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复兴中路,就让它默默泛黄

复兴中路,就让它默默泛黄

时间:2022-08-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能一辈子住在复兴中路的人,还真是让人羡慕的。但相对而言,复兴中路这么多年变化不算大,它没有被过度商业化,依然保留着过往幽静、内敛的老式韵致。复兴中路靠近陕西路的位置,还有一座很旧的小型电影院——上海电影院。念大学时认识一校外男孩,他家住复兴中路,经常请我去上海电影院看电影。复兴中路对于那些热衷研究上海文化的人来说,蕴藏着很多人文意味,他们感兴趣的是曾在这条路上居住过的刘海粟、何香凝那样的名人。

春节的时候和亲戚们吃饭,上了岁数的人,讲来讲去爱感慨环境的变动。以前一大家族各房长幼,家家户户离得近,相隔不会超过复兴公园到淮海公园的距离。后来先后搬远,大家出来聚一次不容易。席间有人赌气地说了一句:“我宁可一辈子在复兴中路住一室户,也不要去陆家嘴住豪宅。”

能一辈子住在复兴中路的人,还真是让人羡慕的。虽然复兴公园钱柜门口,天天晚上袒露着夜生活的肆无忌惮与刺目的喧嚣。但相对而言,复兴中路这么多年变化不算大,它没有被过度商业化,依然保留着过往幽静、内敛的老式韵致。复兴中路从城市的西区一直朝东面而去,穿插着淮海中路、宝庆路、汾阳路、襄阳南路、陕西南路、茂名南路、瑞金二路、思南路、重庆南路……昔日法租界的街区被它串联在一起。

小时候住在伊势丹对面,于是,最初对复兴中路的印象,是从复兴公园开始的。复兴公园对于周边的小孩来说,就是家门口的游乐场,很多人习惯从雁荡路的后门进去。公园入口处有一只大箱子,扔几分钱一枚的门票进去,发出“哐当”一声。公园有两头入口,一头正对着雁荡路,另一头是正门,面向重庆南路复兴中路。

十多岁时父母为我请了一名英文家教,是个正在复旦外语系念大三的姑娘,她家住复兴中路,去她家玩,屋里落地窗打开站在阳台上,能看见复兴公园里的长条凳。公园正门口的小摊一路摆到她家弄堂口,我爱在那里买一种小瓶子装的肥皂水,带个小网兜,网兜朝肥皂水里蘸一下,举到嘴边轻轻一吹,立刻能在空中吹出一串肥皂泡。复兴路上人少,霓彩般的透明泡泡飘浮到半空,撞到从奶酪色的房子里伸出的晒杆上,便称心地破了,发出轻到不能再轻的一声“啪”。阳光好的时候,空气里仿佛有淡淡的鹅绒。

中学的时候,跨区考到了长宁,放学后坐一辆96路电车回家,路途中有一大段,电车沿着复兴中路开。那一路窗外的景象很美,梧桐与老洋房如没有尽头的古董钢琴琴键,一双看不见的手在上面依次滑过,发出轻柔的声响。沿街一扇又一扇静闭的门让人看不厌。还有拉着窗帘、有铁栅栏的窗台,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住在里头,偶然可以瞥见某个窗口有一株垂死的花。

有一处路边的大宅子,无论经过多少次,都要定睛看,那栋楼房叫黑石公寓,被视作复兴中路的地标。房子正前方有一座欧洲古典风格的露天平台,连接着高高的台阶,让人以为随时会有文艺片里的人从二楼房间里走出来,顺着台阶走到马路上。就在华丽的黑石露台前,公交车、自行车来来往往,简直是两种时空里的情节。

张志林先生的家,在重庆南路“花园邨”,房间里三面有窗,光线特别好,有一面落地窗推开,就是朝向复兴公园的阳台。三十多平方米的一间房间,既是客厅,也是卧室、饭厅。张先生是船舶设计工程师,自出生起就生活在这栋房子里,两位兄长与父母分别住在一楼与二楼,各居一间房。顶楼有个大晒台,一下大雨,墙壁上的印花墙纸受潮,会发霉。张先生就买来毛主席诗词的印刷画,朝墙上一贴,把发霉难看的部分盖住。照片摄于1968年,这一年秋天,他与妻子在这间屋子里孕育下一个女儿。

复兴中路靠近陕西路的位置,还有一座很旧的小型电影院——上海电影院。在过去,上海有很多这样的电影院,它们设备陈旧,规模不大,叫二轮电影院。新的电影第一轮公映轮不到它们,要等像大光明、国泰那样的头轮电影院放映两周左右后,电影拷贝才拿到它们这里来放映,所以它们的票价比较便宜。念大学时认识一校外男孩,他家住复兴中路,经常请我去上海电影院看电影。看完电影后,两人相隔一米距离,漫无目的地沿了复兴路朝前走,走了半个时辰,天都黑了。有时不知不觉走进一条弄堂,站在别人家的墙脚下,借了别人家窗口的灯,彼此对望讲悄悄话,耳畔有拉威尔的钢琴《小奏鸣曲》,好些话欲说还休。

现如今,还知道上海电影院的人,恐怕只能是在附近土生土长的人吧。

复兴中路对于那些热衷研究上海文化的人来说,蕴藏着很多人文意味,他们感兴趣的是曾在这条路上居住过的刘海粟、何香凝那样的名人。而对于普通的上海人,它能牵引起的,都是一些属于过去的生活场景。它们与街道两旁年迈的梧桐,一并在脑海里默默泛黄,但总归是美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