它们也是不可或缺的。人的眼睑分为上睑和下睑,位于眼眶前口,覆盖眼球前面。上睑以眉为界,下睑与颜面皮肤连接。上下睑间的裂隙称睑裂。两睑相连接处,分别叫作内眦及外眦。内眦处有肉状隆起称为泪阜。上下睑缘的内侧各有一有孔的乳头状突起,叫作泪点,是泪小管的开口。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眼睑的生理功能:眼睑最重要的功能是保护眼球,因为常常眨眼,所以能够使泪液润湿眼球表面,从而使角膜保持光泽,并且能够清理结膜囊内的灰尘和细菌。

我们眼睛上的结膜,是一层薄且透明的黏膜,它覆盖在眼睑后侧和眼球前面。按照解剖部位可以分为睑结膜、球结膜和穹隆结膜三部分。由结膜形成的囊状缝隙称为结膜囊。泪器有分泌泪液的泪腺和排泄泪液的泪道。眼外肌主要负责眼球的运动,它共有6条,其中包括4条直肌和2条斜肌。4条直肌是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和外直肌,2条斜肌指的是上斜肌和下斜肌。眼眶是由额骨、蝶骨、筛骨、腭骨、泪骨、上颌骨和颧骨7块颅骨组成,呈稍向内,向上倾斜,四边锥形的骨窝,其口向前,尖朝后,有上下内外四壁。成年人眼眶深4~5cm。眼眶内不但有眼球、眼外肌、血管、神经、泪腺和筋膜,而且各组织之间布满了脂肪,具有软垫的功能。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眼睛的性能和太阳的关系最为紧密。这就像苏联科学家瓦比洛夫所说的:“眼睛是人类经过长期的极其复杂的自然选择结果。它是外部世界、外界媒质作用以及生存斗争,人们对外部世界更好适应性水平的总变异”。他同时还认为,“地球上人眼是对太阳光线的适应结果。不掌握太阳知识,就不能了解眼睛的作用机制”。其实,人类的眼睛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今天这样一个复杂灵活、微妙传神的光学系统,可以说是人类漫长进化的一个必然结果,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太阳的杰出成果。

有关科学实验和研究表明,宇宙天体发出的电磁波,包括了从无线电波到γ射线波长的很宽范围。对于这些从宇宙空间投来的电磁辐射,地球大气层仅留下两个允许通过的“天窗”,一个是波长范围约在0.39~0.76μm的光学窗口(或称可见光窗口),而另一个则是波长为1mm~10m范围的射电窗口。上述这些告诉我们,地球大气层仅仅是对这两个波段的电磁辐射是“透明”的。

比如说太阳,它不仅可以发出可见光,同时还不断地向四周喷发紫外、红外、无线电波和其他辐射。但是除了上面所说的“两个窗口”所允许通行的以外,其他波段的电磁辐射则因为受到地球大气的吸收,在到达地面之前就已基本“消耗完全”。既然它们不能“参与”照明,那么,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眼也就没有必要再为它们“设置”感光细胞了。这也证实为何人眼可以感受的所说的“可见光”是在这样的一个波段,而不是在电磁波谱的其他波段。

对于人眼来说,所能够接受的光波波长大约是390~760nm,这个波段范围恰好和光学窗口所透过的波段相符合,这是人眼对大自然(或说对太阳)适应的必然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