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固原地区的馆藏石刻佛造像

固原地区的馆藏石刻佛造像

时间:2022-03-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盛行的石窟造像的影响下,小型可移动的石刻佛造像也趋于流行。1981年彭阳县新集乡出土北魏时期石刻佛造像7尊。(二)北魏飞天石佛造像(图2)1981年宁夏固原县新集乡出土,现藏于宁夏固原博物馆。四龛均为一佛二弟子造像,主佛均结跏趺而坐,两弟子分别站立于左右两侧。
固原地区的馆藏石刻佛造像_丝绸之路暨秦汉时期固原区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王延丹  沈军民

佛教五世纪诞生于古印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通过陆路和海陆两条线传入中国。固原作为陆上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是佛教从河西传入内地的主要通道,佛教所到之处,深深地影响着当地的信仰,具体表现为广修寺庙、开凿石窟。根据《中国文物地图集·宁夏回族自治区分册》的统计,固原境内(包括海原)修的大小寺庙和开凿的大小石窟有十多处。其中比较大的石窟有须弥山石窟、海原的天都山石窟、彭阳的无量山石窟、隆德的龙凤山石窟、泾源的延龄寺石窟、西吉的扫帚岭石窟。在盛行的石窟造像的影响下,小型可移动的石刻佛造像也趋于流行。1981年彭阳县新集乡出土北魏时期石刻佛造像7尊。1985年彭阳县红河乡出土北魏石刻佛造像9尊。除此之外还有比较大的几尊佛造像和雕有造像的摩崖石刻。

一、固原地区石刻佛造像概况

固原地区馆藏的石刻佛造像共计21件,其中北魏18件,唐代2件,明代1件,文中选取几件精美的造像予以介绍。

(一)北魏建明二年(531年)石造像碑(图1)

1981年宁夏固原县新集乡(现属彭阳县)出土,现藏于宁夏固原博物馆。用紫红色石英岩雕成,高48厘米,宽20.7厘米,厚3.7厘米,由于出土较晚,所以保存完好。顶部为弧形,碑阳面分上下两层雕刻,上层为一拱形龛,顶部略残,龛内雕刻着广为流传的佛教说法故事,说法者为释迦、多宝二佛。两佛相对,修眉细目,面相方圆,头束肉髻,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内着僧祇,结跏趺坐于长榻上,衣纹下垂至地。右佛释迦右手施无畏印,左手屈肘伸于胸前。左佛多宝右手施无畏印,右侧衣襟搭披于左肘,沿体侧下垂。榻后雕刻有四个听法的弟子比丘,两两相对,皆为半身像。下层为长方形龛,内刻大至菩萨,背有莲瓣形火焰纹背屏,头光为莲瓣形圆形头光,菩萨头戴方形花冠,束髻,额头有三个圆形发饰,面相方圆,修眉细目,略带微笑,神态安详,洒脱自然。颈部戴桃形项饰,窄肩平胸,着双领下垂式通肩大衣,内着僧祇,胸前束带打结,下垂至小腿部,下着羊肠大裙,跣足立于低圆台上。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持物。菩萨两侧雕有供养弟子,由下至上,下层为两菩萨立像,束两髻,身着双领下垂式通肩大衣,右侧衣襟搭披于左肘,沿体侧下垂,在腹前形成“U”形衣纹,跣足而立,中上层各为供养弟子比丘,皆为半身像,面朝外侧。造像碑左侧至背面阴刻“使持节假镇西将军镇军将军西征都督泾川大中安戎县开国子金神庆敬造石像二区,建明二年二月十七日”铭文。

图1 北魏建明二年石造像碑

此造像碑采用浮雕技术整体雕刻而成,人物面相方圆,造型逼真,衣纹深刻,线条隆起,背光呈莲瓣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而且纪年明确,也为同一时期的器物断代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北魏飞天石佛造像(图2)

1981年宁夏固原县新集乡(现属彭阳县)出土,现藏于宁夏固原博物馆。红砂岩质,残高36.5厘米,宽42厘米,厚14厘米。造像自主尊顶部背光残缺,从残存现状看应为背屏式一佛二菩萨造像。主尊束高肉髻,有圆形头光三层。清癯秀丽,秀骨清风,颈部细长,头部前倾,戴桃形项饰,着双领下垂式通肩大衣,内着僧祇支,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残缺。主尊两侧,从下到上分两层,下层为二菩萨,束高肉髻,面相清瘦,有双层桃形背光,两菩萨均身躯扭转,面向主尊。右菩萨颈部以下残,右侧雕有上下两尊束高髻的坐佛;左菩萨着双领下垂式通肩大衣,内着僧祇,下着长裙,裙带在胸前交叉穿环下垂至膝际,然后上扬穿肘飘下。上层为两飞天,飞天头戴花冠,面带笑容,朝向外侧,着束腰短襦,帔巾绕臂飘扬,身旁流云翻滚,似在空中飞扬。飞天一手托经箧,经箧朝向主尊。整件浮雕手法简练,而富于曲线变化,没有过分突兀犀利的线条和棱角,人物愉悦的神情饱含着纯净和虔诚。造像中飞天的应用,体现了西方的极乐世界。一佛二菩萨三尊立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方色彩。

图2 北魏残飞天石佛造像

(三)北魏供养菩萨石造像(图3)

图3 北魏供养菩萨石造像

1981年宁夏固原县新集乡(现属彭阳县)出土,现藏于宁夏固原博物馆。由一块红砂岩线刻而成,整体呈舟形,菩萨头戴花蔓冠,冠两边的宝缯向两边呈波浪形下飘。观音面相长方,颈配圆形项饰。身着通肩大衣,内着僧祇支,衣褶较密,宽大的帔帛绕肩在腹前交叉绕于臂上,沿体侧自然下垂。两臂较粗,双手对立,托物上举至胸前。下着长裙,双脚呈八字,跣足站立于实心台座,外有舟形背光。

(四)一佛二弟子造像塔座(图4)

1996年宁夏隆德县神林乡出土,现藏于宁夏固原博物馆。红砂岩石质,整体呈梯形四面环刻。高29.2厘米,上部长宽均为17.5厘米,下部长宽均为20.5厘米。原塔应该是多层叠加,此为其中一层。四龛均为一佛二弟子造像,主佛均结跏趺而坐,两弟子分别站立于左右两侧。其中相对两龛呈拱形,拱上饰有莲瓣形花纹,主尊头梳束发式高肉髻,面相清癯秀丽,秀骨清风,颈部细长,着双领下垂式通肩大衣,内着僧祇支,一侧主佛衣襟沿体自然下垂,遮盖双手,右侧弟子头部已残。另一侧主佛右侧衣襟搭披于左臂绕肘外飘,右手屈肘于胸侧施无畏印,左手施触地印,两弟子分别站立于左右两侧,面相已经模糊,外着双领下垂式通肩大衣,内着僧祇支,跣足站立于实心台座。另相对两龛平顶,左右两角分别雕有圆形莲花装饰,主尊头梳束发式高肉髻,面相清瘦,身躯修长,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右侧衣襟搭披于左肘,在胸前呈“U”形衣纹,内着僧祇支,右手屈肘于胸侧施无畏印,左手施触地印,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裙裾覆搭座前,裙褶繁缛重叠四层。两弟子分别站立于两侧,外着双领下垂式通肩大衣,内着僧祇支,衣纹清晰,跣足站立于实心台座。此造像塔的特征是衣纹褶皱叠加,清晰可见。

图4 一佛二弟子造像塔

(五)北魏白石造像(图5)

1985年宁夏彭阳县红河乡出土,现藏于彭阳县文管所。白色滑石雕刻而成,高18厘米,宽11厘米,厚4厘米。此造像为背屏式一佛二菩萨造像,舟形背光,右角残。主尊高15.8厘米,头梳束发式高肉髻,肉髻已残,两耳贴面,鼻高且直,两唇轻合,下颌敦厚,面相饱满圆润,表情沉静恬然,背后以两圈联珠纹间饰宽带构成圆形背光。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左侧衣襟搭披于右肘,在胸前呈“U”形衣纹,右手已残,屈肘于胸侧施无畏印,左手施触地印,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裙裾覆搭座前,裙褶繁缛重叠三层。两菩萨分别站立于两侧,面相与主佛相似,有桃形头光,着双领下垂式通肩大衣,下着羊肠大裙,帔帛绕左右臂向外飞扬,衣纹清晰。双手合十,跣足而立。此造像塔的特征也是衣纹褶皱叠加,清晰可见。

图5 白石造像

(六)北魏白石菩萨造像(图6)

1985年宁夏彭阳县红河乡出土,现藏于彭阳县文管所。白色滑石雕刻而成,高29厘米,宽18厘米,厚6厘米,整体呈舟形。菩萨高17厘米,有莲瓣形背光和圆形头光,头光内刻莲瓣。菩萨头梳束发式高肉髻,面相丰腴饱满,两眼微合,鼻高且直,嘴唇轻合,唇角上翘呈微笑状。身着双领下垂式通肩大衣,下着长裙,裙裾覆搭座前,裙褶繁缛重叠四层。双手置于腹前,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方形高座上。整体画面布局合理,疏密有致,以刀代笔,线条流畅,刀法呈直线转折状。

(七)北魏白石菩萨造像(图7)

图6 白石菩萨造像

1985年宁夏彭阳县红河乡出土,现藏于彭阳县文管所。白色滑石雕刻而成,高18.5厘米,宽9厘米,厚3.5厘米,整体呈舟形。佛像袖手端坐,头梳束发式高肉髻,面相丰腴饱满,两眼微合,鼻高且直,嘴小轻合,唇角上翘呈微笑状。身着双领下垂式通肩大衣,内着僧祇支,下着长裙,裙裾覆搭座前,裙褶繁缛重叠四层。双手置于腹前,袖口处饰菱形格纹,结跏趺坐于方形高座上,整个画面布局合理,疏密有致,雕刻技法娴熟,以刀代笔,线条流畅。

(八)北魏菩萨石造像(图8)

1981年宁夏固原县新集乡(现属彭阳县)出土,现藏于宁夏固原博物馆。红砂岩石质,高29.5厘米,宽8.5厘米,整体呈舟形,造像自颈部断裂,已修复。菩萨头戴花蔓冠,冠两边的宝缯向两边呈波浪形下飘。观音面相方圆,颈配圆形项饰。身着通肩大衣,衣褶较密,下摆较宽,宽大的帔帛绕肩在腹前交叉绕于臂上,沿体侧自然下垂,两臂较粗,双手托物前举,双脚呈八字,跣足站立于实心台座,外有舟形背光,整体线条流畅。

(九)北魏石菩萨造像(图9)

1981年宁夏固原县新集乡(现属彭阳县)出土,现藏于宁夏固原博物馆。红砂岩石质,高38.5厘米,宽14.4厘米,整体呈舟形,造像自颈部断裂,已修复。从发髻残存现状看,菩萨束高肉髻,外饰两圈椭圆形头光,面相方圆,颈配圆形项饰。身着通肩大衣,衣褶较密,宽大的帔帛绕肩在腹前交叉绕于臂上,沿体侧自然下垂。两臂较粗,身形略胖,双手掌心相合举胸前,双脚呈八字,跣足站立于实心台座,外有舟形背光,整体线条流畅。

图7 白石菩萨造像

图8 菩萨石造像

图9 石菩萨造像

(十)北魏石菩萨造像(图10)

旧藏,现藏于宁夏固原博物馆。红砂岩石质,高24.3厘米,宽13.7厘米,整体呈舟形。雕工简单,基本上雕出了菩萨的造型。菩萨束高肉髻,面相方圆,五官模糊,身着通肩大衣,宽大的帔帛绕肩在腹前交叉绕于臂上,沿体侧自然下垂,衣褶线条较粗,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

图10 石菩萨造像

(十一)北魏石佛造像(图11)                                                                                     

1985年宁夏彭阳县红河乡出土,现藏于彭阳县文管所。红砂岩质,高29厘米,宽18厘米,厚5厘米,荷叶形大背光连一四方座,座高6厘米。像高17厘米,释迦佛头梳束发式高肉髻,双耳垂肩,面相丰腴饱满,两眼微合,鼻高且直,嘴唇轻合,唇角上翘呈微笑状。身着右袒式袈裟,双手置于腹前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方形高座上。

图11 石佛造像

(十二)北魏一佛二菩萨石佛造像(图12)

宁夏隆德县城关镇出土,现藏于隆德县文管所。红砂岩石质,高24厘米,宽12.3厘米,整体呈舟形,舟形背光上雕刻一佛二弟子站立像。主佛头束高肉髻,面相清秀,丰腴饱满,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内着僧祇支,右侧衣襟搭披于左臂绕肘外飘,胸前束带打结,下垂至小腿部,跣足立于低圆台上,右手屈肘于胸侧施无畏印,左手弯曲,面相已经模糊。两边雕有供养弟子,舟形背光,面部模糊,身着双领下垂式通肩大衣,内着僧祇支,沿体侧下垂,跣足而立,衣纹线条清晰舒展。

图12 一佛二菩萨石佛造像

(十三)唐代水月观音石造像(图13)

1993年征集,现藏于原州区文管所。红砂岩雕刻而成,残高17.4厘米,宽18厘米,征集时头部就已经丢失。菩萨右腿支起,左腿下垂,右臂放在右膝上,神态优美。观音上身穿袈裟,下身着长裙,胸前及衣裙上饰联珠璎珞,手臂戴臂钏,全身装饰十分繁缛。此尊观音菩萨造像坐姿随意而不失庄严,故称自在观音,也叫水月观音。

图13 水月观音石造像

(十四)明代叶片背光石佛像(图14)

接受捐赠,现藏于西吉县钱币博物馆,高35厘米,宽22厘米,底径22厘米,佛高28厘米,通高34.5厘米。红砂岩石质,叶片形背光。菩萨面相饱满,鼻子高挺,身披袈裟,右手自然下垂,搭在右膝盖上,左手手握念珠,结跏趺坐于莲花形方座上。整体看,佛像身体健硕,衣纹线条清晰。

图14 叶片背光石佛像

二、造像的取材内容

正因为佛教是以像设教的,所以其在传播上运用立体的雕塑形象。所谓以像设教的“像”,雕像表现形式主要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及其弟子侍从们。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了争取广大群众的信仰,就须适应中国的风习,才易于为人们所接受。因此,佛教一方面利用雕塑造像以达到宣传目的;另一方面,在造像的内容和形式上是对当时社会做出反映,这就使佛教艺术,主要是佛教造像必须面向现时,古代雕工塑匠们在这方面是充分发挥了才智的。关于佛和菩萨的名称,往往由经典而译。在南北朝时期,佛的名称有释迦、多宝、阿弥陀佛,菩萨则有文殊、普贤、观世音、大势至等。至于伽叶、阿难二弟子,是出现在南北朝后期。护法神王的名称也有多种。所有这些造像都有一定的组合,或多或少,或坐或立,都必须以佛为中心,且佛的形象比其他属从高大,以示尊卑之序。因此一个组合必须形成中央突出、左右对称排列的形式,且多以设计精美的窟室龛堂作为整体的括界。在窟龛范围之内,主要在佛、菩萨的身后,雕有华丽的“神光”,在窟顶或龛楣以及壁间空隙,雕出飘然飞舞的供养天人和伎乐。把整个窟龛装点得真如幻境,其用意在于以艺术形象感染信众,衍生向往佛国极乐世界的愿望。至于佛、菩萨的造型,佛被表现得尊敬而慈祥,垂目端坐,手足各作一定含义的动势。菩萨则以少妇少女为形象依据,宝冠花饰,修长婷立。这种成功的菩萨雕塑形象,博得信众的亲切好感,达到了佛教以像设教、广播教义的目的。

三、造像的特点

北魏时期佛造像的特点是褒衣博带、瘦骨清风。具体归纳如下:这一时期造像面相方圆、略瘦、额头较宽、肉髻较高;衣着多为通肩式或袒右肩式大衣,衣领呈“U”形或“V”形,对称分布、衣纹深刻、线条隆起。背光不再是同心圆,而是多呈莲瓣形,头光多为圆形,外面有一圈莲花瓣。

到了隋代,佛造像已经相当“胖”了,面相饱满圆润,眉毛纤细,鼻梁挺直,唇线分明,神情平和。这一时期佛造像的一个鲜明特点是:身材粗壮、头部较大、下身较短,比例略显失调、姿势较为僵硬、造型稍显呆板;此时的佛造像头顶肉髻已经全是螺纹发,菩萨多戴花冠。

唐代是佛造像水平最高的时期,此时的佛造像不仅有石质造像,而且出现了大量的鎏金铜造像。这一时期造像面相饱满,发型除了螺纹式,又发展出水波式,大耳下垂,神情庄重而又不失慈爱。造像的身材比例匀称,结构工整,体态丰腴饱满,袒露的胸肌有起伏而且体态自然伸展,具有很强的动感。佛像的衣饰也越来越多样化,有通肩式、袒右肩式和褒衣博带式,更多的是方领下垂式,衣料质感柔和轻薄,衣纹流畅,下身衣褶悬搭于座前,就像台布一样。佛像的台座多为束腰式,有六角、八角、圆形或花口形底边。这一时期的佛造像如果有鎏金,鎏金就会泛红,这也是当时造像的特征。

宋代佛造像面庞丰润,容貌端庄秀美,神情慈爱祥和,但头顶肉髻趋于平缓,螺发与肉髻之间的髻珠更加明显。其人物形体刻画完美,姿态随意活泼。

北方辽金的佛造像与宋有所不同,表现为两肩宽厚,体态饱满厚实,上身偏长,下身略短。菩萨像多头戴高冠或三叶形宝冠,两眼似闭未闭,鼻挺唇薄,上身袒露,项挂璎珞,帔帛绕肘,下身着裙,线条流畅,衣饰飘洒自然。北方佛造像莲座盛行束腰大仰莲,莲口向上,莲瓣肥硕,尖端略向外翘起,下层多为三层台阶状或是俯莲,莲口向下。这时的佛像台座开始流行方形。金代佛像身躯更壮,肩宽胸阔,施彩敷色讲究华丽繁缛。

元代地域辽阔,佛像深受印度及藏传佛教的影响,菩萨袒露上身,胸佩璎珞,璎珞的颗粒较大,下身着裙纹络简洁。佛像面部为颠倒的梯形,五官紧凑,菩萨蜂腰长身,姿态妩媚,高乳丰臀,具有印度巴拉王朝的造像风格。

明代佛像具有传统审美特点,面相丰润,细眉长目,高鼻,薄唇,额头较宽,大耳下垂,表情庄重而不失柔和。佛造像的身材比较匀称协调,衣着轻薄贴身,线条活动柔和,衣褶转折自如。其最大的特点是宝冠叶片呈镂空状,正中叶片呈弯月形,台座为束腰仰俯莲座,莲瓣宽肥,衣服边沿刻细碎的花纹。腿部装饰略呈椭圆形群褶,金水成色足,黄中泛红……这些都是明代佛造像独有的特征。

清代的佛造像,工艺水平极高,五官、身材比例、衣着、衣纹、饰品讲究精致。其特点在于佛造像多穿汉服,莲座底沿明显外撇,莲瓣规整、扁平,一般只围大半,其冠叶呈平板状,不镂空。

(王延丹系宁夏固原博物馆馆员;沈军民系原州区文管所助理馆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