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满屋书香来伴老

满屋书香来伴老

时间:2022-08-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书不是金玉,更不是金币,作为家族遗产,未必有人继承。藏书有品位、有价值的捐赠给国家或地方图书馆、学校,这个遗产就是众人的精神食粮。我也常到书店走走,也买了些书翻翻读读,书架上也有些书,跟我在革命生涯中一路过来;但谈不上一个“藏”字,更不像庆祥那样用书,并摘出大量宜于查找的卡片,他是读书、用书、写作,行之有序的,直到满屋书香来伴老。呼吁要修一部权威的“文革”史。毛主席断然表示,共产党不会走那条老路。

司马一孔

无私无畏的省部级大法官他对我耳语过:你犯罪,我不判你死刑。真够朋友,哈,哈,哈!(这幅照片是2015年秋,在谈笑中本文作者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杨庆祥同志,在省内公务界、新闻界文化界,为诸多同志、同事、朋友所熟悉:他做到省一级的官员,这不是我所敬仰的,我敬仰的是唯人、唯公、唯书;伴随他80年的蹉跎岁月,不息而不作的正能量。

他原无高学历,是讨过饭的穷孩子。文化学识、经验本事,都是在革命进程中学来的。他和我们这一代人——20后、30后一样,有今日,一是党的教诲,二是个人好自为之,杨与我不同之长,总有一种爬着也到终点的劲头,这并不全是人的本能,而是个性的爆发力。可以抽时间到图书馆看看,一个人口几百万的中大城市,又是文化地域所倡扬,学者多多,教授多多,专家多多,记者多多(我自在其中),究有几多人士(我在其中)捐赠万卷成套的、孤本的、从古到今的藏书?杨做到了,这是实践与实绩,利民一举!

个人藏书是为了读书,读书在于实践。读书多了,自然藏书也多了。读书人老了,也就想到书也该有个好去处。我有一方铜砚盒,上面刻了几句诗文——“金玉非为贵,清闲胜做官、买书千万卷,留给子孙观”。书不是金玉,更不是金币,作为家族遗产,未必有人继承。藏书有品位、有价值的捐赠给国家或地方图书馆、学校,这个遗产就是众人的精神食粮。但愿子子孙孙辈,以书为宝,珍惜长辈的藏书心血,从长辈读过的发黄的每页书里学得人生之道,而不使五千年中华灿烂文化传统“数典忘祖”。

我也常到书店走走,也买了些书翻翻读读,书架上也有些书,跟我在革命生涯中一路过来;但谈不上一个“藏”字,更不像庆祥那样用书,并摘出大量宜于查找的卡片,他是读书、用书、写作,行之有序的,直到满屋书香来伴老。

我与庆祥曾共事30余载,早期贤愚未识,晚年远离官位,更易相知,他的文笔,张扬一种正义感,常为“不平则鸣”的人与事拔笔出纸,绝不怕这怕那,为自私留路。他写的难能忘记的人——唐西民,就是授誉的一例。唐是抗战时参加革命,解放战争时生死于前线的战地记者,后来官居高位,也如平头百姓,人格可举,自言无畏,在反右倾机会主义时,是非颠倒,含冤离世,后虽平反,但全部案情,特别是唐的品德多不为人所知。杨查阅了大量有关档案,不仅写出了受害始末,更为唐恢复了不屈权势、言不畏罪的高尚人格,唐九泉之下也会欣慰。我与唐也是共事中一人,却未写小一页辩书,当自省自愧。

我写了一本拙见可批的书《死后的尊严》,其中一篇《牛棚40年祭》。杨读后深切地写了一篇短文呼应——千万不要忘记“文革”那场人间大劫难,历史不能开天窗,历史不能割断。又言社会现实——对年轻一代人来说“文革”是什么,脑中一片空白,真正的零记忆。呼吁要修一部权威的“文革”史。

80后90后的人不想听老人的说教,也不想看“笑话”一场的文革故事,又无一部全景权威的“文革”正史引导,如浮云淡淡掠过,让人失去一面镜子,下一代、再下一代,虽不会重演“文革”全剧,换了内容的“文革”模式,不可忘却“前年覆,后车诫”。黄炎培老先生在中国人民刚刚站起来的时候,便同毛主席讨论过国家兴亡的问题,黄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是几千年封建帝王更替的定律。毛主席断然表示,共产党不会走那条老路。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大讲党的核心价值观——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决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从严治党、依法治国,加固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石,其兴则是必然也!

(作者:徐中天《吉林日报》原总编、吉林省杂文学会会长,以司马一孔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