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构建学习化社会

构建学习化社会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在其教育改革和教育政策中体现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念和战略方向。此后,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的构建成为各国政府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构建学习化社会既是国际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主题,也应当是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发展方向。

(六)构建学习化社会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社会的教育学者们就已经提出了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论构想,但这一构想真正在世界主要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中体现出来,还是进入90年代以后的事情。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在其教育改革和教育政策中体现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念和战略方向。

那么,什么是学习化社会?学习化社会具有什么特征?“学习化社会”这个概念,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196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发表了《学习社会》一书,首先提出了“学习社会”这个新概念,主张实现新的教育目标和学习目标,并对学习化社会的特征进行了描述。台湾地区学者林清江曾经比较过学习化社会与一般社会的区别,见表1。

表1 学习化社会与一般社会的比较[18]

续表

img2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一书在阐释终身教育理念的同时,提出了“学习化社会”的概念。学习化社会的提出,反映了信息化社会的特征和由此而来的人的自觉学习的重要性。在信息化社会,大量的信息既使学习成为可能,也使学习成为必要。如果说终身教育规定的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学习化社会则为人们规定了接受知识的行为方式。

此后,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的构建成为各国政府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1997年,美国教育部提出《21世纪社区学习中心计划》,要求公立学校延长开放时间,让本社区的儿童和民众在放学后、周末和假期可以在其中学习和活动。2000年,克林顿政府在其“学校改革之旅”中又提出了《学校为社区中心:规划与设计公民抉择指南》,设想要将学校建设成社区的学习中心,为社会提供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在小布什政府颁布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中,也专门列出了关于建设“二十一世纪社区学习中心”的条款,并计划从2002年到2007年用五年时间共拨款112.5亿美元进行社区学习中心的建设,并于2005财政年度投资近10亿美元推行课外教育计划。

在欧洲,构建学习化社会的主题同样也在各国教育改革中得到了不同形式的表现。在欧洲的一些城市和地区,社会各部门的人们已经共同结成了一种终身学习的组织,英国就有100多个这样的组织。近年来,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自己的教育改革中也提出了构建学习化社会的战略任务。例如,南非人文科学研究理事会的郝珀斯从南非多年来扫盲的惨痛教训中总结提出了“从扫盲走向学习化社会”的构想。

构建学习化社会既是国际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主题,也应当是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发展方向。一方面,伴随科学技术发展,学习化社会已经逐渐从理想走向现实,学习化社会的理念与网络和通信技术结合起来,出现了网络学习(Online Learning)、学习网络(Learning Network)、数字化学习(E-learning)和移动学习(M-learning)等新的学习形式,并逐渐形成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态势。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构建学习化社会的历史任务是多层次的,这里既有普及教育和提高文化水平等基本层次上的任务,又有提高社会创新能力和运作效率等较高层次上的任务。因此,从我们国家的教育现实出发,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有必要制定长远规划,并根据国际教育改革和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逐步实施和实现。

◎复习思考题

1.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有哪些说法?如何评价?

2.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现代教育的共同特征有哪些?

4.未来教育的发展有哪几种趋势?

【注释】

[1][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27.

[2][法]斯图尔诺.教育的源起[M]∥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58.

[3][法]斯图尔诺.教育的源起[M]∥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77.

[4][英]沛西·能.教育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38.

[5]陈震东.对教育起源的探索[J].甘肃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59(5).

[6][美]孟禄.原始教育:一种非进取性的适应的教育[M]∥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78-179.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3.

[8]沙巴也娃.论教育起源与学校产生的问题[M]∥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26-128.

[9]论语·子路.

[10]人民教育出版社《外国教育丛书》编辑组.六国教育概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211.

[11]参见杨东平.新中国“十七年教育的基本特征”[OL].http://www.aisixiang.com/data/10939.html,2006-09-05.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教育文献法令汇编(1949—1952)[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14.

[13]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966.

[14]中央教科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8.

[15]UNESCO,the Education for All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 Team.EFA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 2005-Education for All:The Quality Imperative.UNESCO,France,2004.http://portal.unesco.org/education/en/ev.php-URL_ID=35939&URL_DO=DO_TOPIC&URL_SECTION=201.html.

[1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2.

[17]Annemarie Van Langen,Hetty Dekkers.Decentralisation and CombatingEducationalExclusion[J].Comparative Education.Vol.37,No.3,2002:367-384.

[18]李玢.世界教育改革走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3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