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台湾基隆港的历史

台湾基隆港的历史

时间:2022-08-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日占期间,基隆建市,成为当时台湾的第四大城市。基隆港位于台岛北端,是台湾北部的出海门户。基隆年降雨量多达2900毫米,因此也被称为“雨港”。在台湾,基隆港是仅次于高雄港的第二大港口,集军港、商港、渔港于一身。基隆港在早期被称为“鸡笼湾”或“鸡笼港”。一时间,基隆港内的设施受到重创,沉船百余艘,几乎成了废墟。日军占领台湾后,二沙湾炮台被列为军事重地。

坐拥“台湾八景”之一“旭冈观日”的基隆,位于台湾岛北端,三面环山,北望东海,被称为“台湾头”。今天的基隆港万商云集、繁华兴旺。其名胜海门天险历尽沧桑,仍在默默守望安康。

数度易手

历史悠久的基隆,有一山形似鸡笼倒扣在海边,因此最初被称为“鸡笼”。

基隆邮轮码头

天启六年(1626),西班牙远征队在社寮岛(今和平岛)登陆,并在岛的西南端修筑 “圣萨尔瓦多城”,拉开了基隆被侵略的屈辱史。明崇祯十五年(1642),荷兰殖民者在台湾北部击败西班牙殖民者,霸占了整个台湾。在其攻占社寮岛后,“圣萨尔多瓦城”被改称“北荷兰”。南明永历二十二年(清康熙七年,1668),郑成功之子郑经率部将荷兰人赶走。

郑经之子郑克塽投清之后,康熙帝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将台湾纳入清朝版图,设立台湾府,对台湾居民进行管理,并给予抚慰政策。到了乾嘉时代(1736—1820),基隆地区人口逐渐繁盛,农渔业并举,经济有了较大发展。晚清风雨飘摇,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海路四通八达,且矿产资源丰富,基隆遂成为东西方列强垂涎的宝地。

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国于1841年入侵基隆。当时,其双桅炮舰“纳尔不达”号悍然向基隆发起轰击,却被守城参将邱镇功开炮击伤,触礁沉没。台湾军民奋起反击,共击毙英军32人,生俘130人,取得了抵抗英国侵略的第一次胜利。

为了更好地管理台湾, 1875年,一代名臣沈葆桢提议,取“基地昌隆”之意,改“鸡笼”为“基隆”,设立基隆厅,巩固海防。清廷采纳了这一极富战略眼光的建议,基隆由此定名。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清廷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此后,基隆成为日本的殖民地。在日占期间,基隆建市,成为当时台湾的第四大城市

1945年10月,国民政府接管台湾,基隆开始了新的发展时期。

出海门户

基隆港位于台岛北端,是台湾北部的出海门户。基隆年降雨量多达2900毫米,因此也被称为“雨港”。在台湾,基隆港是仅次于高雄港的第二大港口,集军港、商港、渔港于一身。

基隆港在早期被称为“鸡笼湾”或“鸡笼港”。西班牙殖民者占领台湾时,就曾对此地进行考察,认为这里极具港口价值,并在此进行初步建设。荷兰殖民者夺取此地后,港口建设随之停止。

1886年,台湾第一任巡抚刘铭传在此地进行建港规划,并建成了第一座码头。同年,在《天津条约》的要求下,清政府被迫以淡水附港的名义开放基隆港,对外通商。

日本强占台湾后,考虑到基隆港的战略位置,大兴土木,对基隆港进行重点建设。1899年,启动了为期五年的驻港工程。至1904年,基隆港已被建设成为现代化大港,位居当时台湾的第一大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基隆港作为当时日本主要的物资吞吐港和海军基地首当其冲,成了美军轰炸的重要目标。一时间,基隆港内的设施受到重创,沉船百余艘,几乎成了废墟。

1945年,台湾光复后,基隆港得以重建,并成为当时台岛最重要的海军基地。重建完成后,基隆港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如今已成为重要的渔港和商港。

现在的基隆港

海门天险

在基隆二沙湾的海岸边、中正路民族英雄墓对面的山上,有一座炮台静然虎踞,守卫着港湾。这就是著名的二沙湾炮台,也被称为“海门天险”。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国人觊觎台湾的战略价值,加快了侵占台湾的步伐。时任闽浙总督的邓廷桢认为台湾是中国东南沿海的屏障,命令台湾总兵达洪阿和台湾兵备道姚莹严防南北口岸。为了加强海防,应对英军来犯,姚莹研判地形后,决定在正对港口的二沙湾上构筑炮台。由于地势险要,该炮台又被称为“海门天险”。

1841年,英军侵犯基隆,台湾军民利用二沙湾炮台的有利位置,几次成功将英军抵挡在外,挫败了英军企图占领台湾的野心。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后,二沙湾炮台被毁,仅剩城墙和城门残存。由于二沙湾炮台正对基隆港,战略位置十分突出,因此在战争结束后,刘铭传又重新筑起了两座炮台。日军占领台湾后,二沙湾炮台被列为军事重地。

如今的二沙湾炮台,城门上仍悬挂着已被海风和岁月剥蚀了的“海门天险”石铭,城门内断壁残垣随处可见。重修后的古炮台巍然屹立,提醒着世人莫忘当年的峥嵘岁月。

海门天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