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和”为上,“合”为贵

“和”为上,“合”为贵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12年9月10日,以日本政府购买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并企图将其“国有化”为导火线,中日钓鱼岛争端迅速激化,中日关系急剧降温,以至于中日邦交正常化四十周年的纪念活动都被取消。“和”为上,“合”为贵,是现在及未来中日关系的最佳选择。但遗憾的是,由于日本政府购买中国钓鱼岛的行为恶化了两国关系,使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嘎然而止。

胡德坤[1]

2012年9月10日,以日本政府购买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并企图将其“国有化”为导火线,中日钓鱼岛争端迅速激化,中日关系急剧降温,以至于中日邦交正常化四十周年的纪念活动都被取消。这一急转直下的形势,促使人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日关系向何处去?从当前看,中日关系是战是和?从长远看,中日关系是分是合?我个人认为,中日两国战则两伤,和则两利;分则两损,合则两赢。“和”为上,“合”为贵,是现在及未来中日关系的最佳选择。

一、当今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由于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推动,战后世界和平与发展已形成为时代主题。从世界发展模式而言,改变了战前以侵略与掠夺求发展的侵略发展模式,走上了战后以和平方式求自我发展的和平发展模式。战后,尤其是冷战后,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无论是国际关系层面,还是政治、经济、军事、安全、科技文化、教育、体育等层面,各国之间的相互交往之频繁,相互依存度之高,都达到了空前的地步,地球成为名符其实的“地球村”,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的整体,结成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利益链。中日关系也是如此。

自1972年中日复交40年来,两国关系虽时有暗流涌动,但在“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框架下,两国关系得到了迅猛发展,尤其是在经济、教育、文化领域,硕果颇丰。据统计,1978年,中日双边贸易额为48.2亿美元,2002年,中日双边贸易总额首次突破1 000亿美元大关,达1 019亿美元,同比增长16.2%,日本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进口[2]。即使在中日关系“政冷”时期,经济上仍保持“经热”势头。据日方统计,2011年中日贸易总额比上年增长14.3%,达到3 449亿美元,其中自华进口1 834亿美元,增长20%,对华出口1 614亿美元,增长8.3%,创历史最高水平[3]。中日贸易额从1978年的48.2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3 449亿美元,在33年内增长了近72倍。这一近乎天文的数字,给中日两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不可替代的活力。在这种形势下,从中日关系全局出发,双方都不愿意中止这来之不易的双边贸易的大好局面,都会力避因钓鱼岛争端激化到“破局”的程度。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中日两国共同利益的诉求。这是我们思考对日政策的第一个重要因素。

二、21世纪世界发展趋势是走向合作与发展

进入21世纪之后,世界历史整体发展新趋势正在初露苗头,主要标志是开始走向合作与发展。从时代而言,是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开始向合作与发展的时代转变。从世界发展模式而言,是从以和平方式求自我发展的和平发展,开始向以共同体方式求发展的合作发展模式转变。

2005年9月15日,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演说,正式提出了“和谐世界”的国际关系新理念。2006年4月1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明确指出,“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潮流”。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既利用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这就明确指出了时代主题已开始从和平与发展向和平、发展、合作转换,即向合作与发展转换。

在未来的合作与发展时代,世界发展模式将从各国自我发展走向以各种共同体方式求合作发展。战后,从西欧开始的欧共体,已经时间检验是成功的共同体。西欧各国为两次世界大战付出惨重代价之后,痛定思痛,决心化解冤仇,化敌为友,走向联合,共谋发展,终于催生了欧共体。欧共体成立于1957年,最早是法德等西欧六国经济共同体。欧共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对欧洲各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到2007年,欧盟成员国达27个,总面积432万多平方公里、总人口4.8亿,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合作最紧密的区域共同体。在亚洲,东南亚国家联盟是又一个正在形成中的区域共同体。1967年,由印尼等5国组建东盟,80—90年代越南等5国相继加入,使东盟成为拥有450万平方公里、5.7亿人口的地区性组织。此后,东盟又与中日韩建立了合作关系。2002年,东盟在内部设立自由贸易区。2003年,第九届东盟首脑会议发表了《第二次巴厘宣言》,计划于2020年建成东盟共同体。此外,世界其他地区也陆续诞生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共同体。上述表明,共同体发展逐渐成为各国合作发展的一种新形式。

在东北亚,中国与日韩之间在20世纪就在探索建立东亚共同体,只是由于日本在历史观问题上的顽固态度,在领土争端问题上持有殖民主义心态,成为横亘在与中韩之间的一道鸿沟而进展缓慢。2002年,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峰会提出了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设想,这是一个由15亿人构成的庞大市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内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将被取消,商品等物资流动更加顺畅,三国均能获得更大的市场和收益。2010年5月29日,在韩国举行了第三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一致同意坚持和落实《中日韩推进三国合作联合宣言》、《中日韩伙伴关系联合声明》和《中日韩合作十周年联合声明》中的各项共识,加快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2012年5月13日,第五次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峰会上,同意年内正式启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签署中日韩投资协定。但遗憾的是,由于日本政府购买中国钓鱼岛的行为恶化了两国关系,使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嘎然而止。尽管如此,中日韩建立自由贸易区,加强经济合作,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中日钓鱼岛争端并不是中日关系的全部,而中日合作则既是现实利益的需要,又是长远的战略利益需要。为此,在钓鱼岛争端中,应力避引发中日局部战争,这是我们思考对日政策的第二个重要因素。

三、中日关系的根本改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近代以来,日本这个民族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依赖强国,狐假虎威;欺凌邻国,唯我独大。因此,日本很难与邻国建立良好的关系。中日之间亦是如此,要想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善中日关系只是一种幻想,中日关系的根本改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古代,中国是亚洲首屈一指的封建帝国,中华文明辐射到周边各国,带动了周边国家的发展,日本是最大的受益国。尤其是在盛唐时期,尚处于奴隶制时期的日本,如饥似渴地学习和吸收中国先进的社会制度、文化、科技,中国的文字、书法、历法、儒学、佛教、音乐、体育、艺术、建筑、冶金、印刷、医学等传到日本,推动了日本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的进步,但日本并不感谢中国。

在近代,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实施富国强兵国策,开始走上了侵略扩张之路。1879年,日本以武力为后盾,强行吞并了琉球王国。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打败了清政府,迫使中国割地赔款求和。1902年,日本与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英国结成了日英同盟。1904年,日本以日英同盟为后盾,发动了日俄战争,打败了沙俄,步入了帝国主义的行列,成为东方一霸。1910年,日本将朝鲜变为其殖民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又与德国结盟,发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侵占了中国的大片领土和东南亚及西南太平洋地区,建立了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可见,与强国为伍,欺凌弱国,是近代日本的特性。

日本战败投降后,拒不向中国等受害国赔罪赔偿,又追随世界头号大国美国,订立日美同盟,仇视新中国,充当美国反华反共的走卒。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解冻,日本才与中国复交。中日复交后的40年间,一方面,中日两国的政治、经济、贸易、科技、文化、教育的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出现了双赢的局面。但另一方面,日本利用日美同盟,坚持错误的战争史观,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在钓鱼岛争端上严重损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成为横亘在中日关系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障碍。尤其是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企图将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国有化”,引起了两岸中国人的愤慨,以至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愤怒地斥责日本:“一个战败国却要霸占一个战胜国的领土,岂有此理!”

从中日关系的历史可以看出,在当今世界美国一国独大之时,在中国正在实现民族复兴而又未完成复兴之际,日本依赖美国,打压中国,将是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在中国还未强大到超过美国时,日本对华政策仍然会按照亲美欺华的路线继续下去。换言之,只有中国强大到超过美国的情况下,日本对华政策才会有根本转变。这当然会是很长的历史时期。这是我们思考对日政策的第三个重要因素。

四、中国对日政策:“和”为上,“合”为贵

基于以上分析,我对现在与未来的对日政策建议是:

第一,近期政策:“和”为上,搁置争议,维持“政冷经热”,不影响两国的战略性发展。

由于历史观的分歧和钓鱼岛争端,中日之间从20世纪末开始,已处于“政冷经热”状态,如前所述,中日两国贸易额持续上升,对我国在新世纪的战略机遇期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当日本激化钓鱼岛争端后,我国反制措施迅速有力,使日本措手不及。但我国的近期目标不是收复钓鱼岛,而是要敦促日本回到搁置争端的立场上来。

当然,日本政策已迈出了购岛的步伐,不可能退回到原来的立场。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也必须要进一步,提出与日本共控共管钓鱼岛。如果日本不同意,则要准备一场局部军事冲突,将钓鱼岛变成军事禁区。如果日本还不肯罢手,便横下一条心,打一场局部战争,夺回钓鱼岛。我认为,当前对钓鱼岛的政策目标宜以促使日本回到搁置争端的立场,尚可保持“政冷经热”局面。如果中日爆发局部战争,将可能会将“政冷经热”变为“政冷经冷”,甚至是重回敌对状态。这种情况的出现对我国的发展是不利的,对日本的发展也是不利的,是下策,应极力避免。为此,当前中国对日政策应以“和”为上策,以斗争求和解,即通过外交和各种形式的斗争,使日本回到搁置争端的原点上来。

第二,长期政策:“合”为贵,求同存异,保留争议,共谋双赢,促进我国的发展。

欧共体的历史经验表明,共同体内部的国家间存在的领土争端和历史宿怨更容易获得和解,法德两国就是典型的案例。在历史上,尤其是在近现代史上,法德两国为领土边界之争,相互厮杀,仇恨不可谓不深。但由于法德在欧共体内都能得到发展,进而能帮助两国化解百年宿怨,最终能获得双赢成效。这一成功的经验,可用作处理未来中日关系的政策参考。

新中国成立后至1972年中日复交前,中日两国敌对了23年,互不了解,互不信任,互相提防,中日关系面临的环境是严峻的。即便如此,1972年中日两国出于各自的利益需要,尚能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从敌对走向友好。今天,中日关系已有40年的发展基础,较之中日复交时的环境可谓天壤之别,中日两国应该同样能做到化解矛盾,求同存异,保留争议,共谋双赢。在当今世界,发展仍是各国的共同主题,建立地区共同体最能体现共同发展的主题。我国应将建立东亚共同体放在战略高度来推进,可按“三步走”来设计:第一步是促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第二步逐渐形成“东北亚共同体”,第三步最终建立“东亚共同体”。由于无论是“东北亚共同体”还是“东亚共同体”,中日韩三国都是核心国家,因此,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是东北亚和东亚各国走向共同体的开端,我国应努力推进。

总之,我国对日政策既要有近期应对,又要有长期战略思考,才能从容应对突发事件,在战略层面上化解矛盾和冲突。具体而言,是以“和”为上策,以“合”为长远战略,即“和”为上,“合”为贵,努力构建和谐的中日关系,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使中日两国在“和”、“合”中能够受益,在“和”、“合”中取得共赢,也为亚洲各国和平解决边界领土与海洋争端提供成功的范例,为构建和谐亚洲贡献智慧。

【注释】

[1]作者单位:胡德坤,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

[2]《环球时报》,2003年1月29日。

[3]驻日本使馆经商处,2012年2月17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