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不学礼,无以立。

不学礼,无以立。

时间:2022-07-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孔子时代,礼是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产物,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各项典章制度。礼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和国家的脸面。有一个现象越来越凸显,即知礼但不践行礼。这些失礼的行为,可能暂时不会妨碍一个人利益的获取,但长期以往,他其实已经为自己立足社会埋下了无数的隐患。总之,“礼”一旦脱离了仁,则所有的形式就毫无意义。

——《论语·季氏》

人不学礼,就缺少了立足社会的根本。

礼,是《论语》中最为强调的道德范畴之一。

孔子时代,礼是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产物,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各项典章制度。可以说古代中国人是生活在礼中间的,一切的行为习俗都属于礼的范围。孔子讲,“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说的就是要依靠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从古代天子的祭天、祭祖,侯国之间的会盟、外交、打仗,到普通老百姓婚丧嫁娶,坐卧行走,互相称谓等等,这一切都有礼的规范。后世逐渐发展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大家默认的各种规矩,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示尊重对方的过程和手段。

今天说来,礼是礼貌、仪礼,是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礼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和国家的脸面。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中国人的基本素养。

我们常说中国是礼仪之邦,是因为作为世界上最早诞生的国家之一,其高度的文明,有很多是通过礼貌、礼仪表现出来的。我国古代知礼守礼的范例不胜枚举。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这个典故和“程门立雪”的故事后来都被用来形容尊敬老师,诚恳求教。

清初出现的《弟子规》是对儒家文化内涵在行为方式上的细化和规范。例如“孝”的表现礼仪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等;在穿衣方面“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符合身份),下称家(与家庭状况相称)”等;对于尊者或长者“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等;在自己的仪态仪表方面“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步从容,立端正;勿践阈(不要踩到门槛),勿跛倚(不要身子歪曲斜倚),勿箕踞(坐着时不要双腿张得像簸箕),勿摇髀(不抖脚或摇臀)”等等。这些都是教给弟子最基本的行为道德标准。

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礼仪,而且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越社会化,人们也就越需要礼仪来调节社会生活。礼仪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必需的内容,而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强烈要求。当代的“礼”可以理解为各种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比如在家庭中的尊敬长辈,在学校里遵守校风校纪,外出要遵守交通规则,在社交场合要遵守基本的礼节,不可失礼,等等。礼仪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礼仪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它是对人类能够在社会上各居其所,有条不紊相处的约束和保障。2008年汶川大地震,许多学校因房屋倒塌,伤亡极大。但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却创造了一个传奇。由于平时曾多次操练紧急疏散,老师学生都是训练有素,哪个班级从哪个口跑出去,老师站在哪里,早已形成固定的规矩。所以地震发生后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全体教师学生无一伤亡!

由于多种原因,目前我国的道德教育和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出现了严重的知行分离。有一个现象越来越凸显,即知礼但不践行礼。

曾有一课题组曾调查了4415篇博士论文,其中包括来自清华大学在内的25所第一批“985”工程高校,基本代表了国内高校的最高水平。课题组出乎意料地发现,在4415篇全国最知名大学的博士学位论文中,竟有346篇论文不写“致谢”,更有甚者,一所高校平均每5篇博士论文中就有1篇“不言谢”。实际上,硕士或博士毕业,在毕业论文前言中对指导并帮助自己完成论文或毕业设计的老师表示感谢,已是国际惯例,是最起码的礼貌。所以教育界专家不禁感叹:研究生学会了专业却不会了做人!

大量事实表明,如此知行分离的人,一般都是过于自我,忘记了自己一路走来曾经得到过多少人的帮助。这些失礼的行为,可能暂时不会妨碍一个人利益的获取,但长期以往,他其实已经为自己立足社会埋下了无数的隐患。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孔子强调礼是外在的,仁德才是礼的内核;礼与仁是表里的关系。《八佾》多篇讲关于“礼”的各种主张。比如,孔子提出知行合一的“绘事后素”,强调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固守的情操(如“仁”)应是统一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意思是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要在礼上处处体现内在的仁义道德。同理,“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在施行“礼”时,任何形式上的华丽、周全,都不及内心的恭敬和真实为好。总之,“礼”一旦脱离了仁,则所有的形式就毫无意义。所以,礼的最高体现是内心深处的“仁”;“仁”的落实之处,则在于“礼”。如果这互为表里的“礼”和“仁”不能统一,只有“礼”,只有表面上的“知礼”,则就有虚伪或者“伪君子”的嫌疑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