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翰林的由来

翰林的由来

时间:2022-09-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唐玄宗时期,开始在宫廷内阁设置翰林学士,这原是一般行政系统以外的差遣,不计官阶,也无官署,只是在宫廷内的学士院住宿,以待皇帝不时宣召,代皇帝起草文件。后来习惯以翰林学士为清要之选。宋代进一步抬高了翰林学士的地位,设立翰林学士院,与实际掌政权的政事堂枢密院居平等地位。翰林学士知制诰即以代皇帝撰文告为专职,有的称“承旨”。此后,凡执政大臣,多授予某某殿大学士的荣誉衔,以表示尊崇。

翰林的由来

唐玄宗时期,开始在宫廷内阁设置翰林学士,这原是一般行政系统以外的差遣,不计官阶,也无官署,只是在宫廷内的学士院住宿,以待皇帝不时宣召,代皇帝起草文件。当时李白就任过这个官衔。

直到唐德宗以后,翰林学士这个职务才日趋重要,由于兼有顾问、幕宾、清客的身份,整天不离皇帝左右,常有进言的机会,有希望参与政务,直至升任宰相,所以为仕途中人所羡慕。后来习惯以翰林学士为清要之选。几乎不是翰林出身的人就不能正式拜为丞相。

宋代进一步抬高了翰林学士的地位,设立翰林学士院,与实际掌政权的政事堂(中书门下)枢密院居平等地位。翰林学士知制诰即以代皇帝撰文告为专职,有的称“承旨”。冠翰林之名而不属学士院的,有翰林侍读学士、侍讲学士。这些所谓经筵官,以在皇帝左右进讲书史为职。皇帝很需要收罗这批饱学之士作为“智囊”,故倍加恩宠。此后,凡执政大臣,多授予某某殿大学士的荣誉衔,以表示尊崇。

明代的翰林是从进士中选拔的,他们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成了正规的朝官。明清翰林院以大学士为掌院学士,其下设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等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