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数字图码记忆

数字图码记忆

时间:2022-09-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想象,把这些数字组合直接转换成我们经常接触的实物,这些实物的图像就成了记忆数字的图码。从数字的外形联想到实物没有标准答案,只要你觉得数字组合跟生活中的实物外形相似就可以。在数据图码运用的过程中,可以轻易地找出一些数字组合,借由联想和我们的一些节日联系起来,这些数字组合经由节日场景的视觉或者声音冲击就自然而然成为我们长期的记忆。

采用数字图码记忆的时候,必须对从0~100这111组数字进行图码转换,然后用最短的时间把每一组数字转换后的图像牢牢存储在我们的大脑里,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遇到一组数字,你能在3秒钟之内反应出它的图码。

那如何才能用最短的时间记住这些数字图码呢?只要掌握四个关键法则,就可以在数字与设立的图码之间轻松转换。

第一个法则:外形看一看。

一些数字组合跟我们在生活中的一些实物在外形上非常相似。通过想象,把这些数字组合直接转换成我们经常接触的实物,这些实物的图像就成了记忆数字的图码。比如,看到数字“1”就联想到“木棍或者火柴”,看到数字“2”就联想到“鸭子或者丹顶鹤”,看到数字“4”就联想到“帆船”,看到数字“11”联想到吃饭的“筷子”。从数字的外形联想到实物没有标准答案,只要你觉得数字组合跟生活中的实物外形相似就可以。      

第二个法则:读音谐一谐。

不断变化的数字世界里面,总有一些数字的组合让我们根据它原有的读音通过人类大脑智力的延展,可以轻易转换成一种相似的发音。这种发音恰恰是我们所常见事物本来的名称,通过这样的转换,本来枯燥无味的数字立刻变得鲜活生动起来,只要看到这种具体的事物或者听到它们的名称,我们就能快速调取出这组数字资料。比如,听到“14”的数字组合就可以谐音到“钥匙”,“19”谐音成“药酒”,“28”谐音成“恶霸”,“59”谐音成“兀鹫”,还有更多的数字组合可以转换,但谐音转化的精髓是转化的图码要得当,千万不要滥用。      

第三个法则:节日找一找。

几个世纪以来,各种观念的联想吸引着哲学家们的注意。联想主义之父、伟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经过研究发现,人们总会自觉地制造一些联想,并为了特定的、具体的理由加以使用。在数据图码运用的过程中,可以轻易地找出一些数字组合,借由联想和我们的一些节日联系起来,这些数字组合经由节日场景的视觉或者声音冲击就自然而然成为我们长期的记忆。比如,数字“38”就会想到三八妇女节,数字“51”就会想到五一劳动节,数字“61”就想到六一儿童节,数字“71”就想到七一建党节党的生日,数字“77”我们就会想到神话故事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也可以想到七七卢沟桥事变。当然还可以自由设定更多,前提是你熟练的情况才可以。      

第四个法则:字面想一想。

在这个法则中我要表达一个重要的观点:只要是能自发地利用藐视逻辑思维,倡导发散思维的人,一定是可以练就超强记忆力的人。同样,富有创造精神的人,会利用每个抽象的资料或者概念,积极寻求有趣的联想,作为发现新事物或者新形象的跳板,通过字面塑造出独特具体的形象。在进行数字资料记忆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数据组合创造、发掘、加工出有关的物品、动作、韵律、情感等图码,以此作为识记和回忆它的线索。比如,看到数字“5”就联想到“手掌”,因为手掌上有5个手指头;数字“12”就想到“闹钟、手表”,因为它们都有12个时间刻度;数字“46”就会想到“骆驼”,通过“46”的字面我们联想到古代“丝路”的交通工具是“骆驼”;数字“87”就会想到“妈妈”,“87”的字面可以联想到爸爸的妻子,当然就是妈妈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