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语篇语言学的概述

语篇语言学的概述

时间:2022-03-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语篇语言学研究的最大困难是:句子一直无可争议地成为语言学研究的最大单位。有的研究将语篇语言学直接置于语言学的句子研究之上,认为“语篇”就是一个由若干句子组成的序列。语篇语言学自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和关注。
语篇语言学的概述_语言学与翻译

一、语篇语言学的演变概述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语篇语言学开始在欧洲发展。当时,东西方国家正处于“冷战时期”,政治上的对峙也影响到学术上的交流,阻碍了语篇语言学的研究进程。学术上,对语言和话语实行了严格的对立区分,比如“语言”和“言语”,或“能力”和“运用”,而忽视了对语篇的研究。语言学的研究与其他领域的研究隔离开来,比如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虽然这些领域在研究语篇和话语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语篇语言学研究的最大困难是:句子一直无可争议地成为语言学研究的最大单位。描述语言学认为,语言是有层级的:音素—词索—句法素,但是都超不过句子的界限。生成语言学认为,语言的核心就是一系列的句子,语言学的研究其实就是对一个个句子的研究。

有的研究将语篇语言学直接置于语言学的句子研究之上,认为“语篇”就是一个由若干句子组成的序列。描述语言学认为,“语篇素”是高于其他语言单位之上的理论单位,相当于实际中的语篇。生成语言学认为,可以按照与句子相同的理论思路,在“语法”、“句法”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语篇语法或语篇句法,通过分析人工创造的语料,确定语篇具有“语法性”或“非语法性”的特征。然而,这种研究收效甚微,因为他们没有将语篇作为一个体系研究,只是把语篇当作抽象语言不同程度的一个“句法”或“语法”实体,而忽视了一个特定语篇或语篇类型的体系特征。而且,语篇是否有意义不是由语法特征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语篇效率、效力和得体的程度。

语篇语言学最终要历经一次必然的强调重点的转变,即由语篇的理论概念而转向于实际的概念,转向于对真实的语篇和话语的研究。其研究方法既不是分隔“最小语言单位”的描述法,也不是分析“深层结构”的生成法,而是对真实语篇和话语的论证研究法。从论证主义的视角出发,可以详尽、全面地分析语篇,更好地评价语篇,更大范围地进行语篇比较,以追溯其源头或影响。语篇语言学的目的在于探求一个视角去更好地把握一些人类交际的重要方面和深层方面,为理解并加强人类的交际提供兴趣和相关性,以提高人类的交际能力。语篇语言学自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和关注。

语篇语言学最初关注的领域丰富多彩且范围广泛,诸如民间故事、叙事、小说、儿童文学、使用指南以及诗歌翻译等等。之后不久,又转向了邻近学科,如哲学、人类学、种族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符号学、计算机科学及其交叉学科领域,如结构主义、现象学、美学、诗学、控制论、系统理论、人工智能、认知社会学、语料库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等等。总之,语篇语言学不只是一门跨学科的共享的学科,而是一门服务于多种学科的综合、统一的学科。

发展到今天,语篇语言学(连同语篇分析、话语分析)已经成为各主要语言学派分析、研究语言,发展学派理论的基础。例如,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在语篇理论的基础上将语言的研究从词汇、句子层面上升到语篇层面,众多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家对语篇理论的发展也作出了贡献,如J.R.Firth、 Halliday、 J.R.Martin、胡壮麟、张德禄等等。

二、语篇语言学的观点、内容概述

(一)关于语篇与话语的定义

语篇语言学认为,语篇(用小写text指代)是构成话语的一个交际事件,而话语是一组或一序列相互关联的语篇。语篇是由它在一个交际语境中的自然发生所定义的,而不是由其形式或特征来定义的,因为形式或特征可以表现出巨大的变化差别。

对自然发生的交际事件真实记录下来的产品语篇(product-Text)则用大写“Text”指代,通常以书面形式记录,但也用图画、图像、音乐带、录像带等形式记录。现代化的媒体技术,比如计算机,使公众认识到了成品语篇的其他模式。例如,从网上下载的文件,比如一件音乐视频,就是成品语篇;观看和聆听音乐视频的过程就是过程语篇。这两者的定义通常被忽视,但却是非常重要的。对语篇的理解,往往取决于我们是文化和语言的局外人,还是局内人

(二)关于语篇语言学的定义

语篇语言学是研究作为交际事件的过程语篇之真实记录的产品语篇的学科,并将语篇作为交际系统加以研究。因而,它强调研究使用中的真实语言,明显不同于研究抽象状态下的理想语言的“语言学”。

语篇语言学强调,研究应用中的真实语言才是理解语言本质的最佳途径。因为,每一个真实的语篇都能告诉我们某些关于语言的真实而有趣的知识。研究的真实语篇越多,就越能理解语言的本质。即使需要将语篇置于语言整体中,见到的真实语篇越多,就越能更好地认识典型的、通用型的等等语篇类型和语篇特征。

(三)关于语言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语篇语言学将语言定义为关于人类知识与经验的理论(讲话人或写作者可以说或谈论的东西),将话语定义为语言的实践(讲话人或写作者确实说了或谈论了的东西)。话语的实践促使其参与者将言辞的用意、人们的动机、说什么才有意义等等广泛地进行“理论的阐述”。语言是一个“理论”——或者确切说是一个完整的“理论网络”——用以表达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及其在这个世界上相互之间的关系。因此,话语是人类进行的最具理论性的实践,也是最有效率和效果的实践:用最小的努力实现最多的目标。

反言之,语言是人类设计的最具实践性的理论,为策划并指导人类的几乎任何实践活动提供对策。基于相似的理由,语言还可以说是人类拥有的最富包容性的理论,因此,在把人们作为局内人融为一体方面,也是最富有技能的理论。人类在家庭、同辈群体、学校以及职业中的社会关系,通常都是通过话语实践来启动并维系的。

(四)语篇分析、描述、评价的视角与标准

1.语篇语言学提出了用以观察、分析语篇的三个视角

(1)作为过程的语篇(text)本身与带有主要语言特点的作为产品的语篇(Text);

(2)参与者,他们通常是语篇的生产者和接受者;

(3)语篇和语篇的参与者置于其中的更广义的情景语境。

2.用以描述产品语篇的七个语篇性的标准

对于语篇而言,衔接指的是连接语言单位和模式的手段;连贯指的是连接意义和概念的手段。

对于参与者而言,动机性规定了语篇生产者实施作为语篇的活动的条件;可接受性规定了语篇接受者接受作为语篇的活动的条件。

对于情景语境而言,信息性与语篇提供的信息程度有关(在多大程度上是出人意料的、令人感兴趣的、使人振奋的等等);情景性与语篇和情景之间的联系有关;篇际性指的是目前的语篇与以前所经历过的语篇之间的联系。

这七个语篇性的标准已被广泛接受,是因为它们可以用来对语篇进行多角度的考察和系统的研究,具有实践上的应用价值。从传统的“语言学理论”来看,它们不是“理论”,不强调“区别性特征”或“深层结构”等实体。但是,它们是语篇参与者生成语篇的基于实践的实用理论。

3.用以评价语篇的三个设计标准

语篇语言学还提出了用于评价语篇所需要的设计标准:即语篇得以快速生成并被接受的效率;促成语篇动机和目标实现的效力;语篇与语境、参与者、情景相切合的得体。

语篇的三个观察、分析视角和语篇性的七大标准,从定义上说,可适用于所有语篇,而语篇的设计标准提出的是针对等级完全不同语篇的应用广泛的一个评价尺度,从而构成了语篇分析、语篇描述、语篇评价的一个三维立体框架。

(五)关于话语分析

语篇语言学认为,“话语分析”指的是对使用中的语言的详细分析,无论是口语形式还是语篇形式。(在实践中,分析的往往总是语篇,因为口语形式通常已被转换成音频或视频产品。)狭义上,“话语分析”涉及众多不同的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又有几个方面的重要区别:分析的焦点、所拥有的语言知识以及使用的技术种类,等等。

话语分析有时被认为是分析“句子层次以上”的语言。这与注重语法研究的现代语言学的分析类型有着明显的不同:研究较小的语言单位,诸如语音(语音学、音系学)、词类(形态学)、意义(语义学)、词汇在句子中的顺序(句法学)。话语分析学家研究更大的意义连贯的语言整体,同时还分析研究交际事件发生的言内语境、言外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等等。

某些学科的研究方向也对话语分析做出了贡献:实地调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功能句子观、系统功能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会话分析一种族方法论——社会学、语篇语言学、人工智能、话语加工、批判语言学等。

三、语篇语言学的发展趋势概述

1979年,语篇语言学的创建者和代表人物之一的Robert de Beaugrande发表了《语篇、话语与过程——迈向多学科的语篇学》一书,试图将人工智能、认知科学、教育学、语言学和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趋势,整合到一个统一的程序性的语篇应用的模式中,首次提出了构建语篇学的设想。而他与Wolfgang Dresssler于1981年合作出版的《语篇语言学导论》,进一步丰富了他的研究思想与内容,被认为是语篇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诞生的重要标志。在该书中,他们不但构建了语篇语言学的基本框架,还扩展到与更多相关学科的研究相结合,诸如作为学科媒介的语篇、社会学、人类学、精神病学与咨询心理学、阅读、写作、文学研究、文学批评、翻译研究、对比语言学、外语教学、符号学、计算机科学等等。并提出了建立一个新兴的语篇与话语学的设想。

之后的十几年间,又有大量关于语篇、话语研究的著述问世。其中,Beaugrande于1979年发表的《语篇话语学的新基础:认知、交际、与通向知识和社会的自由途径》一书,标志着语篇话语研究走向融合与成熟,并形成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研究框架。他在该书中指出,“这里提出的语篇话语学的最高目标,是支持通过话语获得知识和进入社会的自由途径”。与以往著作不同,Beaugrande将语篇和话语置于同一学科之中,提出“将语篇和话语结合起来,才能解决一些普遍问题,如语言与应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及其中间控制体系的处理,像体裁、语篇类型、话语语域等。因此,我们有充分理由将语篇和话语结合起来,而不是使其相互对立”。将语篇和话语结合起来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将语篇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结合起来……形式和功能组织的模式都是延伸到整个话语,而不只是词组或句子”。

另一个值得注意之点是,Beaugrande在本书中采用了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借鉴和吸收了众多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因为,任何单一的学科都难以解决目前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例如,Beaugrande不赞成将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对立起来,形式主义注重研究语言单位和模式的组成和组织,而功能主义注重研究语言单位和模式的使用,二者不可偏废,应该超越它们长期以来的对抗,而加以融合。对其他语言学派或理论也应该抱同样的态度。

进入21世纪之后,语篇话语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其中一个明显标志就是:在论证主义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生态主义的研究方法基本定型,这集中体现在Beaugrande发表的《语篇与话语研究新介:论证主义与生态主义》一书中。作者认为,人类未来的福祉急需一个理解模式,以支持人们在一个呈现文化与语言多样性的“后现代”的世界上,人道地、民主地共同生存,这就是可称之为生态主义的议程:促进人们以彼此之间真诚尊重、对最广大的社会和生态环境真诚尊重的精神,积极地进行合作,从而实现语言理论与话语实践的和谐联系。语篇语言学的框架将是生态主义的意识形态,而生态主义的语篇与话语可以用来促进人们自由地获取知识并参与社会交际。为此,人们可以对当前流行的话语策略及其带来的问题进行审视,以变通实施“生态主义的”话语策略,如对真实语料的“批判性改写”等等。

B eaugrande所谓的“新介”,就是既超越学术语言和语言学课程中诸如“句法”、“语义学”等传统研究领域,也超越“语篇语言学”、“话语分析”等较为新近的研究领域,在对它们进行融会贯通、梳理整合的基础上,引入“用‘论证主义的‘方法从事’语篇与话语研究‘的’生态主义的’议程,即以系统的探索与解释策略为指导,对范围广泛的真实语料给予持续的批判性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

论证主义的研究方法不是凭直觉,而是通过对真实语料的论证推理来形成语篇与话语分析、评价、比较的结论,即生成关于话语的话语,使不同的话语观点产生相互作用与影响。它与生态主义的研究方法是互为补充、互为支持的关系,以促进人们的语篇或话语之间的社会关联与和谐、增进人们的理解与沟通为共同目的。

真实语料就是语篇语言学主张研究的使用中的真实语言、 自然发生的交际事件、交际活动等的真实记录,又称“实验性语料”。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记录真实语篇的大型语料库已成为现实,如英国国家语料库(the British National Corpus) 、布朗大学今日美国英语标准语料库(Brown University Standard Corpus of Presentday American English) 、伦敦—朗德英语口语语料库(London-Lund Corpusof Spoken English)等等。在此基础上,语料库语言学应运而生,已成为一个独立的且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学科。这些都为语篇话语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源和坚实基础。

四、语篇语言学的主要特点及应用价值概述

语篇语言学迄今已发展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一门语言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构成了当今主要语言学理论和流派的研究基础或研究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总而言之,语篇语言学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应用性

由于它强调语言的实践性,主张研究真实语言即活的语言、 自然语言以及记录并保存人们真实语言活动的大型语料库,构建了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分析、描述、评价语篇的三维立体框架,可以广泛应用在语言分析、语言研究、语言教学、语言翻译以及其他相关领域。

(二)包容性

它不是排斥而是主张与其他语言学科、学派(如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转换生成、会话分析、言语行为、话语分析等等)的融合与统一;

(三)跨学科性

它借鉴并吸收了众多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如人类学、种族学、社会学、符号学、认知学、心理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语料库语言学及其派生学科如社会人类学、社会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种族方法论、社会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等等;

(四)开放性

由对语篇语法的研究发展到语篇语言学;由语篇语言学发展到向建立“语篇话语学”再到“语篇话语研究”的独立学科体系迈进;由论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发展到生态主义的研究方法,等等;

(五)普适性

语篇语言学由开始在东西欧的德语、奥地利语、荷兰语捷克斯洛伐克语、俄语、芬兰语、西班牙语等语言的研究中发源,又逐渐影响到英语、汉语等世界其他语言的研究,加之上述特点,从而构成了语篇语言学跨学科、跨语言的语言学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方法的普适性,也就是说,其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可以推而广之到不同语言的实践与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