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隔靴搔痒”不能评价科学研究

“隔靴搔痒”不能评价科学研究

时间:2022-09-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其实,与其如此“隔靴搔痒”,不如直接读懂科学。2002年,我曾经将自己认为生物医学方面值得获诺贝尔奖的21项工作写下来。是否值得,是评价研究工作的水平,与预测是否实际能得到奖,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别。诺贝尔奖委员会成员都是人,其水平不能过高估计,实际是有限的,有时把该得奖的人遗漏了,有时把奖给了不该得的人。但是,他们不在我列出的“值得”得奖的名单上。

“隔靴搔痒”不能评价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的评价,在中国之所以成为很大的问题,是国内懂行的人不够多,公平的也不多,两项的交集就更少。而国内行政管理人员迫切希望知道科学研究的水平,但又不知如何得到比较可靠的信息。

美国有个专门分析论文引用情况的机构(“汤森路透”),比较受不懂科学而又要管理科学者的欢迎。

2009年11月11日,汤森路透来北京大学做宣传,以他们“预计”诺贝尔奖的成功率,来宣传他们的成就。

其名目是“诺贝尔奖离我们还有多远”研讨会。(http://www.pku.edu.cn/homepage/notice/bdtz.html?id=52367)

公司的演讲者是“汤森路透首席诺贝尔奖预测专家David Pendlebury先生”。

我随后的讲话基本是针锋相对。

事实上,他们不能根据引用来评判诺贝尔奖,引用高的有不得奖的,而引用低的得奖。他们在引用分析后,继续做了多项其他工作来弥补引用分析的问题,而且很麻烦。其实,与其如此“隔靴搔痒”,不如直接读懂科学。

《科学时报》部分报道了我讲的内容。《科学时报》没有将我批评的全部内容登出。

这样谈问题,不仅是针对国外公司夸大他们作用的宣传,希望大家不被外国人迷惑,也是希望国内不懂科学者,要有能力找到合适的人咨询,而不是以间接数字来评判。

《科学时报》2009年10月14日“每周聚焦”上登出的我的文章如下:

诺贝尔奖,值得获奖和预测获奖的差别

2002年,我曾经将自己认为生物医学方面值得获诺贝尔奖的21项工作写下来。从当年到2009年,已经有10项获奖,有些是生理学医学奖,有些是化学奖。我原文说明,有能力作这样评价不是特别难,“因为这是评价已经做出的研究。而预计未来研究领域和方向,则难”。

通常容易发生的误会是,认为我的文章是“预测”诺贝尔奖得主。

其实,我的文章的标题之所以用“值得”这个词,是有意区别于“预测”。是否值得,是评价研究工作的水平,与预测是否实际能得到奖,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别。

实际得奖与水平有两个不同:一是委员会的判断能力,二是学术政治。究其原因,都是因为:世界上所有评奖都是主观的。

诺贝尔奖委员会成员都是人,其水平不能过高估计,实际是有限的,有时把该得奖的人遗漏了,有时把奖给了不该得的人。在目前已经有很多人该得奖的情况下,把奖发给水平不到的人,是委员会水平有问题的明显例证。近年,这种错误在化学奖给生物学家时特别明显,多次出错。生理学医学奖也有时有问题。

诺贝尔奖有学术政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新鲜事。所以,近年有些得奖者,该得的和不该得的,都有些人和瑞典人搞关系。至少,他们经常让自己在瑞典人那里曝光。瑞典人也是人,而且是科学判断水平有限的人。所以,有些人,可以因为学术政治能力强,而在水平不到的情况下获奖。在生物医学界,有一些这样的人,非常积极。如果要我预测,我预测他们会得奖。但是,他们不在我列出的“值得”得奖的名单上。过去几年得奖的人中有这样的人,以后还会有。得奖只说明他们的公关能力,不说明他们的科学水平。

他们即使得了奖,我(和相当多的人)也不会增加对他们的尊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