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一个世界”的理念

“一个世界”的理念

时间:2022-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发展,“一个世界”的观念开始成为中国认识世界的基本视角。而“一个世界”正式见诸官方言论,是在1993年11月召开的APEC西雅图会议上。由分裂的世界向一个世界的战略理念的转变,表明了中国对世界战略格局认识的根本性转变,成为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之后中国国际战略转变的基础。

一、“一个世界”的理念

中国采取什么样的对外战略,取决于中国对世界战略格局的基本把握。改革开放后,中国对世界格局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导致了中国对外战略的根本调整。这种改变最具有全局意义的便是“一个世界”的战略理念的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把世界看成是两个世界,一个是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的世界,另一个是社会主义的世界,提出了两个阵营的说法。中国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战略,认为中间路线是走不通的。但后来,两大阵营很快重新分化组合,两个世界不复存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提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认为“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美国、苏联原子弹多,也比较富。第二世界原子弹没有那么多,也没有那么富,但是比第三世界要富”;“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2]有了这样的认识,我国在国际上基本上是着眼于世界革命,反对“帝、修、反”,尽管70年代采取了联美抗苏的战略,但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粉碎外部的威胁和包围。

由于“冷战”对峙的存在和两种社会制度之间存在根深蒂固的矛盾,关于一个分裂的世界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要想扭转也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在改革开放之后相当长时期内,尽管我们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在加强,与昔日的意识形态敌对国家的关系在不断改善,但我们眼中仍存在一个分裂的世界。邓小平在这一时期提出了“东西南北”的划分方法。他在一次与日本人的谈话中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3]“东西南北四个字”仍然把世界看成是一个分裂的世界。这就有了邓小平的冷静观察、埋头实干、韬光养晦、永不当头以此实现国家自身发展、富强的外交方针等。

前苏联解体之后,这四个字中的“东”不复存在。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发展,“一个世界”的观念开始成为中国认识世界的基本视角。而“一个世界”正式见诸官方言论,是在1993年11月召开的APEC西雅图会议上。江泽民说,当今世界领导人应把“一个和平、稳定、发展的世界”带入21世纪。在江泽民和希拉克1997年5月16日签署的《中法联合声明》中,双方表示要共同致力于实现“一个更加繁荣、稳定、安全和均衡的世界”。中共“十五大”政治报告首次指出:全球化“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外向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国民经济素质提高”。

由分裂的世界向一个世界的战略理念的转变,表明了中国对世界战略格局认识的根本性转变,成为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之后中国国际战略转变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