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严歌苓谈《金陵十三钗》

严歌苓谈《金陵十三钗》

时间:2022-09-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伤兵被杀,女大学生则眼看就要被日军掳走凌辱。最终十三名女子除了玉墨之外无一生还。严歌苓曾明确谈过《金陵十三钗》的题材来源,一是《魏特琳日记》,二是蒋公毂的《陷京三月记》。魏特琳女士也以“惠特琳”的名字在《金陵十三钗》中直接露面。小说《金陵十三钗》的标题就有着中西文化交融的双重象征。“十三”是基督教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象征。

严歌苓谈《金陵十三钗》


内容简介

1937年的南京,日军残暴,满目疮痍,但由国际友人主持的一个教堂暂时还是一方净土。几个神职人员收留了一群躲在教堂里的金陵女大学生、13个躲避战火的秦淮河上的风尘女子,以及6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国军伤兵。共同面对有史以来最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的故事,结果竟然是那13个最“下贱”的女子成了保护众人的英雄。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他们共同面对有史以来最可怕、最没有人性的屠杀,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然而,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日军终于冲进了这里。伤兵被杀,女大学生则眼看就要被日军掳走凌辱。在这个时刻,这13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激发了侠义血性: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参加日本人的圣诞庆祝会,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最终十三名女子除了玉墨之外无一生还。

创作背景

严歌苓曾明确谈过《金陵十三钗》的题材来源,一是《魏特琳日记》,二是蒋公毂的《陷京三月记》。魏特琳女士也以“惠特琳”的名字在《金陵十三钗》中直接露面。“在给张艺谋编剧时,我又收集了很多新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资料。我爸爸的姨夫蒋公在南京大屠杀的时候是国民党的一个卫生部医官,在他把大部分的伤兵撤离南京后,他没有走,留在了南京,他记下了一本日记。后来他的后人把那本日记出版了,叫《陷京三月记》。”另外,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的历史著作《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1997)也给她良多启发。

艺术特色

小说《金陵十三钗》的标题就有着中西文化交融的双重象征。我们都知道在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中有着“金陵十二钗”的经典形象,她们都有出众的外表却难逃多并的命运。因此,“金陵十三钗”可以说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象征着《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同时也暗示着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赵玉墨、豆寇等既像林黛玉、薛宝钗们那样年轻、美丽,但又有着比她们还要悲惨的一生。

另外,从西方文化的角度来看,标题中的“十三”又包含另一个隐喻。“十三”是基督教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象征。耶稣基督和他的十二个弟子共十三个人共进最后的晚餐,由于犹大的出卖,耶稣被带走钉上了十字架,“十三”成了《圣经》典故中一个重要的数字,意味着不吉利。小说标题中的“十三”也暗含着不祥的含义——与耶稣为了解救人类、牺牲自己一样,在小说中,赵玉墨和她的姐妹们一共十三人,为了使“战争中最柔弱的生命”不被糟蹋、不成为“最不堪设想的牺牲品”,在平安夜里,她们挺身而出,主动将自己送上祭台。在这里,作者把以赵玉墨为代表的风尘女子们描写成了为解救别人而牺牲自己的基督形象。

在小说《金陵十三钗》中,作者选用“我的姨妈书娟”这样一个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人物进行回忆与诉说,用“书娟”去追述曾发生在民族历史上无法抹去的伤痛,用“书娟”去引领当下的读者进人作者搭建好的再现创伤记忆的城堡。小说的语调是平缓的,正如回忆之溪一样涓涓流淌,无论是叙述被欺骗、推向万人坑的中国军人,还是展示豆寇惨遭轮暴又被钉上耻辱柱的画面,故事的语调始终平稳,仿佛词汇在一片寂静中踟蹰徘徊,而这片寂静正是普通人平时发觉不到,甚至是意识试图掩盖与压抑的记忆,在无法亲历那场惨剧的普通个体的日常生活中,这种隔代的创伤记忆仿佛是一颗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我们知道它在那里,一直在那里,但却太遥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