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杜牧与李商隐

杜牧与李商隐

时间:2022-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有文学史的书籍都把杜牧、李商隐列入晚唐作家之中,我把他们放在习惯上称之为中唐作家中一起来论述,原因有二:首先,从唐诗发展的本身着眼,杜牧、李商隐可以说是唐诗发展中的最后辉煌。杜牧的诗内容丰富,思想性、艺术性都很高。杜牧诗中写得最成功的是咏史怀古之作,其意义不亚于那些直接关心现实的诗,因此把这部分诗列为第二类。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是杜牧咏史诗的一大特点。

第四章 杜牧与李商隐

所有文学史的书籍都把杜牧、李商隐列入晚唐作家之中,我把他们放在习惯上称之为中唐作家中一起来论述,原因有二:首先,从唐诗发展的本身着眼,杜牧、李商隐可以说是唐诗发展中的最后辉煌。其次,唐诗四分法历来并不一致,例如刘禹锡,前人就有把他列入晚唐的,其实刘禹锡与白居易同岁,而且比白居易早死四年,说白居易是中唐诗人而刘禹锡却成了晚唐诗人实在没道理。再说,白居易卒于会昌六年(846),杜牧卒于大中六年(852),只相差6年;李商隐卒于大中十二年(858),又差6年,杜牧与白居易共同生活的时间至少也有33年,李商隐一共才活了约45岁,而杜牧也只活了49岁。再次,四唐的划分纯粹以帝王的改元为依据,其不尽合理不言而喻,既然是诗史,那么自然应以主要诗人的创作活动为分期依据,这才合情合理。因此,本书以重要诗人的创作活动为依据,大胆突破了历来划分的框框,以期切合实际。

第一节 杜牧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仕宦之家,为宰相杜佑之孙,童年时家境富裕,后其祖父及父亲相继去世,家境日益贫困。他博学多才,不但精通经史,尤其专注于治乱与军事。大和二年(828)登进士第,又登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科,授弘文馆校书郎。因秉性刚直,有政治与军事才能,“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新唐书·杜牧传》),见忌于朝中当权者,出为江西、宣歙、淮南诸使幕僚,达十年之久,很不得意。大和九年(835)始内迁为京官,入朝任监察御史,不久即分司东都,后受李德裕排挤,再度出朝。会昌二年(842)出为黄州刺史,转池、睦二州刺史。李德裕失势,于大中二年(848)内迁为司勋员外郎,世称“杜司勋”。后又出任湖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他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面对内忧外患交困的唐帝国很想有一番作为来振兴国家,但一直未被重用,壮志难酬,他把满腔的热血都倾注到诗里。杜牧的诗内容丰富,思想性、艺术性都很高。从内容题材方面来分,大致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为忧国忧民、关心现实的诗。他诗集中的第一首《感怀诗》就是这一类诗中的代表作,诗题下自注“时沧州用兵”,他写这首诗的用意很清楚。诗很长,有106行之多,开头极简练地回顾了高祖与太宗在隋末开创基业,并用文治德泽生灵。太平日久,继位者沉醉在安乐之中,酿成了“安史之乱”,从此国无宁日,藩镇割据,勾结外族作乱,为了军需与购买武器,加紧了对百姓的横征暴敛,急征厚赋,使得“黎元愈憔悴”。诗中肯定了宪宗李纯平叛的举措,渴望朝廷励精图治,任用能臣武将消灭战乱,实现全国统一。最后自叹虽有壮志良策,但“谁其为我听”,内心苦闷,只能写诗来宣泄。另有长诗《郡斋独酌》,自注“黄州作”,直接抒发了抱负,从看到自己鬓须渐白,痛感韶华易逝,人生有限,希望自己能为国家扫平叛乱,收复河湟,重现太平盛世。两诗都是夹叙夹议夹抒情,笔力雄健,气势磅礴,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称:“杜樊川诗,雄姿英发。”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引陈氏书录说:“杜紫微才高,俊迈不羁,其诗有气概,非晚唐人所能及。”我们来具体读一读他的《河湟》一诗: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安史之乱时,朝廷调遣驻守在河西、陇右的军队东行平叛,吐蕃乘机东侵,占领了河湟地区,威胁着唐王朝的安全,边民被迫穿上异族的服装。诗中说到宰相元载曾有收复失地的谋划,宪宗对此也曾关注。可惜元载被杀,宪宗宾天,河湟一带至今未收复。那里的老百姓虽然被迫穿上夷服,但一心思汉。现在失地未收复,而凉州歌舞仍在内地流传,供闲人们取乐。末两句深含讽刺,意谓只知取乐者大有人在,真正想收复失地者已不见得有多少人了。再如《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这首诗题名《早雁》,但并未像一般咏物诗那样借物象征,而是通过对雁诉说以达意,借以抒发忧国忧民之情。雁是候鸟,南来北往有一定的季节,如今北方边塞遭到胡骑侵扰,对雁也肆意猎杀,群雁被迫提早南飞,边地百姓受害尽在不言中。诗人在此婉转曲折地批评朝廷御外无能。全诗深情蕴含,意在言外,韵味无穷。其他如《李甘诗》、《皇风》、《雪中书怀》、《过骊山作》、《史将军》二首之二、《东兵长句十韵》、《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等,都触及当时的朝政国事,不仅对国家的前途忧虑,也深悲自己虽有治国“长策”,但未能蒙“召议”,苦于报国无门。还有一首《题村舍》:“数树稚桑春未到,扶床乳女午啼饥。潜销暗铄归何处?万户侯家自不知。”前半首直接描述了劳动人民饥饿的惨状,连扶床的幼童都饿得啼哭,大人的饥饿状况更是不说自明。后半首说豪门富户是不管老百姓的死活的。这首诗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意,只是写得更为含蓄。

杜牧诗中写得最成功的是咏史怀古之作,其意义不亚于那些直接关心现实的诗,因此把这部分诗列为第二类。就其艺术性来说,这部分诗高于第一类,其中佳作特别多,例如: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登乐游原》

烈士思酬国士恩,春申谁与快冤魂。

三千宾客总珠履,欲使何人杀李园。

——《春申君》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亭》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题木兰庙》

赤壁之战是一桩重大历史事件,这次战争决定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对这样一次规模宏大的战争,诗人不从正面描写,而是只抓住古战场上的一根折戟,从由此引起的感触来写,把全部情思都凝聚到一个细节中。诗中并不是赞扬周郎以少胜多的巨大胜利与非凡的军事才能,而是从反面落笔,写其可能失败后的结果,并嘲讽周瑜侥幸取胜。嘲讽的目的是在于说明自己才具不凡,实胜周郎一筹。咏史是为了表达自己,这是杜牧咏史诗的另一特点。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古人咏史,但叙事而不出己意,则史也,非诗也;出己意发议论,而斧凿铮铮,又落宋人之病。如牧之《赤壁》云,用意隐然,最为得体。”“安史之乱”也是一桩重大的历史事件,强大的唐王朝从此一蹶不振。对这样的大事件,杜牧没有从正面展开叙写,只是抓住玄宗派中使辅璆琳以赠柑为名去探听虚实,璆琳接受安禄山的厚赂,回来隐瞒实情,盛赞安禄山的忠心。玄宗信以为真,不再防备,只知恣情行乐,终酿成大乱。这首诗十分含蓄地揭露了安禄山的奸猾、璆琳的贪婪、玄宗的昏聩。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是杜牧咏史诗的一大特点。第三首是采用诗人们惯用的将汉喻唐的手法,在诗中展示了一幅寂寞荒凉的五陵秋景图,透过画面,为日趋衰败的唐王朝奏哀乐。这首诗的结句情景交融,含义深沉,尤为警策有力。清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树树起秋风,已不堪回首,况于无树耶?”第四首写春申君,他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好养士,有门客三千,“其上客皆蹑珠履”。但他后来被李园杀害,并尽灭其家,却无人为他报仇。隐射皇帝为宦官挟制甚至杀害,但满朝官员却无一人能挺身而出诛除元凶。《题乌江亭》是一首翻案诗,项羽失败无疑已成历史定论,诗人却别出心裁,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同时提出真正的男子汉,要能“包羞忍耻”,要有卧薪尝胆的决心与百折不挠的精神。这在社会矛盾尖锐、斗争复杂的中唐以后的现实社会中,无疑是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与现实意义的。最后一首是写女英雄花木兰的诗,也不是展开正面赞颂,而是扬弃了刻板摹写史实的做法。这首诗除第一句外,全是由诗人发挥想象而进行虚构的细节,从而深刻揭示木兰的内心世界,全面显示了木兰巾帼英雄的特色,并深化了主题。白天,木兰弯弓征战,颇有男儿的英雄气概;到晚上却梦里画眉,显出了女儿本色。几度思归也是儿女常情,并非无情才是英雄,思家爱家正说明她出征御敌的意义。把酒祝明妃,把两个异代女子联系到一起,她们一个为国和亲,一个为国征战,举动虽然不同,目的却是一致的,灵犀一点,千载志同,更显示出了木兰的崇高精神境界。诗中不著任何议论,但一切含义,读者都可思而得之。委婉曲折,蕴藉含蓄,这是杜牧咏史的又一特点。

杜牧的写景抒情诗数量不少,佳作屡见,名篇迭出。在杜牧的笔下,一年四季都是风光宜人、景色优美。这是杜牧诗的第三类。例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绝句》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兰溪》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齐安郡后池绝句》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齐安郡中偶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寄扬州韩绰判官》

千里长河初冻时,玉珂瑶佩响参差。

浮生却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

——《汴河阻冻》

前两首写春天,都是杜牧的名篇,尤其第一首,千古以来传诵不绝,脍炙人口。关于这首诗的作者是否是杜牧,学术界有争议,有人确定其作者是许浑。但在《全唐诗》中,无论是杜牧名下还是许浑名下,均无此诗。把这首诗的作者定为杜牧,始见于南宋谢枋编选的《千家诗》,后来明代的谢榛在《四溟诗话》中也认为这是杜牧的作品,清代冯集梧在《杜牧诗汇编》中肯定这一说法。目前多数选本凡选了这首诗的也多作杜牧诗,今从众放在杜牧名下。第二首千百年来也素负盛誉,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江南春景图,境界广阔。三、四首写夏天,写景清新优美,而情寓景中。第三首是凭吊屈原,第四首则透露出诗人的孤独感。五、六两首写秋天,第五首也是杜牧诗中的名篇,这里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林秋色图,而且一扫历来文人悲秋之情,把秋天写得富有生气。人称杜牧诗“俊爽”,这是具体一例。第六首虽然色彩没有前一首明快,甚至略显暗淡,有些感伤,但有恨无悲,恨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最后两首写初冬,前一首也是杜牧诗中的名篇,虽然秋尽冬来,但江南依然是青山碧水,芳草离离。后半首着重写扬州的明月夜,更觉风光旖旎,风情万种。扬州向以明月夜出名,有道是“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第八首写北方的初冬,前两句写冰底水流声,如玉珂瑶佩,音色美妙;后两句却引出对人生的感悟,深含哲理,启人深思。在写景抒情纪行诗中,杜牧的名篇佳作还有不少,再录几首于下: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秋夕》

水接西江天外声,小斋松影拂云平。

何人教我吹长笛,与倚春风弄月明。

——《题元处士高亭》

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

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

——《汉江》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秋浦途中》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南陵途中》

十载飘然绳检外,樽前自献自为酬。

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

——《念昔游》三首其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遣怀》

第一首《泊秦淮》也是杜牧诗中的名篇,沈德潜与管世铭都推此诗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这首诗语言明快,但内涵深沉;貌似轻松,但情感沉痛。当时唐王朝已日趋衰败,诗人用亡陈来警戒统治者,其用心弥感良苦。第二首《秋夕》,其妙处正如宋顾乐在《唐人万首绝句选》中所说:“诗中不着一意,言外含情无限。”第三首的妙处全在于刘拜山在《千首唐人绝句》的评解中所说的那样:“外景之雄阔与内心之超迈,写来融洽无间,豪宕俊逸,兼而有之。”第四首《汉江》,前半首是一幅水彩画,写出了汉水的幽美景色;后半首写江上渔翁,自叹不如其悠闲,而不停地要南北奔波。全诗情景交融,十分自然。第五、第六两首都是写旅途乡思,前一首寄慨于归雁,后一首写见红袖凭楼更添思家之情。第七首《念昔游》是追忆早年漂泊漫游,放浪于江南山水之间。刘永济在《唐人绝句精华》中说:“此诗可作《遣怀》诗之自注。”最后一首《遣怀》,也是杜牧的名篇,如何解说这首诗,历来分歧很大,褒贬参半。有人认为这是诗人“繁华梦醒,忏悔艳游”,俞陛云在《诗境浅说续编》中辩解说:“非特忏除绮障,亦诗人忠厚之旨。”其实诗人怀才不遇,几度被权贵排挤出朝廷,流落南方,屈居幕府,不得已放浪形骸。这首诗就是抒不平之气,吐胸中块垒。解诗不能只从字面着手,一定要透过现象把握其真意,不能为假象迷惑,以致误入歧途。

第四类应该提到的是杜牧的酬赠唱和的诗,他的这些诗不像“大历十才子”那样仅仅出于交际应酬,而多数是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怀,其中有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例如我们在前边已经提到过的《寄扬州韩绰判官》,就是历来传诵不绝的名篇。其他还有: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赠别二首》其二

壮气盖燕赵,耽耽魁杰人。

弯弧五百步,长戟八十斤。

河湟非内地,安史有遗尘。

何日武台坐,兵符授虎臣?

——《史将军二首》其二

百感衷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这三首诗所寄赠的对象是三个截然不同的人,但同样深情绵邈,真切感人。《赠别》是杜牧在离开扬州时赠别歌女张好好的诗,共有两首,第一首极写张好好美貌无双,第二首才是写惜别之情,后两句借物抒情,运用移情手法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感情深沉真挚,悱恻缠绵,这两句也成为千古名句。在封建社会中,歌女的地位是很低的,被蔑称为“歌妓”,是达官贵人寻欢作乐的玩物,杜牧却丝毫没有轻视她们,也不是逢场作戏,而是对她们一片深情,这是十分可贵的。《史将军》一诗,显然是赠给一位武将的,前四句着重写将军的英武,后四句是重心所在,说当前外患内乱交加,但如此英武的将军却未能被重用,委婉曲折地批评朝廷不思振足,埋没人才。最后一首是写给文士张祜的。杜牧与张祜交往甚密,赠诗不少,基本上是赞赏张祜的才华,为他怀才不遇鸣不平。张祜曾深得令狐楚器重,令狐楚曾上表推荐,但为元稹排挤,后又为白居易抑制,杜牧为此不平,也因此与元、白交恶。这首诗前四句抒写友情,后四句是对朋友的宽慰。第五句暗讥元、白见识短浅,第六句赞扬张祜诗艺高超,不必再求别的。后两句竭力推崇张祜,并赞扬其清高豁达。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牧诗的特点,显示出他俊迈、拗峭,深于感慨的诗风。

杜牧还有两首长篇叙事诗《杜秋娘诗》与《张好好诗》,虽然不像白居易的《长恨歌》与《琵琶行》有名,但在叙事诗不发达的中国,这两首诗也是弥足珍贵的。何况这两首诗不仅写出了两位女子今昔变化、生活坎坷,为两位绝色佳人的沦落掬一把同情泪,而且还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宫廷斗争、官场倾轧。

在当时的文坛上,杜牧是轻元、白而重韩、柳,在《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中说:“李杜泛浩浩,韩柳摩苍苍。近者四君子,与古争强梁。”对杜甫、韩愈尤为崇敬。在《读韩杜集》中说:“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后两句感叹杜诗、韩文后继无人,言外之意自己决心担此大任。他善于吸取前人的长处,发挥自己的才华,形成自己的风格,洪亮吉在《北江诗话》中说:“杜牧这与韩、柳、元、白同时,而文不同于韩、柳,诗不同于元、白,复能于四家外,诗文皆别成一家,可云特立独行之士矣。”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称“杜樊川诗雄姿英发”。翁方纲《石洲诗话》称:“小杜之才,自王右丞以后,未见其比。其笔力回斡处,亦与王龙标、李东川相视而笑。‘少陵无人谪仙死’,竟不意又见此人。”把杜牧视为李白、杜甫的后继者。杜牧诗笔势恣纵,确有李白的俊爽豪宕,有杜甫的气骨遒劲、蕴藉含蓄,有韩愈的雄健拗峭、硬语盘空,他的绝句还兼有刘禹锡的清新幽美、精警隽永。正因为他吸收众家之长,得以风姿独标,形成了“杜牧之体”。

第二节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其祖父迁居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9岁父亡,幼孤贫,“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祭裴氏姊文》),遂发愤苦学。大和三年(829),时17岁,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爱其才,聘于幕下,令在门下与其子令狐绹同学,并亲自教授骈文,十分器重。李商隐聪颖早慧,少怀大志,关心国事民生,有匡时济世之心,怀“欲回天地”之志,在应试之前写的《初食笋呈座中》曰:“嫩箨香苞初出林,于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片心。”诗中以笋喻人,希望当政者爱惜人才。后经令狐绹推荐,他于开成二年(837)登进士第。开成三年,他参加书判拔萃科考试,由于某中书大人的诽谤而落选。对某中书大人的猜忌与污蔑,义山十分气愤,其《安定城楼》一诗,大约由此而作:“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诗的尾联用《庄子·秋水》中庄子见梁相惠子的典故。惠施猜忌庄子欲与之争梁相之位,庄子以高洁的鹓雏自比,以腐鼠喻相位,以明其视相位如腐鼠,自己无意争腐鼠。义山在诗中以此回击猜忌自己的某中书大人。令狐楚去世后,李商隐应聘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王爱其才,以女嫁之。当时朝廷内牛李党争正剧烈,李商隐本为牛党令狐父子所奖拔,后却为李党王茂元女婿,因此招致牛党忌恨,被指责为“背恩”、“无行”,从此在党争的夹缝中长期受到压抑,仕途坎坷,终生不得志。开成四年(839),应吏部拔萃科考试入选,授秘书省校书郎,官虽小,但为京官,有发展前途,然而不久被调补弘农尉,由清职转为俗吏,对他打击不小。会昌二年(842),他再次参加吏部拔萃科考试入选,重入秘书省,任正字,但不久因母丧离职守制,翌年其岳父王茂元病逝于河阳军中。当他再回秘书省时,又逢武宗去世,整个政局和他的处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他出为桂管观察使郑亚掌书记,又一次遭受沉重打击。以后基本上在外任微官,在幕府中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思想上苦闷压抑,诗风与诗的题材内容都有很大变化,由外部世界摄取转为更多地向内心世界搜寻,由关注现实政治逐步转向关注个人身世,抒写人生感慨,感伤色彩逐渐成了他诗歌的主调。李商隐的诗给人的总体感觉是深情幽婉、委曲缠绵、凄艳迷离,常常呈现出悲剧美与朦胧美。

李商隐年轻时是一个有才华、有抱负的青年,他关心社会现实,反对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政,痛心国家遭受的内忧外患,同情苦难深重的人民,这些构成了他诗中的重要内容,这算是第一类内容吧!代表作是《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蛇年建午月,我自梁还秦。

南下大散岭,北济渭之滨。

草木半舒坼,不类冰雪晨。

又若夏苦热,燋卷无芳津。

高田长檞枥,下田长荆榛。

农具弃道旁,饥牛死空墩。

依依过村落,十室无一存。

存者皆面啼,无衣可迎宾。

始若畏人问,及门还具陈。

右辅田畴薄,斯民常苦贫。

伊昔称乐土,所赖牧伯仁。

官清若冰玉,吏善如六亲。

生儿不远征,生女事四邻。

浊酒盈瓦缶,烂谷堆荆囷。

健儿庇旁妇,衰翁舐童孙。

况自贞观后,命官多儒臣。

例以贤牧伯,征入司陶钧。

降及开元中,奸邪挠经纶。

晋公忌此事,多录边将勋。

因令猛毅辈,杂牧升平民。

中原遂多故,除授非至尊。

或出幸臣辈,或由帝戚恩。

中原困屠解,奴隶厌肥豚。

皇子弃不乳,椒房抱羌浑。

重赐竭中国,强兵临北边。

控弦二十万,长臂皆如猿。

皇都三千里,来往同雕鸢。

五里一换马,十里一开筵。

指顾动白日,暖热回苍旻。

公卿辱嘲叱,唾弃如粪丸。

大朝会万方,天子正临轩。

采旂转初旭,玉座当祥烟。

金障既特设,珠帘亦高褰。

捋须蹇不顾,坐在御榻前。

忤者死艰屦,附之升顶颠。

华侈矜递衒,豪俊相并吞。

因失生惠养,渐见征求频。

奚寇西北来,挥霍如天翻。

是时正忘战,重兵多在边。

列城绕长河,平明插旗幡。

但闻虏骑入,不见汉兵屯。

大妇抱儿哭,小妇攀车轓。

生小太平年,不识夜闭门。

少壮尽点行,疲老守空村。

生分作死誓,挥泪连秋云。

廷臣例獐怯,诸将如羸奔。

为贼扫上阳,捉人送潼关。

玉辇望南斗,未知何日旋。

诚知开辟久,遘此云雷屯。

送者问鼎大,存者要高官。

抢攘互间谍,孰辩枭与鸾?

千马无返辔,万车无还辕。

城空雀鼠死,人去豺狼喧。

南资竭吴越,西费失河源。

因今左藏库,摧毁惟空垣。

如人当一身,有左无右边。

筋体半痿痺,肘腋生臊膻。

列圣蒙此耻,含怀不能宣。

谋臣拱手立,相戒无敢先。

万国困杼轴,内库无金钱。

健儿立霜雪,腹歉衣裳单。

馈饷多过时,高估铜与铅。

山东望河北,爨烟犹相联。

朝廷不暇给,辛苦无半年。

中间遂作梗,狼藉用戈铤。

临门送节制。以锡通天班。

破者以族灭,存者尚迁延。

礼数异君父,羁縻如羌零。

直求输赤诚,所望大体全。

巍巍政事堂,宰相厌八珍。

敢问下执事,今谁掌其权?

疮疽几十载,不敢扶其根。

国蹙赋更重,人稀役弥繁。

近年牛医儿,城社更扳援。

盲目把大旆,处此京西藩。

乐祸忘怨敌,树党多狂狷。

生为人所惮,死非人所怜。

快刀断其头,列若猪牛悬。

凤翔三百里,兵马如黄巾。

夜半军牒来,屯兵万五千。

乡里骇供亿,老少相扳牵。

儿孙生未孩,弃之无惨颜。

不复议所适,但欲死山间。

尔来又三岁,甘泽不及春。

盗贼亭午起,问谁多穷民。

节使杀亭吏,捕之恐无因。

咫尺不相见,旱久多黄尘。

官健腰佩弓,自言为官巡。

常恐值荒迥,此辈还射人。

愧客问本末,愿客无因循。

郿坞抵陈仓,此地忌黄昏。

我听此言罢,冤愤如相焚。

昔闻举一会,群盗为之奔。

又闻理与乱,在人不在天。

我愿为此事,君前剖心肝。

叩头出鲜血,滂沱污紫宸。

九重黯已隔,涕泗空沾唇。

使典作尚书,厮养为将军。

慎勿道此言,此言未忍闻。

在开成二年十二月,李商隐从兴元返长安,途经京西郊外,看到一片衰颓乱离景象,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200行的长篇政治诗。先从目睹的京郊农村凋敝情况说起,不禁想到这里原是一片“乐土”,国家兴旺,百姓安居乐业。自从开元末年,李林甫和杨国忠扰乱政治纲纪,酿成“安史之乱”,从此国无宁日,“安史之乱”刚平定,各路藩镇又时有叛乱,百姓饱受战祸之害,大量战死,幸存者却要负担各种苛捐杂税与繁重的徭役。百姓苦不堪言,生下儿女无法养活,只有遗弃,为躲避乱军,仓皇逃难,葬身山间也无怨无悔。全诗夹叙夹议,内容丰富,场面广阔,气势磅礴,是一幅社会历史画卷。这首诗明显受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的影响,虽不及杜诗波澜壮阔,跌宕起伏,但对统治者抨击更重,具有更浓的政治色彩,兼有史诗与政论的特色。最后一段,矛头直指皇帝与文武高官,剖心泣血为民请命,感人肺腑。他的《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纵述历史上的治乱兴亡,夹叙夹议,颇有见地。再如《有感二首》、《重有感》、《哭刘蕡》、《哭刘司户 蕡》、《曲江》、《井络》等,将矛头直指为非作歹的宦官与藩镇。宦官擅权作乱与藩镇割据叛乱是唐代后期社会的两大毒瘤,李商隐在这些诗中,对宦官在甘露之变中大肆杀戮朝廷重臣、幽禁文宗等暴行猛烈抨击,痛加斥责,对藩镇割据坚决反对,表现了他不畏强暴,有胆有识。另有《韩碑》,叙述了当时的一桩由碑文引起的公案,反映了朝廷大臣争名夺利的现实。诗中记述了元和年间,宰相裴度统率大军平定了蔡州之乱,宪宗令韩愈撰文记述此事,并刻石立碑。碑词多叙裴度功绩,引起进入蔡州擒吴元济的李愬的不满,李愬妻是宪宗的外孙女,进宫诉说碑词不实,诏令磨去愈文,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文勒石。虽然如此,但愈文已深入人心,与汤盘孔鼎一样,虽然不见器皿,但其词长存。这首诗深得清代著名诗人、诗论家沈德潜赞赏,他在《唐诗别裁集》中评说:“晚唐人古诗秾鲜柔媚,近诗馀矣,即以义山七古,亦以辞胜,独此篇意则正正堂堂,辞则鹰扬凤翙,在尔时如景星庆云,偶然一见。”

李商隐也跟杜牧一样,咏史诗的成就极高,这些诗也不是徒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借古讽今,与他的政治诗一样具有现实意义,而艺术成就高于前一类,其中佳作很多,这是李商隐诗的第二类内容。例如: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咏史》

龙槛沉沉水殿清,禁门深掩断人声。

吴王宴罢满宫醉,日暮水漂花出城。

——《吴宫》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瑶池》

乘运应须宅八荒,男儿安在恋池隍。

君王自起新丰后,项羽何曾在故乡。

——《题汉祖庙》

本为留侯慕赤松,汉庭方识紫芝翁。

萧何只解追韩信,岂得虚当第一功。

——《四皓庙》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北齐二首》其一

东征日调万黄金,几竭中原买斗心。

军令未闻诛马谡,捷书惟是报孙歆。

可惜前朝玄菟郡,积骸成莽阵云深。

——《随师东》

李商隐咏史诗的佳作还有不少,不可能一一抄录在此,以上录的八首可为代表,我们来做一番考察,先从第一首《贾生》说起。对汉文帝,历来多赞美之辞,把他美化成贤主明君,这首诗却从反面着眼,抓住汉文帝在宣室召见贾谊时,不问国事民生,但问鬼神之本,揭露统治者求贤的虚伪性。在这里,李商隐一方面托汉文帝以讽时主,另一方面借贾谊自伤怀才不遇。何焯在《三体唐诗》中说:“贾生前席,犹为虚礼,况无宣室之访逮耶?自伤更在言外。”有过求贤之举的汉文帝尚且如此,那么面对当时的庸君孱主,只有痛苦的绝望,其自伤实在更甚于伤贾生。第二首《咏史》,诗人虚化了历史,把从三国时的东吴到南朝陈这三百多年历史浓缩到了一幅图景中,首句只用“水漫漫”三字写出了昔日的繁华。第二句写降旗高举,概括了孙皓降晋、叔宝降隋。第三句笔锋一转,三百多年的繁华和屈辱都如破晓残梦。最后一诘十分有力,明确指出,帝王荒淫无道必然导致亡国。这首诗明写六朝衰亡,实为当时的统治者敲警钟。第三首《吴宫》极写吴王醉生梦死,屈复在《玉溪生诗意》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写其醉生梦死,荒淫亡国,借古慨今也。”日暮花落,正是一朝衰亡的征兆。当时的君主大体与吴王相似,诗人希望在对历史的沉思中总结经验教训。第四首《瑶池》指出求仙的虚妄,清代程梦星在《李义山诗集笺注》中说:“此追叹武宗之崩也。武宗好仙,又好游猎,又宠王才人。此诗熔铸其事而出之,只用穆王一事,足概武宗三端,用思最深,措辞最巧。”其实在唐代后期的皇帝中,好神仙之道者不乏其人,有好几个妄求长生误服金丹而死。欲求长生,反致速死,多大的讽刺!武宗李炎只是其中之一。结尾写王母心中的疑问,这个答案可以在他的《华岳下题西王母庙》一诗中找到:“神仙有分岂关情,八马虚追落日行。莫恨名姬中夜没,君王犹自不长生。”跟神仙西王母有交情的穆王都不能长生,足见方士们所说的长生不死之术纯属虚妄无稽之谈。这无疑给当时妄想长生的帝王当头泼了一大盆冷水。下边一首《题汉祖庙》是为项羽鸣不平,比杜牧的《题乌江亭》说得委婉。第六首《四皓庙》是一首翻案诗,汉初在定功论赏中,刘邦定萧何为第一,但李商隐认为萧何虽有“转漕关中,给食不乏”之功,但张良不仅有“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之功,更有“定国储,以安邦本”之功,言外之意,这第一功应属张良。第七首《北齐二首》其一,我们看到,李商隐和杜牧一样,为表达主题的需要,在咏史诗里不是循规蹈矩地沿着时间的线索去寻找历史的足迹,而是有时故意将时间顺序颠倒,有时将前后不同时间的图景并置,有时还故意虚构一些细节,这首诗就是这样。据《北史·冯淑妃传》和《通鉴纪事本末》所载进行推算,小怜进御在前,周师入晋阳在后,二者相隔一段时间,但诗人却有意将两幅图景并置,还用了一个“已”字,颠倒时间顺序,从而强调北齐败亡之由,全在于高纬的荒淫失政。触目惊心地指出,在小怜“花容自献,玉体横陈”之夜,已埋下了“周师入晋阳”的祸根,这足可以作为后世帝王的前车之鉴。最后一首《随师东》,写的句句是历史,却事事隐射现实。随师即指隋师,在此借隋师东征暗指大和年间横海李同捷抗命,朝廷发兵征讨一事。颔联用两个典故,指出率军将帅不能严肃军纪却谎报战功。颈联用凤巢鸮占来比喻宰辅非人。尾联写李同捷据以叛乱的沧州一带的惨象,令人深感沉痛,无限感慨。李商隐的咏史诗与杜牧的咏史诗有很多相通之处,他们共同把咏史诗发展到了极致。

李商隐的诗中,最负盛名的且最能代表其独特风格的是爱情诗,特别是以写爱情为主的无题诗。这些诗中,有写给早年恋人的《燕台诗四首》、《柳枝五首》等,写得哀婉缠绵。但写得更好更觉深情缠绵的,还是写给其妻子王氏的诗,尤其是游宦在外对王氏妻的思念与王氏不幸早逝后的悼亡诗更为出色,这是李商隐诗的第三类内容。例如: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端居》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天涯》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沟水分流西复东,九秋霜月五更风。

离鸾别凤今何在,十二玉楼空更空。

——《代应二首》其二

气尽前溪舞,心酸子夜歌。

峡云寻不得,沟水欲如何。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

无由见颜色,还自托微波。

——《离思》

以上六首诗,前三首是写游宦在外,思家特别是思念家中的娇妻王氏。在前3首中,第一首尤为出色,诗题在《万首唐人绝句》中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子的简称,指妻子无疑;但现传各版本李商隐诗集都作《夜雨寄北》,北指在北方的人,当时义山在蜀中,妻子留在长安,正是在北方。远在他乡,想家思归,原是极平常的事,这首诗妙在把平常的事写得极不平常,不写眼前苦苦思念,而写他日团聚时的状况;写团聚时,又不写两情缱绻,而写叙说今日的寂寞凄清。一波三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正如徐德泓在《李义山诗疏》中说:“翻从他日而话今宵,则此时羁情,不写而自深矣。”这首诗采用迂回盘旋之法,显得奇幻曲折,跌宕多姿,饶有情趣,韵味无穷。第二首诗在寥寥四句中,时空从容变换,时间悠悠远离,空间则由室内移向室外,室内唯有空床,室外虽有青苔与红叶,但浸沉在夜雨之中,依然是“寥落”。第三首也是一首较有名的诗,前两句写虽然正值春日,但漂泊在远方,可悲。第二句用顶针格,既然已身在天涯,又到日暮黄昏,天涯的春景淹没在苍茫暮色中,愈添凄凉。后半首专就“莺啼”做文章,本来莺啼是春天里美妙的歌声,婉转动听,但漂泊者听来如同哭泣。“最高花”指树端的花,树端上的花已盛开,春天即将消逝,更添悲凄。冯浩在《玉溪生诗集笺注》中引杨守智的话说这首诗“意极悲,语极艳,不可多得”。全诗自然浑成,又有深刻寓意,乃不可多得之佳作。屈复在《玉溪生诗意》中说:“言外只觉有一种深情。”后三首是悼亡诗,前一首诗题中已标明“悼伤”,唐代男子从军都由家里寄寒衣,如今爱妻已亡故,远去剑外从军,一路风霜,万般凄苦,有谁怜惜关怀?只有在梦里,见妻子还在旧鸳机上忙着为自己赶制棉衣。沈厚塽在《李义山诗集辑评》中引纪昀的话说:“回梦旧鸳机,犹作有家想也。”用梦里仍觉有家来反衬事实上早已无家,更显丧妻的痛苦。后两首悼亡之意也很清楚,在第五首中,不仅说“离鸾别凤”,更进一步说“十二玉楼空更空”,玉楼空空,则说明伊人已亡。最后一首不仅说“传书绝”,更用娥皇、女英哭舜的典故,还明说“无由见颜色”,这都说明是在悼亡。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李商隐的无题诗,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以《无题》为诗题;一种是拈出诗的开头两字为题,而所咏内容与题目无关,事实上也是无题诗。诗在李商隐笔下,由以往的诗人们习以为常的咏外界事物转为深入到诗人自身的内心世界,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这些“无题诗”大多与情爱有关,兹抄录几首于下: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无题二首》其一

李商隐以“无题”作诗题的诗有14首,另有取诗的开头两字为题的诗37首,其中诗的内容与诗题有关的只有十多首,大部分与诗题无关,实际上属于“无题”诗,上边引录的《锦瑟》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一首。李商隐诗有隐晦、多义、绮丽、凄婉四大特点,这首《锦瑟》兼有这四点,历来公认是一篇最难解的诗,也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真正的朦胧诗。不过,我们结合李商隐的身世认真读一读,还不是完全不能破译。这是他30岁以后写的诗,是对青年时代的回忆,想到华年已逝,在爱情与事业两方面都深遭挫折,理想如晓梦般迅速幻灭,当年的雄心壮志与美好的爱情都化成哀怨凄婉的诗魂。往事如烟,唯剩盈盈珠泪。这首诗也是“意极悲,语极艳”。第二首《无题》,写暮春时与所爱的佳人分别及别后的深深思念,诗中有“蓬山”、“青鸟”,可见所思念的是一位美如仙女的绝代佳人。这首诗感情缠绵凄婉,真挚沉痛,特别是颔联已成千古传诵的名句。最后一首写对昨天相见的一位所爱的佳人的深深怀念,人已无缘再见,唯有心心相印。从诗的尾联看,这首诗不仅写出了为爱情的失落而感伤的思绪,更带有自伤身世。诗中自怨自艾,惆怅哀伤,缠绵凄美,真是“深情绵邈,典丽精工”,颔联也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李商隐的《无题》诗中,名句迭出,除上边两首外,其他如《无题四首》其一的尾联“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无题四首》其二的尾联“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等。

李商隐也有不少送别、怀人、赠送等人际间交往的诗,把这些诗列入第四类来介绍。例如: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板桥晓别》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夕阳楼》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忆住一师》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

——《杜司勋》

以上五首诗中,第一首是怀念两个远房表弟,两人的父亲崔戎是义山早年的幕主又是远房表叔,有知遇之恩,交情不同一般。写这首诗时,崔戎已亡故,诗人借宿在灞陵附近清静幽寂的骆氏亭园,思念远隔重城的朋友。秋阴欲雨,更觉寂寥冷清,最后一句即景生情,发现雨打残荷的声韵颇有别趣,聊慰相思,也衬托出因思念朋友长夜难眠,借听雨打残荷稍解寂寥。全诗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倍觉情思绵绵,诗味隽永,后两句尤为人称赞。第二首有人以为是送别诗人李郢。不错,义山确在汴州遇李郢,不久李郢去苏州,两人有诗互赠也是正常的,不过现存李郢诗中并无别李商隐的诗,而在李商隐诗集中另有《汴上送李郢之苏州》,一次送别,一般不会一次又一次写送别诗,而且两首诗情调大不相同。这首《板桥晓别》奇幻绚丽,显然是一首艳情诗。“红泪”明显是用魏文帝美人薛灵芸泣别父母的典故,故诗中自有一绝色女子在,绝不是李商隐与李郢两个大男人间的别离。第三首《夕阳楼》题下原有自注:“在荥阳,是所知今遂宁萧侍郎牧荥阳曰作矣。”萧侍郎指萧浣。荥阳,指郑州,萧浣曾任郑州刺史,后入朝任刑部侍郎,大和九年(835)李党得势,李训、郑注专权,排除异己,牛党首领之一李宗闵和杨虞卿、萧浣一起远贬。萧浣对义山有知遇之恩,时萧已远贬遂州。诗人登楼时触景生情,怀念萧浣,无限感慨。冯浩在《玉溪生诗集笺注》中说:“自慨慨萧,皆在言中,凄婉入神。”第四首是怀念一位僧人,前两句写思念之情,后两句写最令诗人思念之境,含蓄地表达了对往日的深情厚谊念念不忘。沈厚塽在《李义山诗集辑评》中转引纪昀引香泉的话说:“只写所住之境,清绝如此,其人益可思矣。相忆之情,言外缥缈。可见诗人构思高妙独到,一首怀人诗境界写得如此优美,情致如此幽远,从而衬托出斯人确是尘外高人。最后一首是对好友杜牧的赞赏与思念。诗中赞赏杜牧,引为同调,末句感叹知音不多,诗坛寥落。从上边的五首诗中,我们看到李商隐这类诗都不是一般泛泛的应酬之作,而是感情真挚,构思独到,蕴含深刻。其他我们没有引录的诗如《赠刘司户》、《哭刘司户》二首、《哭刘蕡》,《哭刘司户蕡》等,也都充满深挚的感情。刘蕡与义山只是在令狐楚幕中有过短暂的共事,二人私交说不上有多深,但刘蕡正直刚烈,不畏权势,敢于直言抨击时政,为当权者忌恨,一生沉沦,竟至衔冤屈死他乡。对此,义山不免有物丧其类之感,因此伤刘蕡实为自伤,哭刘蕡也即哭自己的身世。还有一首《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韩冬郎即晚唐著名诗人韩偓,是义山的外甥。在这两首绝句中的第一首有“雏凤清于老凤声”,后来在赞扬后起之秀时常常被引用。

李商隐的写景抒情诗中佳作迭出,他尤其擅长于即景即事抒情。他的写景抒情诗不仅辞藻绚丽、意境优美,而且含意深刻、耐人寻味。其中最出色的当首推《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从表面上看,这只不过是一首平常的登临之作。乐游原在长安东南,地势较高,四周宽敞平坦,在上边可望见长安全城,这是义山爱去的地方。李商隐另有一首七言绝句《乐游原》也是一首登上古原触景生情、抒写情志之作,时间在秋日黄昏,当然也有无限感慨,只是没有这首丰富深刻,因此也就没有这首有名。尤其是这首诗后两句已成千古传诵的名句。这两句蕴藉含蓄,感慨无限,一叹天色将晚,四周美景将看不清了,这是表层的。二叹自己志在匡时济世,但怀才不遇,仕途坎坷,大部时间漂泊在外,直到大中九年(855)底,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因在任上“美绩流闻,征为吏部侍郎”,义山才随幕主回京,有希望在京中任职,但柳未及上任,便被调任为诸道盐铁转运使,奏任李商隐为盐铁推官,出京赴扬州。大中十二年(858)二月,柳仲郢调任刑部尚书,李商隐也随之回长安,尚未补官,回郑州家中探望,年底病逝在家中。这首诗大约是在这两次回长安时的一次写的,大中九年他已年过40,如果是最后一次回长安时写的,那时他应该已接近50岁,但仍然寄人篱下,沉沦下僚,当然百感交集,这是进一层说。三叹大唐帝国日趋衰亡,此时朝政已腐败不堪,亡国的迹象已十分明显,因此这首诗可以说是唐王朝的挽歌,这是从深层次来说。所以,管世铭在《读雪山房唐诗钞》中说这首诗“消息甚大,为五绝中所未有”。纪昀评这首诗时说:“百感茫茫,一时交集,谓之悲身世可,谓之忧时事亦可。”其馀这类诗还有: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滞雨》

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谒山》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暮秋独游曲江》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代赠二首》其一

深居府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晚晴》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风雨》

以上六首诗,第一首是留居长安时的思乡之作。一般写思乡,或曰长夜难眠,或曰醒时难回,唯有托诸夜梦,这首诗却说“归梦不宜秋”,连梦里都回不去,更进一层,其情更觉难堪。第二首为登高伤逝之作,感叹韶华易逝,岁月难留。但这首诗设想奇特,长绳系日,向麻姑买沧海,真是奇妙之极。末句写一切幻想终归破灭,浩浩沧海变成一杯春露,又是一度沧海桑田,时光流逝难以挽留。第三首是一首记游诗,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抒发内心的愁与恨,诗中说“身在情长在”,这究竟是什么情?历来解此诗都以为是爱情,张采田在《玉溪生年谱会笺》中断定“此亦追悼之作”。其实这可作爱情解,也可不作爱情解,看成这是玉溪生感叹抱负难以实现的遗恨也未尝不可,见智见仁,全由读者去领会。《代赠二首》其一,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写她不能与情人相会的愁思,这首诗采用以景托情与借物喻人的手法,情景融合、物我混一,比兴交会,浑然一体,精心打造而无雕琢痕迹,后两句历来深受赞赏。第五首写初夏傍晚雨后凭高眺望所见景色,不仅写得细腻优美,而且寄托着诗人的独特感受,富有象征意义,特别是颔联,脍炙人口。最后一首题名《风雨》,也是一首富有象征意义的诗,感叹一生羁旅漂泊,饱经人世风雨,却得不到友情的慰藉,一“薄”一“隔”,写出自己在世上的孤立无助,只有借酒“销愁”,但长安酒贵,自己能饮多少?

在封建社会中,妇女永远是最弱者,特别是下层妇女。李商隐是性情中人,多情善感,对那些柔弱、美丽、善良而又无助的女性,常常情不自禁地给予深切的同情,因此,他的诗中有不少同情妇女的优美诗篇,这是他诗中的第五类内容。如: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为有》

水精如意玉连环,下蔡城危莫破颜。

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

——《赠歌妓二首》其一

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

莫向尊前奏花落,凉风只在殿西头。

——《宫辞》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

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

重衾幽梦他年断,别树羁雌昨夜惊。

月榭故香因雨发,风帘残烛隔霜清。

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

——《银河吹笙》

以上五首诗,涉及面很广,其中有贵妇人,有歌女,有宫中嫔妃,还有女道士。第一首《为有》,历来都认定为写少妇独守空闺之怨,是一首闺怨诗。细味全诗,这首诗事实上是写少年官人之怨,非闺中少妇之怨。诗中所写,全是少年官人对春宵最温馨的时刻不能留恋香衾,而撇下娇妻要去“事早朝”的抱怨。这里有少年官人对“辜负香衾事早朝”的怨恨,也有对娇妻在温暖的春宵独守空闺的爱怜。第二首是赠给一位色艺双全的歌女的诗,古代歌女的地位很低,与娼妓等同,是贵族富人的玩物。李商隐在这首诗里丝毫没有轻薄之意,更没有轻视,而是平等相待。诗的前两句赞美歌女的美貌,后两句赞美她歌唱得好,感染力强。“阳关”是送别的歌曲,末句说她带着感情来唱歌,声情并茂。第三首《宫辞》实际上是一首宫怨诗,一般人写“宫怨”,都写失宠宫人的怨恨,李商隐却慧眼别具,不仅写了尽人皆知的“失宠愁”,而且洞察到了“得宠忧移”也是“愁”,因为“自古君恩薄于纸”,帝王从来都是薄情郎,女子一入深宫,就注定了一生的悲剧。当然,也有人把这首诗看成另有寄托,隐射当时朝中大臣党争剧烈,宰辅也不断更换,因此贬官者愁,当官者也愁。第四首《嫦娥》,是李商隐诗中的名篇,也是一首诠解分歧较大的诗。这首诗是同情一位女子(有人说是女冠),虽远离尘嚣俗世,但孤寂无伴。最后一首表达了对女冠的同情,写出了她孤寂的处境与凄清的心情,同时也反映了她对正常爱情生活的向往,暗斥求道学仙是扼杀人性。李商隐对女冠特别关注,如《碧城三首》,反映女冠的一段恋情;又如《和韩录事送宫人入道》,怜惜宫人入道为女冠后再无“凤女颠狂”之事,唯剩“月娥孀独”,失去了正常人的欢乐。

李商隐诗所以隐晦朦胧,呈现多义性,主要得力于比兴与象征手法的运用,这里自然少不了咏物诗。李商隐确有不少出色的咏物诗,这是他诗的第六类内容。如:

流莺漂荡复参差,渡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流莺》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落花》

萧洒傍回汀,依微过短亭。

气凉先动竹,点细未开萍。

稍促高高燕,微疏的的萤。

故园烟草色,仍近五门青。

——《细雨》

咏物诗必须形神兼备,“以托物寄兴为上”。(薛雪《一瓢诗话》)《流莺》就是托物寓意,抒写身世之感慨,李商隐正是长期飘荡,不能自主,徒然费尽歌喉却无人能理解其“本意”。虽有良辰,却难逢佳期。“良辰”是指外部条件,“佳期”是指属于自己的机会。后半首写流莺经风宿露,苦苦啼鸣,尽力挣扎,却不能在凤城占有一枝。《蝉》也是一首“托物以伸意”的诗,《蝉》的前半首与《流莺》大致相仿,只是《流莺》着重在“飘荡”与“不自持”,《蝉》着重在高洁与忍受饥饿。下半首抛开咏蝉,完全转到了自伤身世。《落花》是借花的零落寄寓身世之感。全诗深情无限,低回凄婉,感慨无穷,既能切合于所咏之物,又能“托物以伸意”,做到了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提出的“不离不即”,可谓咏物诗中的上乘。《细雨》诗也一样,借潇洒依微的细雨寄寓绵绵不绝的乡思与羁旅之愁。这首诗体物入微,描摹具体生动,寓意自然,浑然一体。纪昀在《玉溪生诗说》中评说:“前六句犹刻画家数,一结若近若远,不粘不脱,确是细雨中思乡,作寻常思乡不得。”咏物贵在“不粘不脱”,也就是“不离不即”。总体说来,李商隐的咏物诗中确有不少出色的作品,不仅描写细腻,而且富有象征意义,充满朦胧美。

李商隐的诗受前代乃至当时诗人的影响十分广泛,远自徐陵,近至韩愈,无不对他有着很大影响。在李商隐的诗中,爱情诗和绮艳的诗不少,颇有些“玉台体”的味道,但李商隐这类诗摆脱了满足于感官肉欲的低级趣味,升华为悱恻缠绵、一往情深的精神境界。当然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杜甫,他有不少诗在表现手法上甚至在句法上学习杜甫,然而并不单纯貌肖杜诗,而能兼具杜诗的神情,因此薛雪在《一瓢诗话》中说:“有唐一代诗人,唯李玉溪入浣花之室。”在各体诗中,特别是七律,到杜甫笔下才完全成熟,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达到了高峰,但以后一百多年停滞不前,直到李商隐才打破这个局面,有了重大的突破与发展。钱良择在《唐音审体·七言律诗总论》中说:“义山继起,入少陵之室,而运之以秾丽,尽态极妍。”李商隐以典丽精工与深情绵邈对七律进行新的开拓,攀上了新的高峰。首先,在继承中有变化,即舒位在《瓶水斋诗话》中所说的“瓣香于杜而易其面目”。例如,“露如微霰下前池,风过回塘万竹悲。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悠扬归梦唯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岂到白头长只尔,嵩阳松雪有心期”(《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这首诗是义山在岳父的崇让里旧居触景生情,思念亡妻王氏而作,深情绵邈,真挚动人,令人回肠九转,这在杜甫诗中原是常见,只是李商隐这首诗更觉凄凉悲婉。其次,在继承中有发展,更深化。如:“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杜工部蜀中离席》)杜甫首先把重大的政治内容引入了奉和赠酬一类应酬的诗中,但杜甫逝世后却没有人能继承下来,“大历十才子”等人写了大量送往迎来的诗,但都是一些应酬的套话,直到李商隐才继承了杜诗精神,恢复并发展了杜甫用七律关心国运、感伤时事的传统,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颔联境界开阔,感慨深沉,曾为王安石赞赏,以为虽老杜无以过。在艺术上,他也继承了杜甫的创新,颈联采用杜甫《曲江对酒》中“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等句法,并名之为“当句对”,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固定下来。李商隐的诗对后代影响很大,宋代诗人常常学杜甫兼学李商隐,叶燮在《原诗·外篇下》中说:“李商隐七绝,寄托深而措辞婉,实可空百代无其匹也。”又说:“杜七绝轮囷奇娇,不可名状,在杜集中,另是一格,宋人大概学之。宋人七绝,大约学杜者什六七,学李商隐者什三四。”宋代西昆体是主要学李商隐的七律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

中唐以后,能与刘禹锡、白居易媲美的,只有李商隐和杜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