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半殖民地半封建

半殖民地半封建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半殖民地”一词出现过21次,“半封建”一词出现过14次。把“半殖民地”与“半封建”结合起来描述中国的社会性质和社会形态,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相关论述,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般认为,在中共中央的文件中把中国近代社会正式定性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1928年中国共产党的六大决议上。

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半殖民地”一词出现过21次,“半封建”一词出现过14次。“半殖民地、半封建”出现过8次,“半殖民地半封建”和“半封建、半殖民地”各出现过1次。上述词汇基本上是用来定义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产物,是一种非典型的社会形态。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使用过“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概念。马克思曾用“半封建”来形容旧的欧洲[1],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把18世纪的英国社会看成是“半封建的社会”。[2]恩格斯则用“半封建”来形容当时的德国。1874年,恩格斯在为《德国农民战争》第二版序言所写的补充中,称当时的普鲁士是一个“落后于现代的”“半封建的国家”;[3] 1891年,恩格斯在《德国的社会主义》一文中再次强调德意志帝国是一个具有半封建制度的君主国。[4]列宁也多次使用“半封建”的概念。1907年,列宁就使用了“半封建”的概念来描绘俄国的村社;[5] 1912年,列宁在《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一文中把中国称之为一个“落后的、农业的、半封建国家”。[6]此外,列宁还用“半殖民地”的概念来描述中国。1915—1916年间,列宁在《社会主义与战争》《论欧洲联邦口号》《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等文中,把中国与土耳其、波斯一起列为“半殖民地”国家。列宁所说的“半殖民地”,其含义主要是指在政治上、形式上是独立的,实际上却被金融和外交方面的依附关系的罗网缠绕着。[7] 1920年7月,列宁在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所作的《关于国际形势和共产国际基本任务的报告》和《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的报告》中,再次把中国与土耳其、波斯同列为“半殖民地国家”。[8]列宁的上述论断由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以《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的文件形式确定下来,成为中国共产党认识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重要理论依据。但列宁并没有将“半殖民地”与“半封建”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作为对中国社会性质的一个概括。

把“半殖民地”与“半封建”结合起来描述中国的社会性质和社会形态,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相关论述,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议会行动的决议案》,明确指出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资本帝国主义的掠夺场和半殖民地。这大概是中国共产党在文件中首次正式使用“半殖民地”的概念。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案中使用了“半殖民地中国”的表达方式。[9]在此前后,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等也都使用过“半殖民地”的概念。比如1923年,陈独秀在《资产阶级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一文中,使用了“半殖民地的社会”“半殖民地的中国”等词语。[10]

最早把“半殖民地”与“半封建”连在一起来说明中国社会状况的可能是蔡和森。1922年,蔡和森在《统一,借债,与国民党》和《武力统一与联省自治——军阀专政与军阀割据》等文章中,明确地使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概念来说明中国的社会现状。他认为,中国“在国际地位上早已处于半殖民地地位”,在国内仍处于“半封建半民主的局面”。[11] 1926年,蔡和森在《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所处的政治环境是“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12]不过,蔡和森仍然不是有意识地从社会性质的角度来使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概念。一般认为,在中共中央的文件中把中国近代社会正式定性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1928年中国共产党的六大决议上。决议明确指出,中国革命现阶段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中国共产党的六大通过的《土地问题决议案》指出,中国现在的土地关系是半封建制度,现在的中国经济政治制度,的确应当规定为半封建制度。[13]不过,党的六大仍然没有提出完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概念。中共中央在自己的文件中正式提出完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是在1929年2月的《中央通告第二十八号——农民运动的策略》中。文件指出,六次大会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关系和数年来农民宝贵经验,指出农民运动的路线其主要精神是争取广大的农民群众,建立农村中反地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巩固无产阶级在农民革命斗争中的领导,保障土地革命的胜利转变到社会主义的前途。[14]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明显受到了苏俄及共产国际的影响。大革命时期,联共(布)及共产国际内部爆发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争论。以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拉狄克为代表的少数派认为,中国已变成为商业资本社会,而以斯大林、布哈林为代表的多数派认为,中国仍为封建社会。斯大林指出,在中国,如果在许多区域里,地主和豪绅夺取百分之七十的收入,如果在经济、行政和司法上,地主们据有实际的政权,如果许多省份里到现在还有买卖妇女和儿童的事实——那末就应该承认,在这个中世纪局面中占统治的力量,是取特别形式而与商业资本相结合的封建残余。他强调,否认这种封建残余,“这是拉狄克同志的大错误”。他又说,共产国际立场的出发点是,中国农村中封建残余,及基于这种残余的全部上层建筑物,若督军、若省长、若张作霖这类军阀等等——都是产生且扩大现在中国土地革命的基础……唯其是封建残余及其全部军阀官僚的上层建筑物,是中国基本的压迫形式,所以现在中国发生着伟大的(按自身力量及其发展)土地革命。[15]可见,斯大林和拉狄克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分歧,本质上是关于中国革命性质与任务的分歧。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思想界也曾发生过一场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直接引发这场论战的原因是国共两党合作的破裂及大革命的失败。这一政局上的大变动,迫使人们不得不生出清算过去社会的要求以决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参加这场论战的,有马克思主义者,有托陈取消派,还有所谓“新生命派”。这场论争所关涉的问题也极复杂,由目前的中国起,说到帝国主义入侵前的中国,再说到中国封建制的历史,又由封建制说到奴隶制,再说到亚细亚生产方法。对这些问题,各派的看法大相径庭,甚至是互相对立。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自从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之后,中国就逐渐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经济就其主要的势力及其发展方向来说,乃是个保有强大封建关系而在走向殖民地的资本主义的途中,这可以说中国一方面是在国际帝国主义的统治之下,使全国成为一个半殖民地的国家,已经开始了资本主义方向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仍然保持着强有力的封建关系。托陈取消派认为,自从帝国主义侵入之后,中国已经成为一个资本主义社会,“银行、工厂、铁路、电线、轮船、电灯、电话等所有资本主义社会的形式,都应有尽有”,而封建势力,在经过了大革命之后,失了统治全中国的中央政权形式,失了和资产阶级对立的地位,至少在失去对立地位的过程中,变成残余势力之残余。[16]以陶希圣为代表的“新生命派”则认为,近代中国不是封建社会,因为封建制度在春秋时已经崩坏;近代中国也不是资本主义社会,因为中国政府仍是地主官僚政府,所以中国是封建制度崩坏以后资本主义发达以前以士大夫身份及农民的势力关系为社会主要构造的社会。[17]这三种不同的观点代表了三种不同的政治倾向。因为,如果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革命的任务就是反帝反封,实行土地革命;如果中国社会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中国革命的力量就是无产阶级而对象是资产阶级,中国土地革命就没有基础;而如果中国社会是一个所谓“士大夫社会”,则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革命思想就不适合于中国。可见,如何看待中国社会性质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对待中国革命运动的问题。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前途等一系列的重大问题。通过论战,中国共产党人最终确立了关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的认识。

毛泽东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共产国际及中国共产党党内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早在1923年,毛泽东就开始使用“半殖民地”的概念。他在《北京政变与商人》一文中指出,半殖民地的中国政治,是军阀外力互相勾结箝制全国国民的二重压迫制度。[18]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起,毛泽东开始广泛使用“半殖民地”的概念。他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中,使用了“半殖民地的中国”“半殖民地中国”的提法。此后,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则对“半殖民地”的内涵和特点作了进一步的说明。他指出,中国由“好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但“中国还保存了一种半独立的地位”,这是“半殖民地”的根本特征。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也是“半殖民地”的政治和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19]毛泽东对“半封建”概念的使用要晚于“半殖民地”概念的使用。当时他所说的“半封建”主要是指土地占有形式和剥削形式,他在1933年表示,只有深入查田运动,才能彻底地消灭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20] 1936年12月,毛泽东开始把“半殖民地”与“半封建”合并起来使用。他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我们的战争是革命战争,我们革命的战争是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度里进行的。[21]此时,毛泽东所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主要还不是指中国的社会性质。

毛泽东把“半殖民地半封建”作为一个完整概念说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从1938年开始的。1938年3月20日,毛泽东在对抗大第三期第三大队讲话时说,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这是最本质的规律,我们要用这个规律去观察一切事物。[22] 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战的战争。其后,毛泽东又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强调指出,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23]到1939年,毛泽东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理论基本形成。这表现在,一方面,毛泽东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间范围作出明确规定。是年5月,毛泽东在《五四运动》一文中明确表示,中国“近百年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另一方面,毛泽东对“半殖民地半封建”与中国革命的内在联系作了系统的理论阐述。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半殖民地半封建”与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对象、方式等问题联系起来分析。他指出,由于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半封建经济占优势而又土地广大的国家,这就不但规定了中国现阶段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基本的革命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而在一定的时期中,一定的程度上,还有民族资产阶级的参加,并且规定了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24]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是毛泽东全面、系统阐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论的文本。毛泽东在该文中专列一节论述“现代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毛泽东指出,自从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这是对“半殖民地半封建”所作的时间界定和历史定位,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而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同时发生了两个历史进程:一是中国由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演变成一个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二是中国由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演变成一个半殖民地、殖民地的过程。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毛泽东认为,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对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它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并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他们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殖民地。这样,资本主义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中国社会也没有变成资本主义社会。总之,在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25]《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表,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论最终形成。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半殖民地半封建”也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就经济基础而言,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然的优势。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政治的、文化的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是,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是很软弱的,它的大部分是对于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的。就上层建筑而言,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的力量。[26]这就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所在。

半殖民地半封建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理论基础,是确定中国革命对象、任务、性质、前途等问题的出发点和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2页。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89页。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4页。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1页。

[5]《列宁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0页。

[6]《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

[7]《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8页。

[8]《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8页、第276页。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47页—第148页、第258页。

[10]任建树主编:《陈独秀著作选编》第三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11]湖南人民出版社编:《蔡和森文集》(上),湖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67页、第72页。

[12]中央档案馆编:《中共党史报告选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12页。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409页。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1页。

[15]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前——党的历史材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57页、第850页、第863页。

[16]高军编:《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10页、第90页、第78页。

[17]陶希圣:《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50页。

[18]《向导周报》第三十一期、第三十二期合刊,1923年7月11日。

[19]《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9页、第98页、第142页、第147页、第125页。

[20]《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5页。

[2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1页。

[2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中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7页。

[23]《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47页、第542页。

[24]《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59页、第604页。

[25]《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6页、第630页。

[26]《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0页—第63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