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吉林省牛羊养殖发展壮大

吉林省牛羊养殖发展壮大

时间:2022-03-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十二五” 期间, 吉林省牛羊规模户养殖量 占牛羊养殖总量的80%以上, 已经成为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吉林省牛羊养殖发展壮大_民生视角话吉林:吉林调查队系统调查成果集.2017卷

曲菠 于国印 张铁瀛

“十二五” 时期, 随着人们收入不断增加、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居民饮食结构和饮食质量有了很大变化, 由原来以食用猪肉为主的饮食方式向多食牛羊肉转型、 向多元化饮食方向转变, 使社会供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带动了吉林省畜牧业生产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牛羊养殖迅速发展, 规模化、 现代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 “十二五” 期间, 吉林省牛羊规模户养殖量 (国家统计局规模户新标准:牛10头以上, 羊50只以上) 占牛羊养殖总量的80%以上, 已经成为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全面了解 “十二五” 时期全省牛羊大型规模户的收益及发展趋势, 我们抽选了养殖牛羊比较典型的白城延边、 吉林 (市、 州), 以及前郭、 双辽、 梨树、 洮南、 通化、 和龙等9个 (市、 县), 对连续5年以上养殖的牛羊大型规模户 (含合作社), 牛饲养量1000头以上 (其中, 延边大型养牛户饲养量达1万多头), 羊饲养量1000只以上, 共计24家 (牛14家, 羊10家) 进行了专项调查,梳理了 “十二五” 时期牛羊大型规模养殖户的生产经营和收入情况, 总结了特点和优势, 对存在的困难和制约发展因素提出了对策建议, 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 “十二五冶 时期牛羊规模户发展主要特点

“十二五” 时期, 牛羊规模化水平、 养殖能力、 养殖技术大幅提高, 规模户养殖收入是主体。

(一) 规模户规模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十二五” 时期, 牛羊规模户养殖数量占全部牛羊养殖量的80%以上, 规模化养殖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

一是从业人员增加。 据调查, “十二五” 时期, 调查户平均 (下同) 牛羊规模养殖户从业人员每户平均22人。2015年牛羊规模养殖户从业人员户均25人,比2011年增长13%, 平均每年增幅3.1%。 其中, 羊养殖户从业人员增幅最大,达到了23%。

二是养殖面积增大。 “十二五” 时期, 调查户平均 (下同) 牛羊规模户户均经营占地面积43.9亩, 其中, 羊养殖面积45亩, 牛43亩。 调查数据显示, 2015年牛羊生产性用房面积户均15亩, 比2011年13亩增长15.4%。 其中, 牛的生产用房面积由19亩增加到21亩, 增长7.8%, 羊由6亩增加到9亩, 增长52%。

三是羊饲养规模增强。 “十二五” 时期, 牛养殖规模在平稳发展中略有下降, 但羊饲养规模增强。 “十二五” 期间, 羊饲养量调查户平均 (下同) 为2559只, 其中,2015年羊饲养量户均2894只, 比2011年的2115只, 增长37.0%,平均每年增长8.2%。

(二) 多主体投资规模户拉动作用明显

“十二五” 时期, 吉林省投融资政策的引导及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使 “十二五” 时期规模户投资力度逐年增加, 推进了规模户发展。

据调查, “十二五” 时期, 是吉林省畜牧业规模户主体投资最多的时期, 主要是政府扶持、 多元投入、 多方建设的投资政策发挥了导向引领作用, 国家专项扶持资金、 金融对畜牧业发展的支持, 助推了规模户的养殖投入。

据对抽中的样本规模户调查, 调查户平均 (下同) 2011年到2015年获得国家财政专项扶持资金户均达4.6万元, 获得银行贷款户均371.2万元。 分年度看,2015年户均达589万元, 比2011年205万元增加384万元, 增长187%, 平均每年增长30%。 据对双辽市光明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杜春义牧业养殖场调查,“十二五” 时期, 两家养殖场的固定资产由750万元增加到1050万元, 增长40%, 平均每年增长8.8%。

(三) 规模户在市场波动中发展

“十二五” 时期, 吉林省畜牧业在波动中发展, 各品种都在经历市场的考验和检验, 随着社会发展和市场变化, 一些小、 散养殖户逐步淘汰出局, 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现代化程度高、 资金实力雄厚、 抗风险能力强的牛羊养殖户脱颖而出, 养殖技术、 养殖水平较高的养殖户站稳了市场。 据对羊养殖量较大的双辽市调查,2015年羊养殖大户数量为18户, 比2012年养羊高峰时期的29户下降38%, 比2011年的4户增长3.5倍。

二、 “十二五冶 时期规模户经营纯收入牛增羊减

“十二五” 时期, 牛的市场价格稳定增长, 效益稳步提高; 羊的市场价格在“十二五” 初期处于较高位, 养殖户效益可观, “十二五” 末期从高位下滑了两年, 但规模养殖户仍盈利, 部分养殖户处于盈亏点或略亏损。 从五年总体看, 羊的养殖效益仍在盈利区间。

(一) 规模户收入的主体仍是养殖收入

“十二五” 时期, 样本平均 (下同) 牛羊养殖规模户牧业产品销售收入占经营总收入的98%。 其中, 牛和羊分别占营业收入100%、97%。 牛羊规模户养殖基本实现了专业化, 完成了由小而分散养殖向规模化、 专业化方向的转型和跨越

(二) 养牛规模户纯收入稳定增长

调查数据显示, 牛的规模养殖户经营纯收入2015年比2011年增长60.4%,五年纯收入户均分别为233万元、204万元、374万元、326万元和374万元 (见图1)。 每头牛的纯收入稳定增长, 每头牛纯收入2015年比2011年增长了60.4%, 五年每头牛平均纯收入分别为1585元、 1465元、 3569元、 3579元和4013元。

图1 “十二五”时期每头牛纯收入

牛规模养殖户收入稳定增长, 主要原因是牛养殖成本较高, 养殖周期较长,投入养殖的农户相对稳定, 另外, 随着社会需求量上升, 使牛市场价格在五年中始终处于高位运行。 据对双辽市调查,2011—2015年, 活牛收购价格分别为每公斤18元、20元、24元、25元和25.7元,2015年比2011年增长了42.7%。

(三) 羊的规模养殖户纯收入波动大, 前高后落

“十二五” 时期前三年, 羊号称 “羊贵妃, 市场平均价格600—1000元一只,居历史高位, 羊规模养殖户纯收入、 每只羊的纯收入增长翻倍;2014—2015年,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力度较大, 从国外进口羊肉,2010年我国羊肉不足10万吨, 2014年达到28.29万吨, 增长近两倍, 造成国内市场价格开始逐年回落, 吉林省羊养殖户纯收入基本在盈亏点处徘徊, 据对主要羊养殖地区双辽市调查,2011—2015年, 羊市场价格每公斤分别为20元、24元、28元、16元和15元。2015年比2011年下降25%。 今年上半年开始回升, 据对此次抽中羊的规模养殖户调查, 2011年羊养殖规模户出栏数量户均977只, 上升到2015年的1439只, 增长了47.3%。

三、 制约规模户收入增长的四个因素

“十二五” 时期, 牛羊规模户得到发展, 养殖规模户收入增加, 但是, 制约发展和提高收入的主要因素依然存在。 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 牛羊养殖的规模化、 集约化程度仍然偏低

据调查,2015年, 吉林省牛饲养量在1000头以上的大型养殖场不到20家,羊饲养量在1000只以上的只有50多家。 虽然全省规模户饲养量占全省总量的80%以上, 但是, 还是中小规模户偏多, 和先进国家相比, 集中度不高, 效益偏低。

(二) 传统养殖方式仍占主导地位

传统养殖方式、 养殖技术都相对落后, 内部管理仍显粗放, 科技含量依然偏低, 养殖户的人员素质、 思想观念、 管理水平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 品种、 质量、 特色等差距制约养殖效益的提高

目前, 吉林省主要肉羊饲养品种为小尾寒羊和与本地细毛羊杂交二代, 牛的主要饲养品种有杂交的西门塔尔品牛、 杂交的夏洛莱牛和荷斯塔奶牛, 还有一定数量的落后品种, 存在更新换代问题, 同时生产的肉品品牌效应不明显, 吉林省牛羊养殖品种、 产品质量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四) 市场价格平衡机制不够稳健

“十二五” 时期, 牛羊规模养殖户的经营和收入情况, 极易受到市场价格震动冲击和影响, 导致牛羊生产、 养殖效益不稳定, 使一些养殖户产生了投机意识, 规模养殖户带动和影响市场发展能力较差。

四、 “十三五冶 促进牛羊规模户健康发展对策建议

“十二五” 时期, 全省牛羊规模养殖户数量增加, 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牛养殖经营收入稳定; 羊发展虽有波动, 总体看趋于平稳。 但和 “十三五” 提出的绿色、 环保、 健康畜牧发展要求相比, 还存在很大差距, 为此, “十三五” 时期, 全省畜牧业发展要紧扣绿色、 协调发展这个主题, 向精细化养殖要效益, 向生态化养殖要规模, 向循环经济养殖要效率。 通过政策引领、 市场引导推进规模户进一步发展。 为此, 我们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 加快龙头企业建设, 推进规模化养殖, 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一是强化本土龙头企业建设, 助推龙头企业形成经营机制新、 技术水平高、规模效益好、 市场覆盖广、 带动能力强的经济组织, 提高辐射带动能力。

二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 引进和培育新的牛羊产业化龙头企业, 完善产业链条。

三是重点扶持牛羊专业合作社、 家庭农场等农民合作组织发展, 培育一批服务能力强、 经营规模大的示范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通过典型引路、 示范带动,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及合作组织在技术、 资金、 市场等方面的优势, 吸纳农户入会,开办家庭农场, 实现规模效益, 以规模养殖为重点, 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为手段, 引领生产方式逐步实现根本性转变。

(二) 转变饲养方式, 以科技助推牛羊产业发展

一是相关部门要积极组建牛羊养殖业专家委员会, 谋划、 指导牛羊养殖业和养殖规模户生产。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 广泛宣传科学饲养牛羊, 提升牛羊科技含量。 完善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建设, 要在牛羊疫病防控上有新突破, 探索草山草坡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广泛推广人工种植优质牧草, 推广青贮、 氨化技术, 推广舍圈养牛羊。

三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 加强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培养养殖能手, 发展养殖示范户, 建立养殖示范小区, 不断加大科技成果转化, 使牛羊养殖业健康发展。

(三) 全力打造牛羊品牌, 提升市场竞争力

一是引导和扶持高标准牛羊规模化养殖场 (合作社), 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化生产要求, 稳步发展 “三品一标”, 即无公害、 绿色、 有机和地理标志产品, 提升吉林牛羊产业核心竞争力。

二是支持企业做好牛羊产品精深加工, 开发冷鲜肉、 分割肉等中高端产品,实现产品升级, 创建吉林牛羊名牌产品, 提高市场竞争力, 逐步走向国内外市场。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 积极与外省市建立供销关系。 尽快建立和完善牛羊产品专业市场, 推进活畜交易、 配套定点屠宰和畜产品批发, 坚持多种经济并存, 鼓励各类专业合作社、 生产合作组织、 技术服务组织参与牛羊产品流通, 保证牛羊产品 “绿色通道”。

(四)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平抑物价波动

加强信息化建设, 随时公布全省、 全国的产销信息, 为生产者提供优质有效的服务。 建立预警机制对生产者进行有效提示。 另外, 建立牛羊市场发展调节基金, 平抑生产, 从而把牛羊发展周期带来的价格波动影响减少到最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