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立马铭刁斗_冷历史

立马铭刁斗_冷历史

时间:2022-04-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立马铭刁斗_冷历史有关张飞善书法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梁朝陶弘景的《古今刀剑录》,其中写道:“张飞初拜新亭侯,自命匠炼赤山铁,为一刀。铭曰:新亭侯,蜀大将也。后被范疆杀之,将此刀入于吴。”《张飞立马铭》石刻在我国四大古城之一的四川省阆中市,至今还有一处名胜汉桓侯祠。

立马铭刁斗_冷历史

有关张飞善书法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梁朝陶弘景的《古今刀剑录》,其中写道:“张飞初拜新亭侯,自命匠炼赤山铁,为一刀。铭曰:新亭侯,蜀大将也。后被范疆杀之,将此刀入于吴。”这是说张飞刚被封为新亭侯时,命铁匠锻造了一把宝刀,在上面刻下“新亭侯,蜀大将也”的铭文,但是并未明确说出该铭文为张飞亲自所为。到了明代才有张飞能书的记载,文学家杨慎在《丹铅总录》中说:“涪陵有张飞刁斗铭,其方案甚工,飞所书也。张士环诗云:‘天下英雄只豫州,阿瞒不共戴天仇。山河割据三分国,宇庙威名丈八矛。江上祠堂严剑佩,人间刁斗见银钩。空余诸葛秦川表,左袒何人复为刘!’”刁斗是古时军队的炊具,夜间也用来敲击巡更,张飞是蜀国最擅带兵作战的五虎上将,可见此说其来有据。

虽然上文提到的宝刀和刁斗未能流传,但大约也是在明代时,四川流江县(今四川渠县)又发现了一个摩崖石刻,这便是《张飞立马铭》,又叫做《八蒙摩崖》,在明代陈继儒的《太平清话》、曹学佺《蜀中名胜记》以及清代赵一清所写的《稿本三国志注补》关于《张飞传》的补注中,皆有记载。《三国志》载,建安二十三年(218年)秋,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曹操命张郃领兵三万进犯巴州。刘备令张飞率卒万人迎击于蒙头(即八蒙山,在今四川渠县)。张飞以少胜多,把名将张郃打得大败而逃。当时张飞难抑喜悦,便以石代纸、以矛作笔,在八蒙山石壁上凿下“立马铭”两行隶体大字,以示纪功、勉励士兵并兼羞辱曹军。铭文写道:“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八蒙,立马勒铭。”隶文后附一小跋,颜体,胡升猷题识:“桓侯立马勒铭。相传以矛刺石,作字在四川渠县石壁。今壁裂字毁。光绪七年六月,捡家藏拓本重钩上石。侯之精灵如在目前,非徒爱其书法之工也。”此方汉代摩崖石刻惜因年代久远,山石裂崩,刻文早已损毁了。为碑文附跋的胡升猷系清末四川灌县的望族,家中富藏,精于鉴古。陕西岐山县博物馆现存《立马铭》碑刻,就是光绪七年(1881年)胡升猷于当地任知县时依家藏原拓重制的。观此碑刻正文,笔画丰满遒劲,气势刚健凝重,横画“蚕头”暗藏,“燕尾”分明,既具时代特征,又显个人风骨,中锋藏锋如锥画沙,颇堪玩味。

《张飞立马铭》石刻

在我国四大古城之一的四川省阆中市,至今还有一处名胜汉桓侯祠。祠中张飞塑像两旁有一副楹联:“园谢红桃,大哥玄德二哥羽;国留青史,三分鼎势八分书。”这是诗人流沙河游览张飞庙后有感而发所写,评价张飞是个文武兼备的英雄,对联讲到“八分书”就是指当年张飞镇守阆中时留下的书法佳话。汉时的隶书叫做“汉八分”,“八,背也,言其势左右分布相背”。元吴镇《张翼德祠》诗云:“关侯讽左氏,车骑更工书。文武趣虽别,古人尝有余。横矛思腕力,繇象恐难如。”车骑便是张飞,他曾于章武元年(221年)拜车骑将军。吴镇的意思是,张飞因其兼通文武,腕力深厚,所以书法造诣很高,恐怕连三国时著名书法家——魏的钟繇、吴的皇象也比不上,这是对张飞书法艺术的极高评价。(www.guayunfa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