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结合需要课程支撑

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结合需要课程支撑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与专业教育相比,素质教育更加重视养成,因而也比较重视实践。许多同行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学校的各种活动,包括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等,也包括各类专题讲座和报告会等;也就是说,素质教育往往被视作第二课堂或课外活动。我们认为,素质教育较多地重视实践、重视养成,注重“学生自身内在秉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1]。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从规模上已占据半壁江山,就发展阶段和任务而言,规模扩张的任务已基本完成,结构优化和内涵建设及提升质量成为基本主题。在这一背景下,专业内涵建设、素质教育养成、文化建设推进等成为基本任务,而素质教育更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重点之一。

与专业教育相比,素质教育更加重视养成,因而也比较重视实践。许多同行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学校的各种活动,包括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等,也包括各类专题讲座和报告会等;也就是说,素质教育往往被视作第二课堂或课外活动。我们认为,素质教育较多地重视实践、重视养成,注重“学生自身内在秉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1]。此外,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素质教育既有实践问题,也有理论问题,既有养成问题,也有知识问题,要注重行,也必须同时知,知指导行,知行合一。要解决知的问题,必须要有相应的课堂教育,自然,必须要有相应的课程,通过课程建设和课堂教育,系统地了解知的问题,为更好地行提供前提和条件。

现实的情况是,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体育课程,党中央统一有规定、有要求、有培训,也有对应的建设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评审通道外,其他素质类的课程缺乏统一的规划和设计,加上素质教育的特殊性,任课教师在归属和定位上也往往出现困难,也难以在对应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找到合适的位置,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使素质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成为副业和附属,使素质教育的系统性成为一个难题。

近年来,各学校都十分重视毕业生质量跟踪和调研,麦可思公司也提供了大量办法,人们普遍认为,在许多情况下,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素质和养成有时候更重要、更持久、更管用,但是学会沟通、学会倾听、学会感恩、学会表达,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绩效管理等习惯,如何保持阳光和乐观心态,如何将这些养成进行有效整合成为课程,确实值得我们研究;如何加以系统化,更值得思考,并认真加以推进。

有人认为,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开设大量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这也许是比较有效的办法之一,如积极心理学、人际关系学、公共关系学、演讲与口才、时间管理学、绩效管理学,或许还有更多。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由于每一门课程都有相对严密的体系,因而也有系统性要求,而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因此,时间有限性决定了必须对素质教育类课程进行整合开发和建设;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也不必要简单地用拿来主义和开大量选修课的办法来解决素质教育课程问题。

正因为这样,我们认为,素质教育需要课程,而课程建设必须进行专门的有针对性的整合和开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