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秦楚国国都被破屈原悲痛跳江

大秦楚国国都被破屈原悲痛跳江

时间:2022-08-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屈原的进步主张和措施却触犯了楚国反动贵族势力的利益,他们为了维护自身的特权,也屈从于秦国的威胁讹诈,为求得苟安的局面,便对屈原进行诬陷和残酷的迫害。屈原在流放的日子里,鉴于祖国濒临灭亡,忧心愁悴,常常仰天叹息。说到头是我自己心甘情愿的,虽九死无一生,也未足悔恨。后来,人们把“虽九死其犹未悔”简化引申为“九死一生”这个成语,形容情况极端危险或多次经历生死危难而幸存。

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人。根据近代一些学者的研究,他大概出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到三十年之间(即约公元前340年左右)。屈原是楚国王室的远房宗室,在楚怀王时期曾任“左徒”。楚怀王执政初期,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此能够接受屈原的进步主张,对内实行政治改革,对外实行联齐抗秦的政策,使楚国一度出现强盛的趋向。但是屈原的进步主张和措施却触犯了楚国反动贵族势力的利益,他们为了维护自身的特权,也屈从于秦国的威胁讹诈,为求得苟安的局面,便对屈原进行诬陷和残酷的迫害。尤其是在公元前299年,楚怀王被秦昭王骗入秦国,拘留被囚,三年后竟死在秦国。

公元前298年,怀王之子顷襄王即位,更是媚敌忘仇,完全屈服于秦国。接着,屈原就被长期逐放于楚国的江南地区,永远不能返回郢都(今湖北江陵县西北)。

屈原在流放的日子里,鉴于祖国濒临灭亡,忧心愁悴,常常仰天叹息。特别是当他听到秦将白起攻占郢都的消息时,更是无限悲愤。

一天,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屈原,无目的地来到汨罗江滨,嘴唇翕动着,正在悲怆地吟咏着诗句,用以抒发他忧国忧民之思。这时,一个渔翁正在撒网打鱼,看到屈原走来,便放下手中的网说:“屈原大夫,您为什么走到这个地方来了呢?”

“因为举世都混浊只有我才清白,大家都喝醉了酒唯有我才清醒,因此我就被流放到这里来了。”屈原愤愤不平地回答。

渔翁劝道:“凡是能成为圣人的人,并不拘泥于成规,而能顺时从俗。既然举世都混浊,你何必一人与众不同而使自己遭殃啊!”

听到这里,屈原的脸色变得严厉起来,厉声地说:“我早已听说过:‘刚刚洗过头的人,必然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刚洗过澡的人,一定得把衣服抖伸。’那么,一个正直的人,哪能把净洁的躯体任意让肮脏的事物污染呢?我宁愿投入大江激流之中葬身鱼腹,也绝不容忍那混浊的世道亵渎了自己!”

屈原回到自己居住的破屋子里,天色已黑,便点起了灯,凝思片刻,接着挥笔疾书,写下他的绝命词《怀沙》。于公元前277年,投汨罗江(在今湖南省长沙市东北)而死。

屈原不愧是一位坚强的斗士,他的光辉诗篇直接产生于激烈的政治斗争。他最重要的著作就是《离骚》。这篇著作大约是屈原被怀王疏远,被迫从郢都去汉北时写成的。在《离骚》这篇长诗中,屈原叙述他为了坚持正确的政治主张,受到的种种打击和迫害,并一再地表达了热爱祖国坚贞不渝的思想感情,以及决不向恶势力屈服的战斗精神。在《离骚》中,比较集中地反映屈原的爱国思想的有这样一段诗:

离 骚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段诗的大意是:我哀怜着人民的生活这么艰苦,感叹地禁不住要洒下眼泪。我虽说爱好修洁而自己制造花环,但清早做成晚上便会被人折毁。我不怕他毁坏了我用秋蕙做成的花环,我又要继续用白芷花来代替。说到头是我自己心甘情愿的,虽九死无一生,也未足悔恨。

后来,人们把“虽九死其犹未悔”简化引申为“九死一生”这个成语,形容情况极端危险或多次经历生死危难而幸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